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的故事——笑谈之十二

2012-10-29 10:41陈四益谢春彦
世纪 2012年6期
关键词:革命

陈四益/文 谢春彦/图

(作者为新华通讯社编辑、《瞭望》周刊原副总编辑)

经历了久远的宗法社会,洎乎近世,虽说已经经历了无数“革命”,但家族的烙印深入肌髓,即便清末以还的各种革命党,骨子里仍旧像个大家族,领袖便是大家长,家族之事成于众手,但决于一人。这种家族式的革命党犹如水泊梁山,虽也能聚合英雄于一时,终究会因“家族”内的分歧或大家长的独断,闹到火并乃至败亡。

家族为核心的宗法社会,对姓名常带有一种迷信,只相信同姓的弟兄,不相信异姓的朋友。这种迷信有时会闹到非常可笑的地步。 两汉之交的王莽夺了刘姓的江山,便大封王姓族人,甚至把一个看城门的,一个卖饼的,一下拔至前将军和卫将军的高位,原因就因为他们姓王,而且一个叫王兴,一个叫王盛,说是上应符命,其实大约看中的是那姓名意味着王氏的兴盛。这同他对支持他的刘姓皇族赐姓为王,是一个意思——既然改姓了王,便“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了。而清代的雍正皇帝,把他两个弟弟(老八老九)改名为“阿奇那”和“塞思黑”,有说是猪、狗的意思,有说是“俎上之鱼”和“讨厌的”意思,不管是什么吧,总之是要把他们革出家族,表明“非我族类”。所以,姓名对于在宗法社会中生活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攀高枝要更姓改名,避祸也一样要更姓改名,因为在宗法社会中,家族中倘有一人获罪,动辄连坐,往往满门都要罹祸。所以共产党处于地下时,许多参加者都曾更名改姓。秦邦宪更名博古,陈绍禹改名王明,张闻天更名洛甫,都是著例。我家几位长辈,当年参加革命,也都是更了名换了姓的。到了共产党从地下转为地上,成了执政党,不少人又改回了原名,当然也有一仍其旧的,不过,这时已不是为了避祸,而是对当初革命生涯的一种认可和依恋,或因叫惯了,改回来反而不便罢了。

不曾想到的是,在共产党执政之后近二十年,又闹起了一阵改名的高潮,地要改名,人也要改名。其时正是“文革”之世。改名的因由各自不同,但都有着一本正经的理由,今天说来,皆成笑谈。一种改名是因为当初取名时不免带有旧时历史或伦理的痕迹,而“文革”一开始就以“破四旧”为名,烧书籍,毁古迹,挖古墓,敲佛像,成一时风潮。烧不掉、敲不成的建筑或城市街道,则更名换姓,以标榜革命,如北京的长安街改称“东方红大街”,东交民巷改为“反帝路”,王府井改称人民路;上海的大世界改为“东方红剧场”。后来我到长沙,发现那里的黄兴路已改称“大庆路”,而蔡锷路则名为“大寨路”,这才知道改名风潮波及全国,心里思忖,如果改掉一个名称就更换了一个世界,那么要造成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也未免太过简便了。其实,改名者亦多禁忌,如“天安门”、“中南海”就都没敢责令改名,大约也还是“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吧。

《“虎口”求生》 谢春彦 作

街道、建筑的名字可改,人的姓名自然也可改。何况“伟大领袖”在天安门上已有为宋彬彬改名宋要武的先例,连带着宋彬彬的母校——著名的北京师大女附中——也改名为“红色要武中学”。于是,或出于“破旧立新”的决心,或出于“免祸消灾”的心态呢,许多人也改掉了自己的名字。一时间赵钱孙李皆呼“向东”、“卫东”;周吴郑王尽名“卫红”、“文革”。我的两位学长也把“尔寿尔康”的尔寿,改为立新;把笃于学而富于才的“笃才”改作了 “耕”,用以表示破旧立新与勤于耕作、向贫下中农学习吧。还有一位学弟,跑到派出所要求改名。派出所的民警表示户籍上的名字不能乱改。但这位学弟却振振有词,说:我的名字叫“康生”,但康生是中央文革顾问,无产阶级司令部的领导人。你不让我改,有人叫“康生同志”,我若应了,岂不是冒充“中央文革顾问”?这责任是你负还是我负?这一问,把派出所民警问懵了,只得为他改名,送走了事。改名之所以风行,还因为一些自称“革命派”的,为了打倒他们要整治的人,往往也在名字上大做文章。“文革”时,小报流行,其中每有危言耸听者。譬如河南的不知什么派,要打倒豫剧名演员常香玉,便在小报上登载文章,说常香玉三个孩子分别叫常爱国、常爱民、常爱党,于是说这名字的意思是“常爱国民党”。当时我颇疑惑,中国人的习惯子从父姓,怎么常香玉的孩子不姓陈而姓常呢?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时倾其所有捐献飞机,这是举国皆知的事,即便确有给孩子取名其事,那也只是表明她对新中国、对人民、对共产党的拥护,又怎能牵强附会说她怀有异心,反党反人民呢?后来知道常香玉的孩子两个随母,常小玉、常如玉,一个随父名陈嘉康,这才知道小报造谣生事之卑劣。所谓“革命派”,固如是乎!这也就难怪许多人纷纷改名,以免名字被人当“辫子”,一把揪住,无限上纲。

这样的改名,还是“要改名”,有的改名就是“被改名”了。宋彬彬自毛泽东在天安门上说了“要武嘛”,报上就说她已改名宋要武。几十年后,又有说她并不想改名是记者硬给安上的,那么她的改名就是“被改名”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要么是“伟大领袖”并非随口而言,盖有深意存焉,记者体察上意,广为传播;要么是有人利用这句话要向外传递一个信息——“文化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果然,这一信息的传递,开了全国武斗之风,先是对所谓“走资派”或牛鬼蛇神拳打脚踢,挂牌游街,乃至棍棒交加,许多花样极为残酷;后是不同派别的群众组织,互争地位,大打出手。上海在所谓“一月风暴”后,王洪文率领的工总司组织了“踏平联司”大武斗,当时传闻有高端人物在电视机前看了全过程,并予赞扬,至今不知此传闻是真是假。若是真,那么“要武嘛”原是本意;若是编造,那么仍旧应了有人有意要传递“武斗有理”的信息。

改名暗含杀机的事例不止一桩。到了“批林批孔批周公”,江青把天津宝坻县的小靳庄作为试点,在那里又演出了一场改名的闹剧。当她问到一位女社员姓什名谁时,那位社员答曰“周福兰”。于是江青要她改名“周克周”,还说要用“咱们这个周克制他那个周”。周公姬旦已经死了几千年了,不是墓木已拱,而是尸骨无存,难道还要一个史书也读不懂的人民公社女社员来“克制”?醉翁之意何在,不难明白。从“文革”前的评忠王李秀成,评“让步政策”,到“文革”初的评《海瑞罢官》,再到“文革”中的读《红楼》,评《水浒》,“批林批孔”,每一次都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借着古人的衣冠开展现实政治的争斗。经历了这些的中国人,早已知道“听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的道理。这一回的“批周公”和江青替人改名,明显是对毛之手法的模仿,想向外传递一个不便明言的信息。只是这模仿过于拙劣,也太过生涩。联系到毛泽东去世前一直不曾放弃对所谓“经验主义”的批判,并一直在修改延安整风时期批判经验主义的几篇文章,那么,“批周公”本已蓄势待发,只是时机未到。江青的躁进,过早暴露了意图,打乱了部署,所以受到批评,只好暂时偃旗息鼓,使这出改名的闹剧没能再唱下去。

多数人的改名,是表达一种 “革命”的冲动。随着这 “革命”的退潮,冲动又复归于理性,有的回复了本名,有的因已注册户籍,碍难更改,只得一仍其旧,但给下一代取名的时候,已难见“文革”时的流行名了。这也标志着时代风气的改变。研究社会史或民俗史者,或当留意这些更迭。

更有趣的是,“文革”中的改名风波,发生在宣称要同旧世界彻底决裂之时,发生在大批“孔老二”之际,但倡导这次“革命”者自己却似乎依旧迷信着孔二先生的“正名”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好像任何事物只要给它更改一个名称,就能改变事物的本质。不但如此,那些帝王权术、君臣伦理、炮制冤狱,滥施酷刑,旧中国专制主义社会中的恶劣文化,都在“革命”的旗号下复活。一面声称要同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作最彻底的决裂,一面又偷偷地搬运着旧思想、旧文化中最黑暗者,这才是那个时代最为吊诡的现象。改名的闹剧,特其一也。

猜你喜欢
革命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勇于自我革命:党最鲜明的品质
正余镇的“机器人革命”
能源革命已经到来
机械革命Code01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迎接汽车新革命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