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贸易竞争中的相互依赖与互补关系分析

2012-10-19 10:55江南大学徐立青张帆
中国商论 2012年34期
关键词:脆弱性铁矿石澳大利亚

江南大学 徐立青 张帆

自1972年建交以来,中澳之间的双边贸易总量不断增长,发展势头良好。2008年,两国贸易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大关,2010 年上升到883.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目前,中国稳居澳大利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中国在澳大利亚对外贸易中地位的明显上升和澳大利亚的一些重要资源在中国市场的占有比率的提高都体现了中澳双边贸易对两国重要性的上升。对中澳贸易进行分析,对发展趋势做出展望,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1 中澳贸易不对称的依赖关系分析

虽然中澳双边贸易增长迅速,贸易合作的发展也充满了潜力,但是两国的贸易也存在着不对称的依赖关系。

1.1 中澳贸易存在不对称的相互依赖性

近年来,两国贸易依存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依存度从2001年的0.68%上升到2010年的1.50%,上升了0.82个百分点;而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从2001年的2.43%上升到2010年的6.76%,上升了4.33个百分点。其增长速度分别超过了两国外贸的增长速度。可见,中澳两国间贸易具有相互依赖性,中国经济的增长需要澳大利亚的支持,而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推动。

中澳贸易显示出不对称依赖的现象。从总量上看,两国间的贸易占澳大利亚贸易总额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例。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通常占其出口总额的10%或更多,2010年更是达到了28.77%,而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额在其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要小得多,一般小于2%。同样,2010年,澳大利亚从中国进口额占其进口总额的13.5%,而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额仅为中国进口总额的约4.38%。同时,中澳双方作为贸易伙伴,相对于对方的重要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差异。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还仅仅是澳大利亚的五个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但到了2011年,两国贸易总额占到了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总额的23.3%,中国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相反,澳大利亚只是中国的几个重要贸易合作伙伴之一。这些现状和趋势似乎都表示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大于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依赖程度。

由于双方市场规模的不对称性和需求的差异性,导致了两国贸易收支的不平衡。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多为铁矿石、羊毛等,从产品的替代性来看,很难找到替代市场。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这些生产资料的需求还会增加。而澳大利亚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为工业制成品,容易找到替代市场,也就是说澳大利亚想要通过政策和市场等方式来调整对中国的贸易依赖难度并不大。随着两国贸易额的迅猛增长,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逆差在不断增加[1]。

1.2 中澳贸易相互依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分析

中澳两国贸易中的不对称相互依赖关系,会导致贸易谈判中主导权的不对称。贸易双方对对方的依赖程度可以从敏感性和脆弱性两方面来分析。敏感性的分析主要从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在贸易总量上可以用贸易依存度来衡量,在贸易结构上可以采用战略性商品在两国贸易中所占的比例来衡量。脆弱性的分析,则以一国对另一国进出口商品的市场替代性作为主要衡量指标。进口商品的替代程度越小,则中断依赖关系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水平的损失越大,同时国内经济的调节余地也越小,这说明进口国对出口国的依赖越大。反之,如果进口替代程度高的话,无论进口规模的大小如何,进口国都不会对出口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依赖[2]。

对比这两项指标,可以发现国际贸易交往的规模并不完全决定中断依赖关系时的调整成本,关键还是要看进口商品的替代性大小。所以在两国的贸易中,从表面上看依赖性较强的一方并不一定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只有从另一国进口商品的市场替代性较强,即脆弱性依赖较小的一方在贸易谈判中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并在双边经济合作关系中具有更多的主导权。

我们以贸易依存度为衡量中澳贸易不对称的相互依赖的指标,从中国对澳大利亚贸易依存关系来看,指标“两国贸易额/中国GDP”呈较快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0.68%上升到了2010年的1.50%,说明“中澳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正在增强。但由于中国GDP基数大,两国贸易额在中国GDP中只占的很小比例,最高的2010年也才达到1.50%,所占份额非常有限。从澳大利亚角度来看,“两国贸易/澳大利亚GDP”在2010年达到了6.76%。虽然对双方来说,所占比例都比较小,但是它仍然表明:从整体来看,两国贸易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看到指标“两国贸易额/中国贸易总额”也呈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1.77%,上升到了2010年2.97%,虽然比例很小,且上升速度较慢,但仍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中澳贸易”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力也在逐年增强。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这一指数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且一直在上升,并在2010年达到了21.34%,表明对澳大利亚来说,中国的贸易地位正在不断上升。同时也体现了在总量上中国对澳大利亚的依赖性明显小于澳大利亚对中国的依赖性。

从贸易结构上看,澳大利亚从中国大量进口的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制成品为主。如表1所示,在2009年两国的贸易结构中,机电产品、服装、玩具是中国出口澳大利亚的主要商品类别,合计占对澳出口总额的34.8%。这些都不属于战略性商品。因此,从战略性商品的角度分析,澳大利亚在进口方面对中国的贸易依赖的敏感性是非常低的。

表1 2009~2010财年澳大利亚自中国进口前四位产品

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主要商品是金属矿石、天然气、石油、纺织纤维等战略性的资源型产品,中国对澳大利亚贸易的依赖性也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如表2所示,2009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和铁精矿为251亿澳元,占进口额的54.0%,煤炭位居第二,比例为11.0%。铜矿砂和铜精矿与羊毛和其他动物皮毛分列第三、第四位。铁矿石是中国第四大进口商品,而澳大利亚又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来源地。由此可见中国在对澳贸易上的核心经济利益集中在铁矿石贸易上。所以,中国在战略性资源型产品的进口上对澳大利亚的依赖性非常强,即敏感性很高。

中国凭借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向澳大利亚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这类产品在很多市场上能找到替代品,澳方需要为此付出的成本也较为低廉。所以,澳大利亚在对中国的进口市场上依赖的脆弱性很低。

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市场的脆弱性依赖程度也比较低。澳大利亚是矿产品出口大国。矿产品既是其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同时也是其第二大出口商品。而矿产品中,铁矿砂在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澳大利亚有一半以上的铁矿砂出口到中国市场,但这并不表明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具有很强的脆弱性依赖。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对澳大利亚的铁矿需求也很大,总量占澳大利亚的铁矿产品出口份额的30%以上,加上中国周边各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时期,对钢铁等原材料的需求量也很大,也是澳大利亚铁矿产品在未来的具有潜力的出口市场。由于铁矿石特殊的战略性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出口前景乐观,不愁在全球市场上找不到买家。所以,澳大利亚商品对中国出口市场也具有很强的替代性,依赖的脆弱性很低。

表2 2009~2010财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前四位产品

由于澳大利亚自身市场规模的限制,中国对其出口市场的依赖性也很小,中国基本不存在对澳大利亚出口贸易依赖的脆弱性。

由于铁矿石作为战略性资源,是中国第四大进口商品,澳大利亚又是中国铁矿石进口的最大来源地。如中澳断绝贸易往来,中国要寻找替代方案需要多支付很高的成本。这说明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依赖的脆弱性强。如果不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在无法缩减国内对铁矿石需求量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寻求从别的国家进口来替代从澳大利亚进口。除澳大利亚外,中国的主要铁矿石来源地是巴西和印度。从铁矿石的供应量和质量而言,能与澳大利亚相提并论的惟有巴西。但是,巴西图巴朗港至中国大约10860海里,而西澳大利亚黑德兰港至中国3240海里。而印度矿石的品位不如澳大利亚和巴西,再加上印度本国也正加速发展钢铁业,战略上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其政府常以加征关税的方式限制对华铁矿石出口,所以中国要从印度购买更多的铁矿石,尤其是高品位的铁矿石,是很困难的。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的市场替代性较弱,中国对澳大利亚贸易的依赖,不仅其敏感性很高,脆弱性同样也很强。

2 中澳贸易互补性分析

2.1 由于要素禀赋优势不同中澳的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中澳两国各自具有极强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互不重合,大部分产业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综合贸易互补性近年来呈逐年增强之势。通过比较两国各行业近年来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见表3),可以得出结论,中澳之间的贸易关系的发展是双方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真实反映。

表3 中国和澳大利亚各行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品、能源产品、农产品可长期供应中国市场。所以,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为资源密集型产品以及某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显示了其优势是资源和资本。在农产品方面,羊毛、棉花、畜产品等资源型农产品是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主要项目。由于澳大利亚在这些产品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贸易始终存在贸易赤字。

同时,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市场,对澳大利亚的出口主要由工业制成品组成,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也在迅速增长。中国对澳大利亚的产品出口,反映出其传统的利用廉价劳动力生产的优势。因此,两国经济取长补短、互利合作的潜力很大。中澳两国由于要素禀赋优势的不同,各自具有极强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互不重合,两国产业竞争性不强,互补性很强。因此,中澳双边贸易发展潜力很大,加强中澳贸易合作,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前景广阔。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互补性,是中澳两国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2.2 衡量两国贸易的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在对中澳两国贸易互补情况有一个总体认识的基础上,这里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对两国的双边贸易的互补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衡量两国之间贸易的互补程度,首先需要比较两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于1965年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指标,RCA表示一国总出口中某类商品出口所占比例相对于世界贸易总额中该商品贸易所占比例的大小可用于衡量比较优势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于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贸易的前提是要素禀赋上的差异,所以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两国出口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研究中澳两国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优势所在,考察两国的产业竞争力,以分析中澳两国贸易的互补关系。

其中,i代表国家,j代表产品(或产业),X代表出口,W表示所有商品的世界的出口总额,所以,Xij为i国j类产品的出口额,Xi为i国所有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Wj为j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RCA指数表明,如果i国家某种产品的出口在本国出口额中所占比重大于世界上该产品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份额,那么,i国在该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该指标介于0和+∞之间,数值越大,比较优势越明显。国际贸易中一般认为,RCA指数大于2.5表示该类产品具有极强出口比较优势;若RCA指数介于1.25和2.5之间,则说明比较优势较强;RCA指数介于0.8和1.25之间表示该国出口产品具有中等出口比较优势;RCA指数小于0.8则表示比较优势较弱。RCA指数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体现出该产品的竞争力。

如表4和表5所示,2007至2010年期间,中国在电信设备、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以及服装上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在办公和通讯设备以及钢铁的出口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化学品和纺织品的比较优势中等,农产品和矿产品的比较优势较弱;而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出口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在农产品和食品等产业部门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在办公和通讯设备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电信设备、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的生产上比较优势较弱。总体来说,中澳贸易产品显性比较优势相差较大,在中国具有极强比较优势的产品如电器机械、电气设备、办公设备及配件上,澳大利亚比较优势较弱,而澳大利亚具有极强比较优势的矿石、矿渣、砂浆和矿物燃料等能源和矿产品,中国只有中等比较优势或者更弱。可见,中国和澳大利亚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重合,且具有较大差别,所以两国贸易以互补性为主。

表4 2007~2010年中国出口产品的RCA指数

在农产品方面,虽然澳大利亚总体农产品出口规模近年有所缩小,显性比较优势也逐年降低,但其总体在强势农产品如肉及食用杂碎、乳品、谷物、饮料、生皮及皮革、羊毛等动物毛织物与棉花等仍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而中国农产品的RCA指数近较澳大利亚低很多。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及饮食消费习惯导致的,英国或其他欧盟国家的一些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品质上比中国更有优势;另外,近年来,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对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及食品采用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限制了中国部分农产品的出口。

当然,也应当注意到,仅以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评价一国某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时候不够准确。因为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若同时存在比较大的进口依赖性,即以进口衡量的比较劣势较大,则该国的该产业也难以具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例如中国的纺织原料产业,澳大利亚的加工农产品、皮革及其制品产业等,这就需要以多种指标综合评价和衡量。

表5 2007~2010年澳大利亚出口产品的RCA指数

3 结论和应对措施

澳大利亚从表面上看,似乎在对中国的贸易总量上具有非常强的敏感性,但是,经过更深入的探寻可以发现,在两国双边贸易中,中国处于被动地位的一方。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对战略性资源的需求旺盛,而国际战略性资源的分布现状又导致澳大利亚在其出口的垄断性资源型产品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中澳双边贸易中具有的这种不对称的相互依赖性(见表6),必须引起重视。

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战略性资源的依赖具有普遍性,且这些产品的替代性都较差,进口依存度很高。中澳双边贸易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铁矿石等战略性的资源上,以铁矿石为例,目前中国进口的铁矿石85%集中于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三国,其中从澳大利亚的进口占33%。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三大矿业集团掌握了绝大部分的优质矿山和全球铁矿石供应量的73%,它们通常在铁矿石贸易谈判中联手定价[3],所以该产业的垄断格局明显,并且中国寻找替代方案的成本和困难都很高。

表6 中澳货物贸易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

同样,中国在石油、铜矿、铝矿、天然气等资源上都具有很高的进口依赖性,这种情况除了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带来高额的成本之外,还会导致对国外进口,尤其是对其中一国的进口依赖性太高,具有非常强的脆弱性。如果脆弱性的程度不断提升,两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会转变成一国对另一国的依附,甚至受制于人,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会面临威胁。

为避免他国利用“资源牌”威胁中国经济的安全与发展,我们必须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扬长避短,在国际贸易谈判和竞争中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要将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我国自身的发展现状结合分析,努力寻找出解决中澳两国贸易相互依赖的脆弱性和敏感性的合理办法。

3.1 合理利用进口资源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对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可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资源策略,利用自己的综合国力、采取一系列资源供应保障措施:

(1)建立战略性资源储备制度,加快开发境外战略资源的步伐,建立境外资源基地。加快境外战略资源的开发,是大势所趋。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将石油勘探的开发投向海外,我国境外资源开发必须进行区位选择的相关研究,同时还要建立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基金,拓宽境外资源开发的融资渠道,有效规避投资风险。

(2)推进资源外交战略。通过外交政策和手段确保国家获得持续、稳定、价格合理的资源供应,以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为资源外交。中国应立足国内资源,同时增强对国际市场资源供应的影响力,密切与资源输出国间的关系,促进资源的海外开发,实现资源来源多样化。

3.2 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内资源,调控国内供求

一方面要对战略性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首先,在资源的需求上要解决下游需求企业集中度较低的问题。具体方式为加快下游需求企业的并购和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避免企业在对外采购中各自为战,哄抬价格的不利局面;同时可以通过优化下游企业的地理布局,降低原材料和货物的运输成本。其次,要努力发展科技,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使用能源。最后,还需进行贸易手段改革,健全贸易市场,对外采购要尽量采取联合采购或者签订长期合约的方式,使进口市场实现来源多元化。

[1]黄庆波,孙建平,李珊.基于依存性与互补性的中澳贸易合作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9).

[2]邱桂花.中澳货物贸易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8.

[3]牟澄波.不容忽视的中澳贸易关系[J].经济纵横,2011(8).

猜你喜欢
脆弱性铁矿石澳大利亚
工控系统脆弱性分析研究
6.58亿吨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基于DWT域的脆弱性音频水印算法研究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考虑脆弱性的复杂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路径
在澳大利亚骑行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2012年6月全国分省市铁矿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