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王”刘文辉起义的背后
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刘文辉公馆旁,是更著名的“地主庄园陈列馆”——刘文彩公馆。但论起知名度,无疑刘文彩更大,他曾被树立为中国“恶霸地主”的典型,受到举国批判。刘文彩是刘文辉的哥哥。民国时期,刘文辉是西康省主席兼第二十四军军长,人称“西南王”,但他长期与共产党秘密接触。1949年,刘文辉率部起义,令蒋介石失去固守西南的念想。后来,刘文辉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和林业部部长等职。
1948年初,国共内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刘元彦(刘文辉长子)即将在成都华西协和大学毕业。当时,刘元彦有一个叫胡立民的同学,是中共地下党员。他做刘元彦的工作,希望刘元彦策反刘文辉。刘元彦找机会试探父亲的意向。不料,父亲非但没有骂他,且回答令他意外:“早就有人(地下党)在这里。”原来,刘文辉身边已经安插了一名中共地下党员王少春,是中共中央直接派驻的。
其实,早在1935年红军长征时,刘文辉就与中共有过“合作”。著名的“飞夺泸定桥”事件,即发生在刘文辉部队与红军之间。刘元瑄(刘文辉侄子,曾任24军代理军长)曾说,蒋介石让刘文辉将铁索桥砍断,但刘文辉回应说那是康熙大帝御批修建的。趁蒋介石思考的间隙,刘文辉表示,“没关系,我把铁索桥上的木板拆了就行了”。事实上,木板也没有全拆,就拆了几块。
“父亲部下的连长、排长和我讲过,泸定桥实际上是放过去的,不让在那守卫了。如果坚决不放,红军根本冲不过去,铁索桥很长。”刘元彦说,父亲这样做主要是怕蒋介石派嫡系部队借追剿红军名义进入,失去自己在西康的地盘。在雅安和康定,什么三民主义或蒋介石的头像,也只有在需要时才提起或挂一挂。“父亲表面服从国民党中央,实际是独立力量,蒋介石也没把他当自己人。”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跑到成都,召集刘文辉、邓锡侯等人开会。蒋介石寄希望于胡宗南部,认为尚可一战,希望川康的朋友与之合作。随后,刘文辉和邓锡侯被要求与胡宗南合署指挥作战,而他们的家眷则要先去台湾。蒋介石此举是拿他们的家属做人质。刘文辉一边虚与委蛇,一边设法逃脱。在获悉城防将被胡宗南部接替的当天早上,刘文辉决定立即离开成都逃往彭县起义……
刘文辉的这次起义,加速了西南的解放。西南解放后,刘文辉受到重用,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那时,全国分为六个大行政区,西南军政委员会是西南行政区的行政领导机构,刘伯承任主席,副主席6人,中共党内3人(贺龙、邓小平、王维舟),党外3人(刘文辉、熊克武、龙云)。
刘文辉当时在西南受到了很好的照顾,地位也很高。刘元彦说:“共产党对父亲很尊重,没有不放心。公家还分给了他一个小洋楼,贺龙、王维舟经常来串门。”然而不久(1950年),成都减租退押运动开始了。刘家受到很大冲击,刘文辉的侄子、24军原副军长刘元琮甚至丧了命。
那时,刘文彩还没有成为典型,但减租退押已将他的次子刘元华弄得焦头烂额。拥有大片地产的刘文辉本人也要减租退押。刘元彦回忆说:“可能对我家还算客气些,其他人有的就过不下去了,包括刘文彩家生活都困难了,老家里好多亲属和关系好的人,还有很多部下,钱不够都到我家拿。”“大跃进”进入到大规模饿死人阶段之前,1959年夏天,刘文辉离开四川,去北京出任林业部长。在这之前的“反右”运动中,刘文辉平安过关,“反右”时没有抓到他的什么把柄。因为像他这种级别,抓“右派”要报中央批。
1959年,刘文彩开始浮出水面,成为全国性的负面典型。四川开始布置“地主庄园”,准备公开展览,中央当然同意。周恩来只好把刘文辉调往北京。刘文辉于7月去了北京,9月,地主庄园就公开展览了。《光明日报》曾采访刘文辉,问他对此事的看法。刘文辉回答说,“刘文彩做的事应该由我负责”。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甚至不能对自己负责,怎能对别人负责?“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是靠着周恩来的极力保护,刘文辉才得以过关。
在刘文辉1976年病逝前,他还做了两件值得记录下来的事:一是在广播中对台湾讲话,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二是撰写了《走到人民阵营的历史道路》一书,讲述自己从一个“反动统治者”回归人民的历程。
(文/韩福东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