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娇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试论Tesnière 语法的基础理论
张丽娇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本文基于原著分析,梳理法国语言学家Lucien Tesnière的句法结构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句子构成的基本方式——连接、句子的基本成分,即动词节点的构成——动词过程、行动元、状态元;动词价理论:零价动词、一价动词、二价动词、三价动词;以及动词语态——主动态、被动态、致使态。
Lucien Tesnière;连接;动词节点;行动元;状态元;动词价;动词态
The study gives a close reading and analysis on Lucien Tesnière’s basic syntactic ideas, concerning how a sentence is constructed and basic elements of syntactic structure. He claims that a sentence is constructed by means of connection; procès, acteurs, and circumstances make up the basic elements of syntactic structure, namely the construction of verbal node. The number of arguments a verb takes is called valence: verbs with zero valence, verbs with a valence of one, verbs with a valence of two, and verbs with a valence of three.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diathèse: active, passive, reflective, and reciprocal.
Lucien Tesnière (1893-1954)是法国语言学家,Strasbourg大学教授。其主要贡献是他在著作《语法结构基础》中提出的句法原型理论(Tesnière 1959)。该理论提供一种句子语法形式,并用多种语言例证。本文以《语法结构基础》的基础理论为讨论对象,在解析该理论深层含义的同时进行评论,希望有助于其理论为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思想养分。《语法结构基础》是一部宏篇巨著,全书分为两大部分——连接(connexion)和转换(translation)。连接包括5方面内容,转换则包括6方面内容。限于篇幅,本文仅仅讨论连接中的句子结构、成份和动词价的基本概念以及理论概要。
Tesnière认为,句法结构的研究对象是句子(la phrase),即以词语为构成成分的结构单位。散落在字典中的词汇不是句子,词语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句子的形式框架。连接是我们表达思想的必要手段,它赋予句子生命活力,是句子生成的关键原理。所谓造句,就是在一堆无定型词语之间建立连接关系;反之,理解句子,就是理解不同词语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是所有句法结构的概念基础。词语连接具有不同特点,具体来说,连接具有层级特征。
1.1 连接和连接的层级
Tesnière认为,词语之间的连接结构基于从属关系(dépendance),因此他的语法也称为“从属关系语法”(冯志伟1983:63);每个连接基本上都连接高阶词(un terme supérier)和低阶词(un terme inférieur)。高阶词是支配词,低阶词是从属词。例如,Alfred parle中Alfred是从属词,动词parle是支配词。须要指出,一个词可以是一个低阶词受高阶词支配,同时它也可以是高阶词支配其他低阶词。例如,Mon ami parle,ami受parle支配,同时支配mon. 这样,词语在句子中组成不同层级。如下图所示:
parle parle
Alfred ami
stemma 1 mon
stemma 2
(Tesnière 1959:14)
1.2 节点和图式
如果说句子研究是句法结构的研究对象,那么连接层级就是结构研究的基要。连接的特点是纵向的,因为连接的对象是高阶词和低阶词。原则上,一个从属词只受一个高阶词支配;相反,一个支配词可以同时支配几个从属词。支配一个或者多个从属词的支配词都称为节点(noeud)。从属词总是跟随其支配词。例如,Mon vieil ami chante cette jolie chanson可以转换说法变成Cette jolie chanson charme mon vieil ami. 前者的图式如下:
stemma 3
后者的图式如下:
stemma 4
(Tesnière 1959:14)
在stemma 3中作主语的ami在stemma 4中作宾语,ami的从属成分mon和vieil始终跟随其支配词ami,即从属成分跟随其节点。
节点的节点或中心节点指由统领所有句中从属成分的支配词组成的节点,它是句子的中心。通常中心节点是动词节点,比如stemma 3中的chante和stemma 4中的charme,但也有名词、形容词等其他词类节点为中心节点的情况,尤其在日常口语和文学作品名中更常见。例如,LestupideXIXesiècle《愚蠢的19世纪》,Léon Daudet的小说(Tesnière 1959:100)。连接的特征集构成图式,即树形图(stemma)。树形图清楚表明了连接的层级以及句子结构的不同节点构成的节点束和成分,从而使抽象概念具体可见。
1.3 结构顺序
结构顺序是词语建立连接的依据。连接具有多重性,一个支配词可以支配多个从属词,所以结构顺序是多维度的。表现结构顺序图的树形图也遵循这一规律,即多维度性,但是事实上一般最后归结为两个维度。因为树形图是谱系图,有一个最高层阶(中心节点),向下统领多个次级节点或成分,这样的表示方法只涉及两个维度。
Tesnière强调区分结构顺序(ordre structural)和线性顺序(ordre linéaire)。结构顺序是词语之间支配关系的顺序,线性顺序是说话时顺时性顺序,即语链(chaine parlée)的线性特点。Tesnière在注释中指出,其语链的概念取自de Saussure《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同一概念(Tesnière 1959:17)。树形图把线性顺序转化为结构顺序;反过来,人们说话时把树形图中的结构顺序转化为线性顺序。
1.4 小结
Tesnière以动词为中心的层级观念,最早见于其1934年发表的《如何构建句法》一文。文章认为,动词节点在大多数句子中都是中心,表达一幕小戏剧。Tesnière在《语法结构基础》中更加详尽地阐述了这一观点,本文1939年开始写作,1950年左右完成,1959年才正式出版。布拉格学派Pauliny在《句型与动词词类》中提出动词类型对句型的重要影响,按时间来看,远晚于Tesnière的动词中心论(Pauliny 1943)。而Chomsky在转换生成语法的投射理论中把句子作为动词的投射,即句子结构是动词内在语法特征的投射,则更晚(Chomsky 1981)。Tesnière语法的层级关系、结构顺序以及树形图,甚至Tesnière的结构和转换的观点,都可视为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的先声,两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Halliday也认为所有句型都具有及物性特征,动词的中心作用是很多语言的特征,如大多数印欧语系的语言等(Halliday 1967,1985,1994)。Tesnière线性顺序是Saussure所指的语言的线性特征。区分线性结构和结构顺序,突破了当时大多数语法学家的线性思维的束缚,更关注词语间的深层关系,而线性是表层现象。
原书本部分包括动词节点、名词节点、形容词节点等内容。本文只讨论动词节点部分,主要探究动词节点的概念和构成成分。
2.1 动词节点
大多数欧洲语言都有动词节点,可以表达一个小戏剧故事。戏剧要包含一个事件过程(procès),须要有演员(acteurs)和环境(circumstances)。句法结构中要有动词、行动元(actants)和行动态(circonstances)。法语actant的意思是主语或者施动者,但是此处Tesnière没有把actant限制为施事和主语,而是界定为动词表示的事件参与者,即行动元。行动元总是名词或者名词词组。换言之,名词在句子中一般行使参与者的语义功能。行动态本身就表示状语和环境的意思,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行动态总是由副词或相当于副词性的词组充当。换言之,副词在句子结构中一般作状态元功能。Tesnière没有采用“主语”和“谓语”的说法,他对此进行解释:传统语法采用逻辑主语(sujet)和谓语(prédicat),主语是指说的是谁/什么,谓语是指说的谁/什么怎么样(参照Jespersen 1924:146)。例如,在Alfred parle lentement中,Alfred是主语,parle lentement是谓语。这个说法自Aristotle到Port-Royal(Robins 1996),一直为语法学家沿用。然而,从语料观察来看,不是所有语言都支持这种主、谓对立。例如,拉丁语Filius amat patrem,amat 由ama和主语词缀-t构成,即主语是filius...t. 这样,主语和谓语就没有清楚区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宾语包含在谓语或者述谓成分之中,而宾语的词性和属性都与主语具有可比性,主谓二分不适合分析以动词为中心的动词节点。
2.2 行动元
行动元一般都是参与行为过程的人或物,从语法角度讲是从属于动词的名词。行动元各自属性不同,行动元的数量决定动词节点结构,而动词的自身属性决定其携带行动元的数量。例如,有的动词不带行动元,有的动词带一个,有的带二个,有的带三个。
不带行动元的动词没有参与对象,多为表气象的动词,如拉丁语 pluit(下雨). 法语中,il pleut中的il是形式主语,没有具体指代,Tesnière认为它不是动词的从属词,因此pluit 和 il pleut的树形图一样,即:
动词带一个行动元,是指该行为过程只有一个参与者。例如,Alfred tombe中只有Alfred一个人参与动作。Tesnière比较两个主语的情况,认为即使有两个行动元处于主语位置,也不能说该动词有两个行动元,这是两个带一个行动元的动词的叠加。例如,Alfred et Antoine tombent是Alfred tombe + Antoine tombe,即阿尔弗雷德摔倒+安东尼摔倒。
动词带两个行动元,指有两个行动元参与动作过程,这要与上文中重复现象区分。这两个行动元一个是动作的执行者,一个是动作的承受者,每个行动元只能有一个语义角色。例如,Alfred frappe Bernard.
在乡村,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记住一些好词、好句,语文积累就大功告成;要么只强调语言典范的积累,背古诗、名篇、名句,答考试默写题时派上用场。在他们来看,背诵积累说到底就是为了得分。通过积累获得文化熏陶,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他们的目标。这样浮躁的社会,我们的学生也急功近利。这样的思想,又怎能在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
动词带3个行动元,指有3个参与者参与动作过程,每个行动元有且仅有一个固定的语义角色。例如,Alfred donne le livre à Charles中第一个和第三个行动元,Alfred和Charles是人,第二个行动元是物(le livre)。Tesnière将行动元分为首元(prime actant)、次元(second actant)和第三元(tiers actant)。从语义来讲,首元是动作的执行者,即传统语法中的主语(主动句);次元是动作的承受者,传统语法叫做宾语补足语或者简称宾语。从语义角度来看,主语和宾语相反;而从结构来看,主元和次元的关系不是相反而仅仅是不同。这里,次元仅指主动句中的第二行动元,被动句中有被动次元,这是指处于动词后由介词引出的施动位置;换言之,次元无论在主动句还是在被动句中都不处于主语位置,Tesnière称其为反主语(contre-sujet)。至于第三元,从语义来看,它是动作的受益(bénéfice)或受损(détriment)者,传统语法称为“间接补语”(complément indirect)或者最新叫法“赋予补语”(complément d’attribution)。第三元不受其他论元干扰,也不受主动和被动影响。
2.3 状态元
状态元指动作过程发生的环境,句子中一般由副词或者副词词组充当,分为时间、地点、方式等类型。状态元不像行动元那样有数量限制。例如,明天中午下雨。“明天”和“中午”是两个表时间的状态元,它们彼此语义不重复也不矛盾,所以可以共现,但是语义矛盾的状态词就不可以共现了。例如,成天偶尔下雨。在离心结构语言(langues centrifigues)中,状态元跟随它从属的动词,例如,Il parle toujours;在向心结构语言(langues centripètes)中,状态元放在其从属动词之前,例如,Healwaysspeaks.
状态元的分布遵循一定的顺序规则,其基本先后规律是方式、一般时间、数量、地点、具体时间。例如,Je l’estime naturallement toujours beaucoup(我—je,重视他—l’estime,自然地—naturellement,总是—toujours,很—beaucoup//我自然总是很重视他)。状态元和行动元的位置关系是:总体而言,状态元在后,即在首元后;但是表方式、一般时间、数量的状态元通常在首元后,次元、第三元和主动词前。例如,On aime naturellemment toujours beaucoup ses parents(人们—On,喜欢—aime,自然—naturellemment, 总是—toujours, 很—beaucoup, 他们的——ses, 父母—parents //人们自然总是很喜欢他们的父母)。
状态元与行动元似乎界限分明,但是第三元具有状态元的某些特征,而某些状态元也与行动元类同,即同语类,这样须要有划分状态元和行动元的标准。标准主要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形式上,行动元由名词充当,是动词的从属词;状态元,如果不是副词而是名词充当,那么这个名词应该由表方式的介词标注。例如,Alfred marche avec une canne (Alfred walked with a cane)。意义上,行动元是动作主体,是补充动词意义的不可缺成分;而状态元是选择性成分,可有可无。例如,Alfred marche. “阿尔弗雷德走”已经自足;至于他靠什么走,可以说,也可以不说。
2.4 小结
Tesnière划分简单句结构,基于以动词为中心的思想;动词携带的行动元数量决定简单句的模式。与行动元相比,状态元不受动词影响,没有数量限制,可以出现在所有句式中,但是状态元不是强制成分而是选择成分,即其是否出现在句子中不影响句子的合法性。
前文提到不同动词可以携带不同数量的行动元,谓词逻辑中也有一位述谓(one-place predication)、二位述谓(two-place predication)和三位述谓(three-place predication)的说法,指从携带的论元数目出发对谓词的分类。Tesnière把动词可吸引名词的特性比做原子吸引电子,把可以吸引并携带行动元的数目叫做动词的价(la valence de verbe)(Tesnière 1959:238)。动词的语态基本上取决于其可以支配的行动元数目。须要注意,动词的行动元不必一定要跟随动词共现,有的动词即使不带自己的论元也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例如,Alfred chante. 其中,chante 本身包含动作,这样它的次论元可以不出现,叫做自由元。下面,分别介绍零价动词、一价动词、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
3.1 零价动词
没有动作元的动词称做零价动词(verbes avalents),即传统语法中的无人称动词。可是,这个说法不确切,因为很多语言都须要添加一个“人称”主语,即形式主语。例如:Il pleut;It rains. 因此,有学者提议将“无人称”(impersonnel)改为“单人称”(unipersonnel)。Tesnière认为“单人称”动词也不确切,因为这种说法有悖于该类动词不带行动元这一特性,他用avalent(去掉价的)表示。为方便理解,本文译为“零价”。
Tesnière认为,零价动词在动作过程中自己独立扮演所支配的行动元。例如,Il pleut (It rains)。我们不知道“下雨”这种自然现象是何种力量发出的动作,所以没有首元,动词pleurer(下雨)本身包括动作内容,因此不须要添加次元。这一观点与布拉格学派的Pauliny对于词类的解释(Pauliny 1943)类似。他认为动词都有施事、动作、受事,有的动词只指动作本身,即大多数及物动词,因此用于“主+谓+宾”句子结构;有的动词包含受事,即大多数不及物动词,因此用于“主+谓”句子结构,即上文提到的Il pleut情况;有的动词表示动作的施事和受事同一,是不及物动词,但是它的主语既是施事也是受事,例如,He ran. 主语“他”既是ran的施事同时也是受ran这个动作影响的对象。此外,还有一种动词同时含有施事、受事、动作,所以可以单独出现,这与Tesnière前文提到的拉丁语“pluit”的情况一样。Tesnière同意一些学者的说法,即无人称动词源于古代的一元动词。例如,希腊语Ζεùζ üει (Zeus rains) (Ζεùζ—宙斯,üει—下雨),ó Θεòζ üει (God rains)(ó—阳性冠词,Θεòζ—神,üει—下雨)。他认为,古代,尤其古希腊,自然都由人性化的神统治,下雨、下雪都有专门的神祗负责,所以古语中这类动词可能有施动。但是,Tesnière也说这是历史和神学的解释;作为现实事件,此类动词还是归为不带行动元的动词为好。
3.2 一价动词
带一个动作元的动词就是传统语法中的中性动词或不及物动词。Tesnière对于不及物动词的解释基于法语,有些观点不适用于其他语言。他认为不及物动词很多都是表示状态的动词,同样的意思可以用表存在的be动词+形容词表示,但是两种表达方式语义上不完全对等,其中有细微差别:用不及物动词的表达式表现一种内在动力,而后者比较被动,更加静态。例如,L’arbre est vert;L’arbre verdoie. 法语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一价动词带主元或者次元,形式上似乎有两个行动元但是逻辑上只有一个。例如,Il faut une loi. 此例缺少一个法规,主语il只是逻辑主语;faillir(缺少)是一价动词,携带次元。
上文提到关于气象的词,如“下雨”、“下雪”等是零价动词。但是,Tesnière同时注意到这类动词有带一个行动元的情况。例如,Il pleut des hallebardes(下倾盆大雨)(hallebarde 意思是“戟”),英语也有类似表达:It rains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但是这些情况与其他不及物动词不同,其他不及物动词带首元,即主语;而“下雨”携带的不是首元,它的形式主语没有变,多了次元,即宾语。Tesnière对此没有提供更加细致的解释,笔者认为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 to rain的内含宾语是rain,即动作包含内容,但是其包含的内容是最常规的内容,不包括具体rain的形态,当要表达rain的具体情况时要添加其他成分修饰。例如,It rains heavily(雨下得很大),而表示名词“大雨”时,to rain就不包含这个内容了,所以要添加动词宾语强调,即一种有标记的用法。
Tesnière观察到德语有一元动词只带第三元的情况。例如,Es ist mir warm(我热)(es 形式主语相当于it,ist系动词“是”,mir “我”的第三格宾语,warm形容词“热”)。这里唯一出现的行动元是mir,即第三元。但是这个例子不是很恰当,因为此处讨论的是带价动词,该例中的动词是be动词,起形式作用,真正起谓词作用的是形容词warm,所以此处带价动词指的是哪一个呢?Tesnière没有具体指出,但考虑到没有warm,第三元mir就不必出现,带价的不是动词而是谓词warm.
综上所述,Tesnière的一价动词除包括大多数只带主语(首元)的不及物动词外,还包括带次元和第三元的不及物动词。
3.3 及物动词
Tesnière把可以带两个和3个行动元的动词放在一起讨论,因为它们同属及物动词类。但是他认为传统语法的一个漏洞是没有把带3个行动元的动词单独定义和归类,这类动词一般表示“说”和“送、给”等意义。由于及物动词既可以有主动语态也可以有被动语态,Tesnière通过讨论行动元的语义角色来对及物动词进行分类。他没有用法语中表语态的术语voix,而是采用希腊语术语διáΘεσιζ,法语拼写为diathèse,意思是动词的语态。及物动词分为4种语态:主动态(la diathèse active)、被动态(la diathèse passive)、自反态(la diathèse réfléchi)和互指态(la diathèse reciproque)。
主动态指动作由首元发出且对次元产生影响,即 A→B. 例如,Alfred frappe Bernard.动作由首元Alfred发出,作用到次元Bernard身上。被动态则指首元是动作的承受者,动作由其他动作元发出,即A ← B. 被动态是主动态的逆向,即倒装,其首元是主动态的次元。主动态变为被动态,须要有变被动的标记,一般情况是形态标记,包括分析型和综合型。分析型的被动语态一般要有被动助词,例如法语être(表存在的be动词),并且要求动词采用过去分词形态,Je suis aimé. 使用综合型标记的语言一般都是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动词的形态变化可以表示被动态。比如,拉丁语 fertur 意思是He is dressed(他被穿戴的意思)。
自反态指首元和次元是同指关系,即人称名词或者反身代词都回指首元,A,不是首元自身回指,而是次元或第三元回指首元。例如,Alfred se regarde. Se是自反代词,regarder表示“看”。 形容词性物主自反代词指次元的物主代词回指首元,即次元支配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是首元的形容词性。例如,I love my dog中my可以看成I 的形容词性。如果出现两个形容词性物主代词,那么第一个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回指首元。例如,He loves his son but dislikes his bad habits中第一个his指主语,第二个his指他儿子。Tesnière没有讨论第二个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回指问题。笔者认为,第二个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是否一定回指次元并不确定。例如,He loves his son but dislikes his daughter. 从语义关系看,前例中son和habits是所属关系,可写为his son’s habit;而后例中son和daughter是并列关系,第二个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无法回指次元son,只能回指主元。
三价动词一般都是表示“说”(dire)和“赠与”(donner)的词汇。例如,Alfred donne le livre à Charles(donner—送, le—阳性冠词,livre—书,à—介词),Alfred 首元,le livre次元,Charles 第三元。Alfred dit bonjour à Charles(dit—说,bonjour—日安),Alfred 首元,bonjour次元,Charles 第三元。Tesnière特别指出,要求(demander)可以有两种内容:一种是拥有某样东西,例如,Alfred demande le livre à Charles,demander 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拥有;另一种是为了知道,例如,Alfred demande l’heure à Charles. Tesnière分别列举法语表示说的动词(verbes de dire:exprimer, raconteur, relater...)和表示赠与的动词(verbes de don:donner, fournir, procurer...),旨在说明。
一价动词只有一个行动元,所以没有被动语态,那么有3个行动元的3价动词就有两类被动语态:主动语态中的次元和第三元分别作被动句中的首元。主动语态中的次元作被动句的首元,原主动句中的第三元不受影响。例如,Alfred donne le livre à Charles;Le livre est donné par Alfred à Charles. Tesnière指出,法语只有这一种被动句式,没有第三元作被动句首元的情况;其他语言中有主动句的第三元作被动句首元的情况(Tesnière 1959:256)。例如,Charles is given the book by Alfred. 笔者认为这个英语句子在语言上很不地道,起码不应该是the book;从信息结构看,the book位于述位,是新信息,英语一般用不定冠词,即Charles is given a book by Alfred. 但是被动句一般比较正式,给一本书这样的小事用这个句式还是比较奇怪,如果改成Charles was honored a prize by the government,则更好一些。
正如有的一价动词只带次元一样,有的二价动词只带首元和第三元,而一些语言的三价动词不带第三元,即该动词有两个宾语(deux accusatifs)。例如,拉丁语 Antonius docet pureos grammatican. 实际上,Tesnière发现的这一现象是双宾语,法语不可以直接出现两个宾语,比如上句的法语表达应该是:Antonius enseigne la grammaire aux enfants,这里要求出现介词à,而英语则不用介词:Antonius teaches children grammar. 但是,如果grammar放前,则必须带介词:Antonius teaches grammar to children. 这一语序与前面法语语序一致,而双宾语英语例句则与拉丁语例句语序相同。Tesnière没有提及语序对句子结构和语义的影响,但是他提出这两个次元不可同日而语。这里的表人名词(children)是次元,而另外一个(grammar)是状态元。例如,Antonius teaches children grammar可以写做Antonius teaches children about grammar. 添加介词about后,about grammar就是状态元了;而children前不能添加介词,所以它不具有状态元的潜势。Tesnière的这一分析与传统认为children是间接宾语的说法相左,可能与他对次元和第三元(间接宾语)的定义有关:第二元是动作的承受者,children是“教”的承受者,所以是次元;第三元是动作的受益者或受损者,这样,grammar就失去作第三元的资格。Tesnière的分析受法语影响。就英语而言,笔者更倾向于认为children是第三元,grammar是次元,teach这一动作具有传递性,即把grammar传给children,grammar是teach的内容;children是teach的对象,是可选项,不强制出现,Antonius teaches grammar要比Antonius teaches children更符合语感。
正如有的两价动词可带两个宾格(accusatif),有的两价动词可带两个与格(datif)。Tesnière只列举拉丁语的例子:Id est mihi gaudio. 此句中mihi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第三格形式(dative),gaudio是名词“快乐”的第三格。此处,两个与格的功能也有所不同,mihi形式上是宾格,但是语义上更接近形容词,汉语翻译只能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占位。
3.4 致使态
Tesnière指出,致使态动词在这种动作过程中有一个新的行动元,即引起施事实施某一动作的“始作俑者”(instigateur)。例如,如果Alfred(A)voit une image(B),那么Alfred就是施动者;但是如果Charles(C)montre l’image(B)à Alfred(A),那么Charles是使Alfred发出“看”这个动作的致使者。这样,这个新的行动元在先前的行动元体系中应该占哪一个位置呢?
一价动词如果带的是首元,那么加入致使元后,致使元变成首元,原来的首元则成为次元。例如,一价动词mourir,Alfred meurt. Alfred是首元;但加入致使元Bernard fait mourir Alfred,Bernard就是首元,Alfred则是次元。
致使元加入二价动词成为首元,原来的首元成为第三元,次元不变。例如,Alfred (首元) apprendre la grammaire(次元);加入致使元后:Charles(首元)faire apprendre la grammaire(次元)à Alfred(第三元)。法语 “使某人做某事”须要用介词引入第三元,但是很多其他语言不同。例如,英语to make someone do something. Tesnière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例举拉丁语的例子:Deceo pueros. 拉丁语可以省略主语,所以该句首元省略:pueros(小孩、次元),grammatican(语法、次元)。
如果在三价动词中加入致使元,那么就有4价(tétravalentes),原来的首元会成为第四元,致使元代替它成为首元,原来次元和第三元不变。例如,Charles(首元) donne le livre (次元)à Alfred(第三元);加入致使元,则Daniel (首元)fait donner le livre (次元)à Alfred(第三元) par Charles(第四元)。
把致使元带入主动态或被动态,则有致使主动和致使被动。理论上,可以有4种类型:及物主动的致使主动、及物被动的致使主动、及物主动的致使被动和及物被动的致使被动。大多数欧洲语言只有致使主动,运用时不区分及物主动和及物被动。例如,Charles(致使元、首元)fait boire Alfred (原首元、此句的次元),Charles使Alfred喝,即及物主动的致使主动。Charles(致使元、首元) fait boire le café(次元),主动致使导致次元及物被动。但是不可以说Alfred est fait boire par Charles,即没有主动及物的致使被动;也不可以说Le café est fait boire par Charles,即没有及物被动的致使主动。
3.5 小结
本节讨论Tesnière动词价理论。“价”本是原子可携带电子数,不同动词根据属性可以携带不同数量的名词,Tesnière称为行动元;根据行动元数量的不同,动词分为4类价动词,Tesnière称为零价动词、一价动词,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二价以上动词具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讨论主动和被动中行动元角色的变化。二价动词中,无论主动句还是被动句,首元占主语位置,因此原主动句中的次元在被动句中称为首元,而主动句中的首元在被动句中是第三元;而三价动词的变化则更为复杂,既有带两个次元的情况,也有带两个第三元的情况。除主动态和被动态外,Tesnière引入致使态,认为致使元是一个新论元,使行动元数量增加,即原一价动词变为二价,二价变三价,三价变四价。笔者认为,Tesnière忽略致使句中增加一个动词这一事实,基本结构是“某人+致使+某人+做+某事”,多出的致使元不是主动词带的,而是致使动词带的。例如,Daniel (首元)fait donner le livre (次元)à Alfred(第三元) par Charles(第四元)中表致使的动词是fait,主动词是donner,多一个动词自然多一个行动元。
Tesnière认为句法的研究对象是句子。他排除不可分析的单词或词组成句的结构单位。例如,回答疑问句的“是”,“不是”,即英语yes和no,法语oui和non;或者表示情感的感叹句和问候语等。Tesnière把语法研究分为两类:一是范畴句法,二是功能句法。范畴研究是静态的,功能研究是动态的。静态句法或范畴句法是为了探索语言如何将不同语法范畴组合成句,这里范畴包括两个维度:一是词类(名词、形容词等),二是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否定句等)。动态句法或功能句法是研究句子的结构。Tesnière将句子的构成形式比做太阳系,中心的太阳是动词;其他成分从属于动词,是受动词支配的太阳系的其他成分。就像太阳系中太阳吸引其他行星,其他行星彼此之间因自身质量相互吸引一样,Tesnière提出句子的框架构成是基于连接,而连接的力是动词对于其他成分的吸引,不同动词吸引其从属成分的力不同,这就是动词价理论。
本文探讨Tesnière的功能句法中的连接部分,包括连接的机制、句子结构、动词价理论等。连接是形成句子的基本操作,具有层级性;高阶词控制低阶词:动词是高阶词,支配低级词,即从属于它的名词等成分。每一个阶的词都有从属成分,因此不仅动词可构成动词节点,其他词类也可以构成节点,比如名词节点、形容词节点等。本文主要介绍动词节点。一个动词节点就是一个句子结构,动词是节点的中心。动词根据性质不同,可携带不同数量的名词,后者叫做行动元。行动元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既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除动词携带的行动元外,句子中还存在一种不强制出现的成分——状态元,即表示时间、地点、方式、频率等的状语成分。恒星吸引行星的数量由其自身性质决定;同样,动词携带行动元的数量由动词自身性质决定。因此,按携带行动元数量划分的动词类型是句子结构和句子类型研究的重点。Tesnière细致讨论行动元在各价动词句式中的作用和语义角色。行动元分为首元、次元和第三元。这一划分基于行动元与动词位置而不是语义角色,在SVO结构的语言中,位于动词左侧的行动元是首元,动词右侧第一个名词是次元,最远的行动元是第三元。这一划分适用于主动句,也适用于被动句。不同的是,从语义角色讲,主动句的首元一般是施事,而被动句的首元是受事。
从语言学思想史的角度看,Tesnière引入动词价概念(Valin & Lapolla 1997: 142),其理论对现代语言学句法研究有重要贡献(雅柯布森 2001:208-228),值得通过文本研究进一步挖掘。
冯志伟. 特思尼耶尔的从属关系语法[J]. 外国语言学, 1983 (1).
雅柯布森. 雅柯布森文集[C]. 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袁毓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
Chomsky, N.LecturesonGovernmentandBinding:ThePisaLectures[M]. Dordrecht: Foris, 1981.
Halliday, M. A. K.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Part 2)[J].JournalofLinguistics, 1967(3).
Halliday, M. A. 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1994.
Jespersen, O.ThePhilosophyofGrammar[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24.
Robins, R. H.AShortHistoryofLinguistics(4thed.)[M]. Beijij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Pauliny, E. Sentence Patterns and Verb Classses[A]. In Luelsdroff, P., Panevová, J. & Sall, P. (eds.).Praguiana(1945-1990)[C].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Saussure, F. de.CourseinGeneralLinguistics[M]. Paris: Payot, 1983.
Tesnière, L. ÉlémentsdeSyntaxeStructure[M]. Paris: ÉDITIONS KLINCKSIEK, 1959.
Tesnière, L. Comment Construire Une Syntaxe[J].BulletindelaFacultèdesLettresdeStrasbourg, 1934.
Valin & Lapolla.Syntax:Structure,MeaningandFunction[M].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责任编辑郑 丹】
OnBasicIdeasofTesnièreGrammar
Zhang Li-jiao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Lucien Tesnière; connection; verbal node; actants; circumstances; valence; diathèse
H334
A
1000-0100(2012)05-0074-7
20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