杜月和 黄坚
引 言
质量监督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组织、过程和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监视、验证、分析和督促的活动。通过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能够推进质量法规标准的贯彻落实促进质量责任的落实强化质量控制。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武器装备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更高的质量要求,《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对质量监督作了专项规定,明确和规范了政府管理部门和军队装备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强化了武器装备质量监督要求。深刻认识武器装备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深入探索武器装备最佳的生产方式和最佳的质量监督模式,产品的研制生产采用精益生产方式;装备的质量管理采取精细质量监督模式,是当前提高武器装备监造质量效益的重要环节。
一、武器装备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呼唤新的装备质量管理新理念,需要各方通力协作充分利用技术方法和手段,针对武器装备各层次产品、全寿命周期和质量保证能力实施全系统、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质量监督,以保证武器装备的质量水平。
伴随着我国国防工业的诞生和发展,武器装备质量监督也经历了探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形成了各方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为推动武器装备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武器装备迅速发展和国防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对武器装备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以《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武器装备质量监督,是提高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水平和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保证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在军事需求牵引和军事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使得当前在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和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背景下,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多型号多任务并举、军品市场更加开放、社会协作范围更广;一方面使武器装备具有系统构成复杂、高新技术密集、产品层次众多、研制周期较长、专业协作面广、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这就需要用户、政府和企业各方通力协作充分利用技术方法和手段针对武器装备各层次产品、全寿命周期和质量保证能力实施全系统、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质量监督以保证武器装备的质量水平。这就更加需要进一步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加快,构建既协同于又有别于承制单位、装备部门监督的政府质量监督体系,组织实施跨行业、跨单位、跨型号的集约式专业质量监督,形成三方齐抓共管、各司其责、相互补充、总体协调的工作格局以适应武器装备的特点和形势任务的需求。
从武器装备质量监督的现状来看,第一方军工集团和第二方装备部门的监督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对于研制生产过程和高层次产品系统监督力度较大,相对而言,第三方政府层面的监督体系还不健全,监督能力和力度也相对较弱,尤其是与新形势下武器装备建设的更高要求和国内外政府质量监督的先进水平相比,政府质量监督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一是相对独立和完整、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政府质量监督体系尚不健全,相应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技术手段等都有待完善;二是对关键重要产品和质量保证能力的监督力度有待加强,而这二者是当前影响任务成败、问题易发多发、关系武器装备长远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因素,也是第一方和第二方监督相对薄弱的环节。三是缺乏对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建设的总体策划,对已有机构的能力建设投入也不足,质量监督活动缺少权威性的专业机构支撑和必要的技术储备与能力手段。
质量监督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组织、过程和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监视、验证、分析和督促的活动。通过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能够推进质量法规标准的贯彻落实,促进质量责任的落实强化质量控制。为此,从质量监督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上,都殛需与时俱进行更新和创新。
二、精益生产以“精益”为手段,在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剔除一切多余和无用的东西,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准时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绿色制造则要求在保证产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在设计、生产、包装、销售、使用和回收全过程,消除一切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的因素。由此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呼唤精益生产与绿色制造。
众所周知,以武器装备的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等为代表的技术水平和以好用、耐用、顶用为代表的装备质量水平,主要靠设计、研制、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来保证,应用精益加工、绿色制造等先进手段方法,来保证装备性能与质量是当务之急。由此我们必须首先弄清精益生产与绿色制造的概念。
(一)精益生产方式和精益思想的内涵
精益生产方式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它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适应用户需求而不断快速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各方面的最好效果。精益思想的核心是在客户价值的基础上,持续改善生产环节,杜绝一切可能的浪费,彻底降低成本,以此作为获得利润的源泉.同时带来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二)精益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对比与融合
通过对精益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在理念上与绿色制造是一致的,从而可以将精益思想融入到绿色制造系统中去。
1.精益生产坚持以人为本,把员工看作比设备更重要的制造资源。强调员工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和对员工的终身雇佣和终身教育,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群体智慧。这与绿色制造的根本理念是一致的,完全可以被绿色制造吸收和采用。绿色制造重视产品使用者和制造者的健康和安全.使其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一致。必须通过对员工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才能实现绿色制造,这都说明绿色制造同样是以人为本的制造方式。
2.精益生产以小组工作为企业员工组织的主要形式,让员工成为多面手,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参与决策和管理。绿色制造要求产品设计者、企业决策者、环境分析专家、技术人员等组成团队进行产品研发。因为绿色设计需要考虑从原材料、半成品及供应商的选择到产品制造、装配、运输、销售、使用维护、拆卸回收、焚烧掩埋等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环境友好性,这要求员工具有广泛的业务知识.并通过企业及其上下游供应链的多个部门协作来完成。
3.精益生产以“精益”为手段,在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剔除一切多余和无用的东西,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准时制(JIT)和全面质量管理。绿色制造则要求在保证产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在设计、生产、包装、销售、使用和回收全过程消除一切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的因素,并要求企业按照ISO14000标准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
4.精益生产以“顾客需求驱动”为产品开发原点,采用并行工程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使企业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绿色制造也必然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绿色制造在产品设计阶段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产品结构、材料选择、产品环境性能和产品资源性等方面进行并行设计,使研发流程并行进行,将现代设计方法与环境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思想集成。
5.精益生产以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作为处理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准则。绿色制造必须通过供应链才能展开,它也要强调同外部环境和用户的和谐。使上下游一致,达到整体的绿色性。
6.精益生产方式的总体目标是要增加全公司整体性利润额,在“全公司范围内彻底地降低成本”是其最基本的目标。绿色制造则是在“制造”过程的每个阶段.并行地考虑产品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目标在于在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使产品的环境负影响最小化,同时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和原材料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7.精益生产以系统学的观点为指导,追求系统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绿色制造则强调,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环境成本最低,这也是一种追求全局效益最高的系统思想。
由上可见,精益生产和绿色制造理念符合武器装备的全过程全寿命管理、符合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多型号多任务并举、军品市场更加开放、社会协作范围更广;武器装备具有系统构成复杂、高新技术密集、产品层次众多、研制周期较长、专业协作面广、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的需求。
三、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以及使用中的显著特点,使武器装备不仅在研制生产中要用现金理念和方法手段来保证装备性能和质量水平,还要用精细监督等先进理念和方法来保证武器装备的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
总装备部和各级装备部门作为武器装备的用户建立实施了军事代表制度、武器装备定型制度,组织实施了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第二方审核认定,开展了军用电子元器件合格鉴定和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价等,在武器装备质量监督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样,军方在装备质量监造中发挥主导作用,促进现金理念和方法在装备质量监督工作中应用,也是落实《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的应有之义。
(一)充分认识实施精细化质量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是解决好当前型号研制和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
我国武器装备事业经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有力地保障了历次科研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武器装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型号研制生产过程中仍暴露出一些较大的质量问题,低层次质量问题屡禁不止,产品成熟度不高,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机制不健全,关键环节控制还不到位,特别是量化控制还不够,说明相关质量管理水平仍需不断提高,质量管理需要不断细化,才能确保型号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2.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是适应当前武器装备发展环境的必然选择。
当前武器装备发展面临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现在的武器装备型号已由过去的科学试验转变为业务运行系统,而且要保证长期、稳定、可靠运行,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这要求我们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过硬、可靠性更高;二是型号任务多、试验密度高,在这种多型号并举、高密度试验的情况下,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现在的队伍流动性很大,年轻的科研人员增加很多。因此,为适应当前武器装备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特别是质量管理的能力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的要求。
3.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是集团公司构建武器装备科技工业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构建武器装备科技工业新体系要实现转型,在这样的形势下,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管理必须适应转型的需要,适应构建武器装备科技工业新体系的要求,不断加强精细化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为构建武器装备科技工业新体系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保证作用。
(二)准确把握精细化质量监督的内涵和要求
武器装备的质量管理伴随着武器装备科技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不断深化和创新。面对当前型号工作的新任务、新动态,要求既有我们多年型号质量管理经验的总结,也有我们针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出台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后续型号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为了使这些要求能够在装备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我们需要进一步准确把握精细化质量管理的内涵和要求。
1.精细化质量管理体现了“零缺陷”的理念。
武器装备的高质量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把“零缺陷”作为武器装备的质量理念和追求的质量目标。精细化质量管理就是要通过深入的质量宣传教育和规范有效的培训,使全体员工树立第一次就做好的“零缺陷”质量意识;就是要通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作风;就是要通过将质量职责和目标层层分解落实,使每位型号研制人员职责明确、清晰,确保工作要求全覆盖;就是要通过系统的工作策划,将产品的指标要求分解变成每项具体工作的细化、量化要求,确保工作有依据;就是要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和闭环管理,将各项要求切实落实到每一个产品上、每一项操作中,确保工作无差错。
当前军事斗争需求牵引下,装备高密度试验,要求各单位、各型号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工作标准和要求,从识别产品要求到产品交付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力求做到一次成功。
2.精细化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管理能力的系统提升。
精细化质量管理的核心目的是系统提升质量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能力的提升要通过强化质量“零缺陷”理念、强化质量体系建设、强化全过程控制、强化质量基础建设、强化团队建设来实现,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系统协调推进,不可偏废。
精细化质量管理重点要系统开展面向产品的质量分析,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完善体系改进机制;要加强对共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强化对通用产品的定型管理,建立产品质量改进机制;要通过系统策划与分析,规范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和验证,深化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包管理,强化型号产品全过程控制;要通过加强资源保障、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及专业队伍建设,来提升质量基础能力;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质量培训和案例教育,开展技术交流,加强班组建设,提升团队能力和“零缺陷”意识。
3.精细化质量管理强调对于关键环节和变化的控制。
精细化质量管理关注关键环节的识别和控制。对关键环节要加强识别,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对不可测试项目和关键工序要合理设置关键和强制检验点并形成表格化的检验记录,检验记录要完整、准确、细化、量化并留有必要的可追溯性的影像资料。对检验、测试数据要进行判读、比对和分析,对处于临界和有明显变化趋势的数据要进行原因和后果分析,必要时需进行验证。通过精细化的控制措施,保证关键环节受控。
精细化质量管理关注对变化的控制。强调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状态、新环境、新单位、新岗位、新人员、新设备这“九新”的系统分析及相关措施和预案的制定,就要求各单位必须对出现的变化有准确的把握,并对其控制措施提前进行考虑,进一步规避和控制风险,防止研制生产出现反复。此外,各单位还要加强不合格项和偏差管理,要对技术状态的变化和检测、测试数据的变化加强分析,必要时需进行验证。
4.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进行细化和量化管理。
精细化质量管理强调工作的细化和量化。细化和量化工作一方面是对要求的细化和量化,要在对要求充分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开展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包工作,将要求逐级分解落实到型号的各级产品中,用以规范和指导型号产品实现全过程、各环节的工作;细化和量化工作的另一方面是工作过程中的精细化操作,要通过表格化管理、量化的过程记录等方式将工作的各项要求予以落实。
此外,精细化质量管理还强调通过对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和信息的深入研究、系统分析来发现问题、把握趋势、指导管理。比如对于质量问题信息,就要求将其细化到具体产品去分析,分析的对象越细,分析的数据越多,分析的数据越准确,分析的结果对指导我们改进产品的薄弱环节就越有效。
(三)工作中大力推行装备质量精细监督的理念和方法
1.精细设计过程,提升设计质量。
在系统流程试验中,因设计缺陷导致的质量问题,军方代表由此把质量管控的关口前移,改末端治理为抓顶层输入质量。一方面细化了设计程序,明确了在产品设计中运用质量功能展开、正交试验设计、可靠性设计、并行工程等工具的时机和内容;细化失效模式分析,组织行业专家对质量特性进行评估,确立关键质量控制点,编制完善质量保证大纲;在各项试验中建立质量特性动态监控图,及时掌握质量波动情况,不断优化设计,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设计质量。
2.精细文件控制,规范质量行为。
某企业生产的火工品品种多,生产中工序多、手工作业多、检验试验项目多,造成零部件加工工艺、总装装配工艺、检验验收工艺多。随着近年来新产品的不断投入试制,因工艺文件的指导性、适宜性和文文一致性不强造成的生产技术、质量问题有增多的苗头。去年军厂双方组织工艺技术人员对数十种产品涉及的数百册工艺文件进行了逐条逐项的细化、梳理、修改和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工艺文件的指导性、符合性、文文一致性和可操作性,有效遏制了生产过程中技术、质量问题上升的苗头。
3.精细采购管理,提高输入质量。
火工品为武器装备末端配套,存在生产周期短,进度紧张;品种多,批量少;柔性生产,换产频繁;原材料、外协件多,合格供方多,采购品质量控制难度大等特点。今年7月,某批产品在军厂联合验收时一发产品出现故障。经分析确认,为购买的药剂性能不满足要求所致。由一管而窥全豹,军厂双方对包括药剂在内的所有原材料、外协件按照质量特性分为关键、重要、一般,并分级制订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原材料、外协件的输入质量。对300多家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估、重新确认,取消了26家质量不稳定的供方资质,并制订了不同重要程度合格供方的管理。对原材料、外协件技术标准进行了修订,进一步细化了进厂验收指标,对关键、重要原材料如一些药剂,摸清每一厂家生产药剂的特性,如粒度、精度、感度等,建立原材料特性档案,以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
4.精细新产品试制,打造精品工程。
新产品首批试制是在摸索中积累经验的“探路”工程,是确保批量生产后产品质量的“先遣队”。近年来,随着工厂研制的新产品不断定型,进一步规范和提高首批试制过程的工作质量。今年,在某重点产品首批试制过程中,军厂认真开展图样和技术文件审查,严格控制技术状态,全面细化、规范试制全过程。一是精细技术接口管理,认真开展科研转生产、检验、试验技术交接培训,确定培训内容、人员及时间节点,提高了技术转换和生产保障能力。二是精细工艺技术方案编制。通过开展试制前摸底试验,细化工艺方案、关重外购器材供方现场考察评价细则、原材料采购标准、外协件验收规程、产品失效树、零部件加工工艺、总装装配工艺和检验试验工艺规程等,提高了工艺技术文件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精细试制过程现场管理。分工、细化试制过程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做到专人负责落实试制进度,专人负责检查工艺执行情况,专人负责收集整理质量信息,专人负责监督现场工艺技术问题解决情况,军厂联合开展阶段性质量工作总结、分析、制定措施并跟踪措施落实情况。通过精细新产品试制过程管理,不仅保障了重点项目首批试制按进度完成,而且通过打造精品样板工程,培育了精益、精细理念,提升了系统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固化了精细化管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