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王常青
摘要:消费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是经济领域与社会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而消费观又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人格的塑造。本论文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当前金融危机这一特殊背景,关注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象、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分析和总结他们的消费特点、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发现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超前、负债、过高消费等误区,并通过自身努力、学校和家庭教育以及媒体正确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成因;对策
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环节,对日常生活领域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消费的过程既是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商品的社会文化形成和转换的过程,是在社会文化意义上塑造消费主体的过程。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特点
根据2009年《经济研究导刊》的调查数据显示,以西安地区为例,大学生的月消费额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以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为主要月消费额,在一个正常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存在14.8%的大学生人均月消费额超过了同类正常范围和本地人均消费的正常范围。这些大学生以中高年级的大二、大三居多,占到了此类消费群体总量的85%之多,并且这部分消费群体的家庭月收入基本都在3000~5000元/月,家庭所在地也基本上集中于城市。 由于新时期大学生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消费观念新颖时尚,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
大学生处于成长的青年时期,富于创造性和挑战性,对于新鲜事物充满敏感与好奇。大学生的这一基本消费心理特点决定了其消费观的新颖时尚,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此外,由上面分析的大学生消费现状可以看出,新时期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基本的生活消费在总的消费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用于学习、交往、娱乐、健康等方面的消费则有较快的增长,这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表明大学生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于温饱问题的解决。
(二)消费的个性和从众性并存
大学生处于一个人生中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由于这种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也呈现个性和从众性并存的现象。在大学生消费方式多样化,维权意识强,钟情国际品牌的同时,他们又极易受他人特别是同龄人的影响,追逐时下流行潮流,形成从众消费的现象。
(三)消费观念的冲动化和情绪化
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易冲动,客观环境、流行趋势对其行为的影响作用比较突出,“时尚和潮流”的消费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缺乏明确目标,易受促销和明星效应影响,购买随意性强等都体现了大学生消费观的冲动化和情绪化。
二、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
1、 享乐化、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
上文在分析大学生消费特点时提到了大学生具有消费支出水平高的特点,而这正是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享乐化、金钱化、利益化观念的反映。以西安地区高校为例,约有13.7%的大学生拥有1300元以上的高档手机,更有少部分学生每月生活费高达5000元以上。他们购买高档手机、数码相机,买商品时注重时尚和品牌,节假日还常外出旅游。这些现象正是享乐化、金钱化、利益化消费观的表现,过高的消费支出也是一些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2、 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
由于大学生消费存在支出水平高,消费观念新颖时尚以及冲动化和情绪化的特点,因此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月生活费超支状况比较严重,24.9%的学生感觉每月生活费不够用,而向同学经常借债的人占到了8.2%。他们认为,现代人就应该接受超前消费。另外,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超前消费应“视情况而定”,特别是对花费较大的电子类产品的超前消费现象比较严重。这说明部分学生仍比较赞成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这是一种不良现象。
3、 过度的人际和恋爱消费支出
大学生消费存在支出水平高这一特点,而其支出水平高的主要表现就是过度的人际和恋爱支出。以西安地区高校为例,将近有30%的学生谈恋爱,由于谈恋爱而增加的费用占生活费用的30%。另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女生恋爱花费在400元以上的是同级别男生的6倍多,而在交际方面月支出150元以上的男生比重是女生的6倍多。尽管如此,他们大多承认人际与感情必须要有物质投入,因此经常无法正确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而且大学生的這种“感情”消费有蔓延之势,不得不令人担忧。
(二)大学生不良消费观的成因分析
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消费误区和偏颇的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人充满朝气与活力,热爱生活,追赶时代潮流,其心理状态处于少年向中年的过渡时期,体现自我意识是青年人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要求。由于他们的消费观念新颖别致,时代感强,这就容易导致刻意追求、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的消费心理,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不成比例,形成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的现象。
2、 学校缺乏关注和引导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未形成足够的重视。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各种客观条件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未能形成,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另外,在高校的校园文化中也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导致多数大学生缺乏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对其的正确引导不足。
三、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对策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和研究
高校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在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要大力提倡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的“填鸭式”说教形式,丰富理论教学的内容,通过组织一些关于素质教育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理财能力。同时,对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本着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注重通过研究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并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客观地分析学生的消费心理,培养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
(二)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的教育
1、 学校为大学生开设科学消费的课程
大学生消费观念不仅反映出学生的价值观,也能体现出学校的风气与传统,因此,学校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消费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开设一些相关的科学消费的课程,培养和加强学生们的财商,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
2、 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
中华民族有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高等院校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地规划安排,使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情况相适应,并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三)大学生应加强自我教育
对于个体而言,人的存在是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的统一。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应当是其精神生活的基础,人类的精神性需求只有摆脱对物质需求的羁绊才能获得满足,才能成为一种创造性的生活,走向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因此,大学生应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合理理财的自我意识,积累消费经验,学习消费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同时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提高“财商”。
总体而言,新时期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大多数还是健康理性的,但由于发展经济过程中一些不良文化因素和社会媒体炒作等其他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宣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后备军。
参考文献
[1]夏永林,胡冰阳.西安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162
[2]国家统计局.2009年全年经济运行数据[EB/OL].http://www.stats.jov.cn
[3]黄敏容.8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与价值观研究[J].商业文化.2008,02:89
[4]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评述[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5,01
[5]张志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及趨势[J].中国青年研究.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