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波 邹春燕
(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中国东北是联系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区域,多年来对韩合作已经成为东北三省外向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尽管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时候,东北地区的对韩经贸科技合作热情依旧不减,并将加强对韩合作作为推动经济走出低谷的助推器。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将面临新一轮结构大调整,中韩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此时中国东北开展对韩科技合作应审时度势,选择有利于实现双赢的合作战略与发展路径,推动双边合作进入新阶段。
经济发展与科技合作存在着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内部关系,二者的关系处理得当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促进中国东北与韩国实现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良性循环。
1.对韩科技合作提升东北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在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之后,韩国确立了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重点的经济发展结构,发展新技术、新能源对于追求集约化与绿色GDP的韩国来说将成为其未来的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尽管经历了金融危机,但是韩国在一些领域科技水平依旧保持世界领先,发展对韩科技合作不仅能够提高东北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而且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拓展思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又能推动工业部门现有资源的整合,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管理模式,从而为东北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提供帮助。
2.对韩科技合作加速东北地区科技产业化发展。中国东北地区在科学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上有着优越的基础条件,黑、吉、辽三省一直与韩国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各辖区内建立了韩国产业园和科技园区,并在园区内重点摆放提升科技转化能力的孵化器,对新,快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东北开展对韩科技合作可以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吸引韩国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参与研究基地建设和培养创新人才,还能够在指导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提高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
3.对韩科技合作助推中国东北地区外向化程度提高。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有着深层的历史渊源,建国初期原苏联在华援建的156个项目中超过1/3的项目落户在东北,因此,中国东北有着对东北亚地区合作的良好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的发展已不可能离开与其他经济体的联系,各国都被合作互惠的吸引力拉在一起,加入到双边或多边的合作中,外向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一国经济的发达程度。推进对韩科技合作是中国东北在“后危机”时代谋求发展,拓展合作的又一机遇。科技合作将推动中国东北与韩国从一般经贸合作关系提升到产业与技术合作这一更高层面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提升中国东北地区的外向化水平。
1.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中国东北地区对韩科技合作提供机遇。国际金融危机给亚洲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尤其是外向型行业损失惨重,中国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的贸易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进出口增长乏力。为走出危机阴影,中国东北地区需要积极地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进步能够给产品带来新的活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振兴的关键。开展对外科技合作能够使东北借助韩国的科学技术在短时间内增强自身产业实力、提高科技水平,也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
2.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回暖为对韩科技合作提供必要条件。在东北振兴战略提出后,东北三省紧抓国家政策优势,区域经济出现快速发展态势,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获得巨大成绩,并在对外合作上打开了局
。的金融危机却使中国东北地区遇到了经济发展的寒冬。在国家四万亿投资增加内需的刺激下中国经济抵御住了外部不利环境的影响,中国东北地区迎来了经济回暖的春天,项目建设纷纷启动,对外合作重新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经济回暖的信号通过中国东北地区各产业链的联动效应带动地区投资软环境逐渐转好,对外合作的基础条件在应对危机中得到巩固和提高,新的对韩科技合作意向能够顺利实施。
3.中国东北地区抗风险能力的增强为深入开展对韩科技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各行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东北地区在对外合作中承受风险的经验丰富了。面对危机,中国政府对于宏观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给国内企业以十足的信心积极拓展生产走出危机阴影,而且也给其他国家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有能力保持经济的增长态势。韩国在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以及机械制造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积极促进对韩合作有利于中国东北经济的快速恢复。在面对相对脆弱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后危机时代,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的提升是对开展对韩科技合作的重要保障。
世界银行发表《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放缓至3.3%,少于2010年的3.9%。其中,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约为6%,少于2010年的7%;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仅为2.4%,少于2010年的2.8%。世界经济正在从危机后的回弹阶段转向今明两年增速放缓态势,但是综合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将非常微弱,不足以消除一些地区的高失业率现象,部分地区的经济甚至会倒退。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2010年已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复苏并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近半,尤其是亚洲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企稳复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给中国东北地区开展对韩科技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中影响经济恢复的因素依旧存在,警示我国企业开展对韩科技合作风险与机遇并存,需要有适应国际新形势的发展战略作指导。
在国家振兴东北战略提出后的五年中,东北地区在国有企业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老工业基地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已经取得的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因此,国务院于2009年9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从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等九大方面提出了今后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重点抓好的工作。在《意见》中国务院将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升企业技术进步作为东北发展的重点,给东北对韩科技合作提供了支撑也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在东北三省与韩国经贸科技合作中,辽宁省走在最前面,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与辽宁省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东北发展对韩科技合作需要分阶段、分层次推进。
中国东北与韩国开展科技合作重在实现“两高一深”,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搞好资源和原材料的精深加工。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应该相互协调,注意摆正位置,开拓思路,全面考虑促进科技进步的各种因素,协调各部门行动,对韩合作以科技为核心,以产业合作为纽带,以贸易投资为依托的科技产业合作,处理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东北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中注重政府服务职能的发挥和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促进区域间的良性竞争和互助发展,立足双方长远利益,从而在可持续发展和推进东北亚区域多边合作的框架下,实现东北地区对韩科技合作战略升级。
中国东北与韩国的经贸往来历史悠久,但是双方科技合作的大项目少,且技术水平不高,因而制约了各自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所以双方未来的科技合作要力求在大项目带动下突出优势产业技术的扩散作用和产业链联动效应,以韩资企业为产业链的中心,围绕技术的引进、吸收、转化形成辐射网络,推动上下游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参与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利用三省的高新区优势,将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拉动作用大的韩资企业引入区域中,建立高水平科技孵化器,形成优势特色科技产业集群,从而提高高新区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能力,实现资源整合。
1.吸引韩国技术入股或直接购买其技术使用许可权。以市场为导向,双方通过技术有偿转让的合作方式,共享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成果。以最为便捷、最为有效的技术入股或购买技术使用许可权方式实现利用韩国先进技术提升产业结构的目标。优先考虑将成熟的技术作为股权引入企业,投入生产,最终以利润共享的方式回报韩国投资者。
2.建立对韩科技合作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为从韩国引进的技术尽快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寻找合适的项目合作伙伴,推动项目对接。重点发挥中介机构对落实科技合作项目的各方面所需要的协调功能,完善咨询服务功能,使双方合作意向、发展意愿更加透明,合作的配套服务更加完善。
3.推进建立中韩专业技术合作实验中心。在东北选择适当的大企业建立中韩共同经营的R&D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共同就新产品开发或产业技术创新进行合作研究,加快技术的产业化和技术创新的速度,从而推动东北地区产业技术进步,提高老工业基地生产力水平,实现振兴目标。
多年来,中国东北与韩国之间的人员往来十分频繁,双方的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了学术交流机制,每年都有大批的专家学者互访,利用学术研讨的机会我国专家同韩国许多企业家建立了联系,他们共同探讨企业国际化发展以及增进相互间合作等相关问题。因此,专门研究国际贸易和韩国经济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于韩国一些企业的投资动向和海外发展战略较为了解,东北各省负责企业发展的主管部门可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建立沟通机制,将专家掌握的韩商信息收集筛选,把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提供给东北地区有需求的企业,实现供求信息的交换,打通东北企业与韩商之间的交流通道,从而形成政府与专家共同组成的对韩科技合作信息传导机制(见图1)。
图1 信息交流机制示意图
在信息传递机制中,政府中企业主管部门是信息的收集与扩散中心,东北各省企业将对外合作的意愿以及专家了解到的韩商投资和科技合作意向都反映给主管企业的政府部门,其工作人员将信息进行筛选、搭配后,将供求意愿相匹配的挑选出来,将双方企业的情况及合作意愿分别进行反馈,建立起双方企业间的联系。同时对于符合国家政策鼓励的项目,主管部门还应负责帮助企业向有关部门申请相应的政策支持,使企业顺利实现外向化。由政府与学者共同参与搭建的信息桥梁将会为中国东北开辟一条新的对韩科技合作通道。
政府应指导企业在重点领域开展技术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可以根据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企业需求引导各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韩科技合作,选取有利于壮大优势产业的技术进行重点攻坚,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增强产业竞争力。在技术引进和新技术研发阶段,政府可以通过职能部门审核项目计划完成情况,对科技合作的进展、预算和支出进行监督,并通过成果鉴定掌握研发成果的等级水平,以第一手资料确定未来成果转化方向,判断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推动中国东北科技产业化快速发展。
企业是技术引进的承接体,是产业发展的基本链条。不言而喻,对韩科技合作的主体就是各行各业的具体企业。因此要积极调动企业对韩科技合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对外合作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消化吸收再创新,并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突出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中国东北地区有很多实力雄厚的装备制造企业,要鼓励它们抓住有利时机走出去,也要为中小企业创造外向化发展机会,从而充分发挥企业在对韩科技合作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注重创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各方权益的良好环境,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加强对韩科技交流与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其次,贯彻国家对技术引进的各项鼓励政策,切实保障技术提供方通过技术成果转让或者知识产权许可实施获得相应收益,通过技术合同中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享的合理约定,使韩商对东北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上所做出的努力感到满意;第三,东北各省科技合作项目管理部门要根据项目研发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促进科技成果及时形成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的归属与分享进行合理安排。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分配,有效保护韩国投资者的知识产权;第四,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科技计划项目的具体情况,单列资金,用于补助承担单位取得相关知识产权的申请费用和维持费用,鼓励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对科技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一是政府在政策上和机制上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从韩国引进技术或进行技术应用实验以及技术推广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需要对科技合作项目启动给予各种形式的财政优惠政策。同时,要具体规定对符合政府鼓励开发的项目简化办理手续,使项目承担者及时享有政府的优惠政策,保障项目后期的转化工作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对于和韩国进行科技合作的企业,要有必要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的合作热情,使企业树立责任心和成就感;二是创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各省根据自身特点,围绕区域优势建立特色科技园区,突出产业化优势,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聚,同时为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园区提供政策倾斜;三是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中介、科技园区配套部门构成的服务网为企业提供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服务。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复苏依旧脆弱,企业在制定对韩科技项目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外部风险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做好应急预案。首先,政府要成立负责监测国际市场风险的常设机构,为企业开展对韩科技合作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及早采取应对风险的措施,降低风险损失;其次,东北地区要建立有效的应急机制,防范韩方因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出现撤资或撤离科研人员的情况,防止韩商的违约行为给我方造成重大损失;第三,在对韩科技合作中企业和相关部门要注意对技术秘密的保护与管理,防止有关新技术的信息泄漏而丧失技术的先进性。
[1]龙金光,白家强.世行:2011全球经济“缓”字当头[N].南方都市报,20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