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包婧文
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国内光伏标杆上网电价出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业发起“双反”调查、国内光伏组件供需严重失衡等问题,内忧外患的交缠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行业发展进入严冬,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日趋复杂的竞争环境和挑战,2012年中国光伏企业该如何应对?
由中国能源投资网联合中国投资学会能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共同主办的“2012第二届中国太阳能光伏市场与装备制造业发展年会”于1月7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宾馆召开。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勃华,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伶,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CEO方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龙,香港能源服务协会创会主席尹德川等业内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围绕“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光伏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光伏应用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与差异化竞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近两年,欧债危机、市场竞争激烈、订单减少等因素使得国际光伏市场变化波动较大。电池价格在不断下降,对于90%以上靠国际市场拉动的国内光伏产业有很大影响。再加上国内上网电价政策于去年下半年才正式出台,国内市场刚刚打开,整个行业面临困境及挑战。有些企业为了抢在去年12月31日之前建好电站拿到1.15元/kWh的电价补贴,匆忙上马项目,建设电站,导致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后续问题不断出现。现在大量电站都建设在西部地区,并非主要用电需求区,电站建好后还要面临大规模储能,远距离输送等问题。国内光伏产业应广泛开辟应用市场,不能单把发展集中在大型电站,而应根据资源情况实现多能互补,分布式发展。“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中明确显示,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GW,年发电量200亿kWh。比原计划高出50%,对国内光伏企业来说,不啻为一个利好的消息,2012年可能将陆续出台各相关配套政策。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要继续全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的方式,根据国际情况研究出中国自己的减碳策略。为了长远的发展,阵痛是必须要承受的。要保证能源安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十二五”期间应科学布局能源消耗总量,进行合理控制,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应在城市、农村、沿海岛屿加大发展分布式系统,建立智能电网系统。建设低碳城市、绿色农村,在生活各个领域更广泛地采用清洁能源,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只有打开市场,才能更好推动市场发展。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更多的自主核心装备,开辟光伏产业新的局面。近期的市场形势下,企业就是在打持久战,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要利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装备创新、市场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创新为下一步发展打开有利局面。
尽管受当前经济环境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光伏市场发展较为低落,增速放缓,但整体前景看好,较长时间内仍将稳步增长。光伏政策趋于稳定,产品价格下降将推动市场稳步提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勃华强调,当前市场的发展形势还是在增长,只是增速减缓。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仍处于成长期,发展中仍存在较大市场及技术风险,新技术将不断出现,产业整合不可避免,行业竞争模式也将发生改变。光伏装机容量受单一地区政策影响的时代将逐渐过去,市场集中度趋于发散。傻瓜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市场增幅大幅下滑,但产能产量大幅快速增长,使得产能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这一矛盾造成现今产业失衡的局面。2011年,全球多晶硅产能增长了47%,产量增长了50%以上,中国多晶硅产能增长了88%,产量增长了100%以上;全球光伏电池产能增长了50%以上,中国光伏电池的产能增长了80%以上。而光伏产品价格暴跌,日前已逼近成本价,电池片价格跌幅达到60%,多晶硅硅片跌幅已超过60%。去年一年,5家主要海外上市企业1~10月股价跌幅均超过了60%,“301调查”、“专利保护”、“双反调查”等投资及贸易堡垒愈演愈烈。以上这些情况使得我国的光伏产业面临严峻的形势,企业经营困难,半数以上中小组件企业停产,30%企业大幅减产,10%~20%企业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
王勃华建议,应提升光伏产业的战略地位,加强规划统筹,对光伏产业地位的认识要统一。应规范发展秩序,避免恶性竞争,引导地方政府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市场恶性竞争。抓住创新根本,以提高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作为提高性价比的重心。积极开发两个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产业,国际市场要多方位,不能仅局限于欧洲市场,要瞄准更多新兴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要向多样化发展,鼓励多种应用。应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共同应对国际竞争。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我们的光伏市场并没有下滑,而是还在不断地发展,所有大企业的产量和发货量都在增加。目前出现产业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过快膨胀,但这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有爆发性的增长就会有爆发式的危机,产业发展最残酷的现实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对于2012年的光伏上网电价问题,李俊峰表示,根据去年出台的政策,2012年基本执行1元/kWh的标杆上网电价,但2013年以后具体电价如何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为光伏成本下降较快,在保证8%的投资回报率的前提下,今后的上网电价还要计算。风电补贴设置上限,给每省限制规模,是要控制发展节奏,降低投资冲动。对于光伏发电的补贴,没有上限的问题。我国采取的补贴政策是“以支定收”,发展多少,需要补贴多少,就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