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环境分析

2012-10-23 05:16刘英梅肇庆学院图书馆广东肇庆526061
图书馆建设 2012年3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大学生

刘英梅 (肇庆学院图书馆 广东 肇庆 526061)

2010年2月,《光明日报》发表了《我国全媒体阅读时代开始启步》一文,标志着全媒体阅读正式走入我们的生活。其实,源自美国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简称MSLO)家政公司的“全媒体”,即“omnimedia”,已经出现10余年[1]。“全媒体”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还涵盖视、听、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进行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以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1]。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中,以 “全媒体”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出1 417条相关数据,其中有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的相关文献10条;以 “全媒体”和“阅读”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出65条相关资料,其中有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的相关文献2条。这说明“全媒体”已进入图书馆的研究领域,但全媒体时代的阅读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全媒体时代的阅读不仅是阅读领域的一场革命,对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社会关系产生了冲击,尤其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全媒体时代对大学生阅读的影响更应给予重视。

1 阅读中的传受关系

1.1 传者与受者关系模糊

全媒体时代,受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讯网及其融合提供的互动沟通平台,用自己的方式参与信息传播,从信息内容制作到信息编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需要对传播内容进行控制。传者和受者的概念被模糊,技术让每一个受众都可以成为传者。例如,受者可以参与到小说、电影故事的编辑之中,并且自主创造不同的结局[2]。

1.2 受众之间存在互动

网络的开放、共享、转载等让本没有联系的受众可以进行互动,同时改变了信息在传播过程及阅读过程中的传授关系(如图1)。

2 全媒体时代阅读信息分析

2.1 信息的表达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阅读信息主要是通过文字符号来表达的。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图像生产和图像表达变得易如反掌,比文字表达更加轻松、便捷[3]。这种文字、声音、图像三位一体的表达方式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

2.2 信息的出版渠道多样化

由于多种媒介的融合,阅读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如电视可以“读”、广播可以“看”、报纸可以“听”。同一内容可以采用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多种渠道出版,例如,2009年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青少年图书事业部推出的中国首部全媒体动物小说——《义犬》,以传统图书、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多种形式同步发行。

2.3 信息趋于表面化

全媒体时代,网络技术让受众获取视觉内容变得轻松、便捷,而受众不需要深入思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视觉信息,使受众缺少了对知识的感悟过程。同时,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文化的传播创造了一个虚拟平台,使信息传播具有方便性、快捷性、全民性、世俗性,让传播的内容更加商业化、娱乐化、世俗化、表面化。

2.4 信息内容的权威性降低

多渠道的信息传播方式降低了信息从生产、传播到阅读的门槛,并且对信息缺少监管和检查,特别是网络,对信息把关力度更弱,造成很多不良、违法的信息大肆充斥于网络,使网络信息的权威性遭到质疑。

3 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3.1 阅读方式传统

2011年7月,《深圳特区报》上的一篇名为《深圳:谁在用手机阅读?》的文章指出,在选择手机阅读的用户中,七成为 90 后务工人员[4]。为了了解高校大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式,笔者于2010年3—5月对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大学生进行了阅读心理问卷调查,其阅读方式的调查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阅读纸质图书是大学生的主要阅读方式。在计算机技术、网络资源和数字媒体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多数大学生仍然坚持阅读传统的纸本图书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我国严格、传统的中小学教育养成了学生阅读纸质图书的习惯;②许多大学生来自农村,由于经济等条件较差,利用先进技术设备进行阅读受到限制,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③无论从资源、设备、环境的提供方面来看,还是在宣传、指导、培训等方面来看,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服务不尽如人意,导致学生对网络资源、阅读方式及其功能了解不足。

3.2 阅读地点单一

从图3可以看出,大学生多数喜欢在图书馆阅读。这说明高校图书馆有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丰富的文献,有安静、优雅、轻松的阅读环境,有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大学生容易进入阅读状态。虽然在泛在时代下知识传播渠道和获取渠道日益网络化、多样化,但是图书馆仍然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为大学生所喜爱。对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的大学生来说,阅读地点的单一也说明图书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3.3 阅读目的明确,阅读内容广泛。

从下页图4、图5可知,大学生勤奋好学,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希望通过阅读书刊巩固和加强课堂知识,拓宽知识面;希望通过阅读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与文化素质;善于接受新观念,喜爱内容深刻、观点新颖的作品;崇拜名人,渴望自我实现。中学生忙于应考,没有时间阅读与考试无关的图书,压制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名著阅读的渴望。进入大学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进取心和成就欲开始显现,阅读的需要越来越多,阅读内容也更加广泛。

4 阅读需要分析

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是由其阅读需要决定的。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按照它们的重要程度和发生顺序呈梯形状由低级向高级需要发展[5]128-133。阅读需要也同样从生理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到自我实现需要逐步上升。

(1)生理需要 其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对衣、食、住、行、性等方面的认知都很朦胧,因此,他们很自然地选择通过阅读书刊来了解相关知识,解决他们的需求。全媒体时代,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的一体化阅读及网购的出现,让大学生更加依赖于“阅读”。

(2)社会需要 其主要包括社交的需要及友情、爱情的需要。大学生富有朝气和活力,有着社会交往的欲望,希望得到同学、老师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能够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并得到关爱。但是他们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少与人相处的能力,所以会选择阅读书刊来了解社会。

(3)尊重需要 其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需要。内部需要是指大学生对自身的实力,即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成就及自信的需要。外部需要是指大学生希望自己在学校、班级或团体中有地位和威望,希望被社会重视,能够得到其他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他们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充实自己,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和智慧。

(4)自我实现需要 其建立在上述需要的基础之上,是个体最高层次的需要。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大学生对发挥自身潜力、表现自身才能的需要,但这种需要并不容易达到。而书刊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能源。

5 创造全媒体阅读环境

从图3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喜欢在图书馆内阅读。这说明在知识传播渠道和获取渠道网络化、多样化、泛在化的大环境下,图书馆仍然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图书馆需要为大学生创造适宜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硬环境包括阅读空间、阅读资源、阅读设备;软环境包括阅读行为、阅读服务、阅读指导。

5.1 实现阅读空间共享

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馆不仅要给大学生创造适宜阅读的物理空间,而且应该把图书馆打造成学习交流中心、知识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6]。图书馆实现阅读空间共享能够给大学生带来全方位的知识享受,提升大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使其得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阅读空间共享应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大学生在共享信息资源以外,能够自由选择电脑资源与器材等硬件设备及办公自动化软件、多媒体播放软件、图形扫描与处理软件等软件资源,以方便大学生在图书馆中阅读。

有别于安静的图书馆,阅读共享空间是一个读者讨论、互动的空间。这种开放的空间能够鼓励大学生在图书馆内进行讨论与学术交流,也可以在网络上交流信息,让大学生感觉到学术活动的感染力与生命力。

在传统的图书馆里,大学生感觉累了,可能会选择趴在阅览桌上小憩或是离馆。图书馆打造的阅读共享空间里为大学生提供了舒服的家具,播放大学生自己选择或系统推荐的音乐,使大学生感到轻松;设置虚拟的休憩空间,舒缓大学生的精神压力。

实现阅读空间共享的重点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空间系统,包括空间元数据管理服务系统、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服务系统、空间决策模型共享服务系统和空间信息浏览查询服务系统、空间数据转换系统、空间数据压缩与网络传输系统、空间数据获取系统[7]。

5.2 改善阅读资源建设

(1)扩充现有的关系数据模型,增加对非格式化数据处理的能力。 对于此,图书馆应该实施的主要策略有: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和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功能相结合,实现对非格式化数据的管理;将关系元组中格式化数据和非格式化数据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元组,存放在数据页面或数据页面组中;将元组中非格式化数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非格式化数据本身,另一部分是对非格式化数据的引用[8]。

(2)加强全媒体数据库的建设 全媒体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它是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融合的知识库。它不同于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不要求数据有统一的定义、统一的结构。它的研究重点在于各种媒体数据的组织,各种媒体之间的协调和同步、节点与链的表示及全媒体的检索和查询[8]。全媒体数据库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媒体,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数据与人之间的交互,从而提高信息的交互程度和表达思想的准确性,既有网络超文本灵活和非线性的信息管理优势,又有多媒体生动、自然的表现特点。

2011年10月,“孙中山全媒体数据库”第一期开通试运营[9],深受读者喜欢。该数据库是采用共建共享模式的大型数字出版项目,共荟萃了超过1 000种优质图书、图片、论文、词条、视音频及民国时期的珍贵报纸、杂志[9]。

(3)构建适合资源挖掘的知识发现系统平台,满足大学生的阅读深度。 知识发现技术是一种从大量数据中获得有效的、新颖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和最终可理解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它通过数据准备、数据挖掘及模式识别与评价等步骤来实现知识发现,也就是把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次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并提供决策支持的高层次,它是目前解决“信息丰富而知识贫乏”的一个最佳方法[10]。知识发现系统构架可以是独立的技术工具或应用系统,也可以嵌入到数字图书馆系统体系中。

(4)加强学科导航建设,节省大学生阅读时间。 从图4中看出,大学生的阅读目的主要是拓展知识,而全媒体时代,由于大量、繁杂的信息以各种媒介进行传播,读者检索信息需要花费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科导航是大学生查询某学科领域的知识的必备工具,是对某学科或主题领域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深入揭示和提供利用的一种信息组织模式,是高校图书馆虚拟馆藏建设的重要主体内容。学科导航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络资源不断更新、无序增长与数字信息用户快速、准确获取之间的矛盾。

5.3 优化阅读设备

全媒体时代的阅读离不开阅读设备。当今3种主要的数字阅读设备包括计算机、电子阅读器、手机,他们对数字阅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无疑是数字阅读最早的终端设备。近些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由曾经的台式机发展到笔记本,再到最近炙手可热的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可以说是数字阅读时代的一面旗帜,与计算机、手机不同(这两者的出现起初都不是为了数字阅读),它就是为数字阅读消费而生的,是最为专业的终端阅读设备[11]。手机作为数字化阅读的终端设备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随着3G的发展,手机阅读成为全媒体时代数字化阅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从图2可知,大学生阅读方式仍以纸质阅读为主,反映出图书馆的阅读设备不够普及、不够先进、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数字阅读的需要。及时更新阅读设备、增加阅读设备的数量和品种是图书馆发展的长期艰巨的任务。

5.4 进行阅读行为识别

阅读活动是读者从记录知识的载体中获得信息与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生理过程与心理过程。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是由阅读需要决定的,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识别、分析,找出大学生的群体需要和个体需要,为研究大学生心理、指导大学生阅读和合理构建知识载体采购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阅读行为识别就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待识别目标,对待识别目标做出预处理、特征提取、识别或判决,通过对不同层次观察的信息进行融合,最终获得综合推断结果,以达到提高识别效果的目的[12]。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特征参数,表现为非线性、时变性、复杂性、多样性和随意性。对于大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知识载体信息、人体表面肌电信息及运动图像解析信息等有关参数的获取需要借助多种数学工具,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以提高图书馆对阅读过程的精准解析。

5.5 制订科学的阅读指导措施

大学生的阅读需要、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其中需要是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阅读活动的直接原因,阅读行为都是在动机的作用下产生的[5]143。阅读指导不仅要满足学生外在的阅读行为需求,而且还要制订相应的科学措施,针对大学生阅读需要进行组织设计,建立一个阅读需要系统,跟踪指导,把学生需要作为管理重心,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大学生的阅读指导。以个体大学生来说,图书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满足学生提出的阅读需要;②根据其提出的外在阅读需求发现其真正的阅读需要和动机;③采用鼓励和引导机制,用已成功的榜样说服、引导学生改变其错误阅读行为,满足其潜在阅读需要。群体可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地域群体和趣味群体等。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内在的智性活动。阅读指导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提炼能力、信息组织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智慧,还可以缓解或消除心理疾患,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图书馆应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基准,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目的,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数字化阅读管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

5.6 加强阅读服务管理

阅读服务就是协助大学生了解阅读素材的内容和阅读方法,提高大学生掌握阅读资源及适应阅读素材的能力。全媒体时代各类媒介将走向专业细分之路。以图书阅读为例,读者可以到实体的图书馆借阅纸质图书;可以利用24小时自助借阅机查阅并借还纸质图书;可以利用自助漂流机下载或传递拥有知识产权的图书和论文;可以到图书馆借阅手持阅读器并一次获得数以百计的图书;可以在同一物理空间阅读纸质图书、看电视新闻、听数字讲座、查数据库文献、在网上咨询专家、欣赏展览网页。阅读服务也随之细化,如用户咨询服务和推送服务可以分为个体推送服务、群体推送服务、正式服务和非正式服务,服务对象可以分为手机用户、手持阅读器用户、传统用户。

大学生作为我国信息社会的最重要的力量,他们利用现代技术阅读的能力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进程[13]。因此,图书馆为大学生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创建良好的阅读条件,提供全媒体数字化阅读平台是至关重要的。

[1]全媒体[EB/OL].[2011-06-06].http://baike.baidu.com/view/1491255.htm.

[2]张春晓.后读图时代的媒介融合与受众形成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0:16-37.

[3]郜书锴.西方视频传播的理论与媒介策略[J].东南传播,2010(5):8-10.

[4]尹春芳.深圳:谁在用手机阅读?[N].深圳特区报, 2011-07-29(B09).

[5]郁阳刚.组织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陈 进.大学图书馆的IC平方创新服务模式[EB/OL].[2010-07-07].http://www.edu.cn/li_lun_yj_1652/20091207/t20091207_428159.shtml.

[7]朱红涛,周九常,胡守敏.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模型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10):44-48.

[8]冷伏海,徐跃权,冯 璐.信息组织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16-327.

[9]魏晓薇.孙中山全媒体数据库开通[EB/OL].[2011-10-16].http://www.chinaxwcb.com/2011-10/14/content_231007.htm

[10]靳晓恩,丁邦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平台构建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5):48-51.

[11]黄 昕.比较数字阅读时代的三种终端设备[J].出版参考,2010(7):8-9.

[12]王润生.信息融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68-178.

[13]邢 方,张 林.Web3.0技术支持下的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0(12):46-48.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大学生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大学生之歌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