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转移理论的中国鲁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2-10-17 03:31苗秀娥
对外经贸 2012年3期
关键词:鲁西南文化产业山东省

韩 平 苗秀娥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一、产业转移理论研究概述

产业转移曾被理解是国家间因资源禀赋、区位、产业配套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存在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动态发展变化的结果。但是,如今产业转移已经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产业流动,而且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

产业转移理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所倡导的分工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以劳动价值论为依据,建立了基于成本优势的分工论。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新产品的技术发展会经过新产品、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会经历产品在发达国家创新、生产和出口,这三个过程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最后发展中国家再向发达国家出口产品的过程。小岛清(1987)的边际产业理论认为,一国应该向国外投资转移在本国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而该产业在东道国却具有或潜在具有比较优势。这两种产业转移理论,重点研究转移的产业类型。Dunning(1988)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会依据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国际经济活动方式。随着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产业向中国转移以及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向国内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不断深入,中国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也不断拓展,高见等(2005)分析了东部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下,基于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其应该成为产业转移的理想地,国家也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目前,国内对产业转移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产业转移就是发达区域将一些“夕阳产业”和落后设备淘汰到欠发达地区。虽然发达地区转移出的一般是该地区已丧失了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把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资源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产业的区域扩展。如果产业转移过分强调淘汰落后产业,那么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将面临发展后劲不足,跟不上世界产业发展步伐等问题。结果不仅不会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的差距,反而有被拉大的风险。

二、鲁西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分析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埃德加·胡佛指出:“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表明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趋向于圈域不断扩大,将更多的区域融入其中,从而支配更大范围的市场和资源,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把文化资源丰富的鲁西南地区纳入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不仅有利于扩大文化经济联动圈域,促进山东省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还可以利用文化产业的联动效应带动鲁西南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

目前,山东省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弘扬齐鲁文化,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2009年全省共有文化(艺术)馆158个和基层文化站1867个。文化(艺术)馆、文化站工作人员数量分别从2005年的2982人、3166人增加到3115人、4593人,增长了5.8%、45.1%;基层文化活动日趋活跃。2009年全省艺术表演团体在农村演出场次11941场,观众达1631.2万人次;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到2009年全省已有市级以上广播电台16个,广播人口覆盖率由2005年的96.5%提高到98.0%。全省市级以上电视台20个,电视人口覆盖率由2005年的95.1%提高到2009年的97.9%。

上述数据显示,山东省的文化产业正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同时还存在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山东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使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从区域结构分布来看,山东省东部沿海城市文化产业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都明显高于鲁西南地区。因此山东省文化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产业转移,这是优化山东省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三、基于资源优势和区域粘性的鲁西南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分析

(一)基于资源优势的鲁西南承接文化产业分析

鲁西南地区以济宁、临沂、枣庄、聊城和菏泽等城市为枢纽,主体为京杭大运河流贯区域,颇具运河文化特色。鲁西南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是国内保存故国故城最多,现存汉碑、汉画像石最多的地域,是全国地方戏曲原生态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鲁西南地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其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文化资源得天独厚。鲁西南地区,拥有孔子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济宁,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悠久,且多山、多水、多圣人;始祖文化、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李白文化、梁祝文化、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和山水文化十大文化交相辉映。

民间艺术资源丰厚。鲁西南地区文化积淀极为深厚,是中国的民间艺术之乡。例如菏泽史称“天下之中”,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菏泽“非遗”保护工作成就卓越:国家级“非遗”名录数量为山东省第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数量山东省第一,省级“非遗”名录数量山东省第一,省级“非遗”传承人入选量第一(见表1)。“非遗”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昭显鲁西南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

表1 鲁西南地区民间艺术资源分布表

鲁西南地区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可以成为该区域文 化产业开发的主要资源,同区域内其他文化资源整合联动发展,形成以旅游业、民间手工艺品业和演艺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模式,作为区域内文化支柱产业。

(二)基于“区域粘性”鲁西南承接文化产业分析

所谓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是指产业在原地形成的多种关联性而对产业转移产生的阻力。鲁西南地区和鲁东发达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各方面联系密切,山东省在推动和协调本地区产业转移工作中首先应采取“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政策导向,受“区域粘性”的影响也将相应较少。

鲁西南地区具有承接东部文化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与机遇。首先,恰逢前所未有的国际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与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耦合型“双转移”时机。其次,山东省文化产业的东转西接在本省内部进行,因此政策制度上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发展文化产业的双重标准,便于文化产业的融合。第三,两地区同受齐鲁文化熏陶,人们的思想观念较接近,便于文化策略的实施。东部沿海的资金和经验同鲁西南地区的文化资源强强联合,才能打破目前山东省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

四、结论

产业转移具有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和观念更新效应等各种有利于产业承接的影响,但是产业承接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支持。产业承接不只是欠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淘汰产业的一味接受,还应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选择承接适合自己的特色产业。山东省文化产业实现“东西牵手”应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科学统筹规划,制定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科学规划山东省文化产业转移。实施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防止文化行业盲目与重复建设,实现区域文化产业效益最大化。

第二,加大鲁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创新力度,突破产业链的低端锁定。产业转移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为实现产业升级,把低端落后的产业转移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果欠发达地区仅仅被动接受,很难提高自身的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甚至将一直在产业低端徘徊。鲁西南地区产业承接应建立在要素禀赋结构的基础上,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使引入的产业能较好地与已有的优势对接。在承接东部转移过来的文化产业时应逐步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结合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创造出适合本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第三,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为承接文化产业转移提供保障。在承接文化产业转移的软环境及硬环境建设方面,鲁西南地区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其承接文化产业战略的实施。在软环境建设方面,鲁西南地区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技术等服务,引进和培养现代文化产业所需的高级人才;其次在承接文化产业转移的硬环境建设方面,应不断建设和完善交通和文化产业园区等基础配套设施。

[1][日]小岛清.对外贸易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经济日报,2011-03-16.

[3][美]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

[4]罗正英,韩坚.区域经济:双圈联动发展战略分析——兼论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程必定.产业转移“粘性”与安徽的战略选择[J].江淮论坛,2009(5).

[6]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学术季刊,1994(4).

[7]韩平.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J].商业研究,2002(14).

[8]韩平.中国创意产业带研究[J].上海百货(营销与流通),2007(3).

猜你喜欢
鲁西南文化产业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鏖战鲁西南
鲁西南春节漫记
山东省即墨市
鲁西南地区既有农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
鲁西南一次持续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