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状况及应对之策

2012-10-17 10:33河北省中医院李惠芳
中国商论 2012年4期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

河北省中医院 李惠芳

1 环渤海经济圈贸易发展现状

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对外贸易事业的改革调整,而我国边远地区的省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也形成了含有区域特色的贸易产业结构。渤海地区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渤海地区在对外贸易结构上涉及的产业结构较多,这便为其经济贸易金额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据调查显示,渤海地区已经保持6年外贸增速超过20%;从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方式结构来看,该地区不同于我国外贸整体大进大出,而是根据区域特色及经济发展需要调整贸易方式,在进出口水平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对外贸易市场结构来看,欧盟一直是环渤海地区的主要出口市场,同时,欧盟也是环渤海地区进口市场中最大的货源地,韩国、日本、美国、东盟等国家的进口状况位列第2~5位,进口额均大于200亿美元,总贸易额超过1078亿美元,占进口总规模的35.6%。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廊坊市经济贸易发展的速度较快,2008年9月以来,该地区的出口总额超过了10亿大关,这一贸易增长数据的出现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促进。廊坊市具备的几个重点发展因素表现为:(1)出口增长。整个廊坊市内各行企业的出口金额在不断上升,特别是私营企业自主生产的产业开始大量出口;(2)数量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企业看到了出口投资的经济利益,廊坊市的出口大户开始不断增多。调查中显示,多达20家企业的出口超千万美元;(3)趋势明显。廊坊市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多数地区都在积极倡导走出口贸易之路。(4)市场开拓。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使得国内外市场更为开拓,廊坊市市场也开始对外蔓延。

2 环渤海经济圈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

环渤海之所以成为又一经济活跃地区,融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优势,这也是该地区这几年经济飞跃式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从目前经济圈发展的状况看,其国际贸易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地理方面的优势

地理因素是一个地区自然状态下所处的位置条件,地理位置的好坏涉及该地区经济发展中运用到的各种要素,如:劳动力、劳动材料、劳动人员等等,而这些都是环渤海经济圈都具备的优势。环渤海地区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南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东临韩国、日本;北临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而该环渤海经济圈中河北省廊坊市,已经成为北京和天津之间的“黄金走廊”,被称为“连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可见廊坊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经济体制不断发展,早期传统的经济区域模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动,环渤海经济圈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贸易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内经济区域化发展,而区域化经济模式的创建让环渤海经济圈内各企业面临着大范围的改革调整。

2.2 交通方面的优势

一个地区的交通行业状况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这是由于交通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枢纽,有助于将本地区以外的资金集中到此处,这对于加强环渤海地区经济建设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环渤海地区在国内交通网络里是相对密集的交通点,也是海、陆、空交通的主要干线。在环渤海地区交通如此优势的情况下,国家同时也更加注重了公路水路交通在环渤海地区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公路水路交通通道和窗口作用明显,是发挥首都区位优势,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关键因素,是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2.3 资源方面的优势

充足的资源是地区经济的物质保证,也是现代社会生产要素的主要构成。而环渤海地区的地理因素决定了其在资源上的优点,其不仅具备了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劳动力资源,且每年流动人口数量较大,给该地区经济长期建设提供了保证。在人力资源上,环渤海区域内人口总数约占全国的17.5%;在科技上,环渤海区域在全国批准建设的27个高新技术产业中占了7个,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廊坊开发区对环渤海经济圈经济贸易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高教支持和科教支持,目前廊坊经济开发区内共拥有各类人才2万多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644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20075人,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和39%。

3 环渤海经济圈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环渤海地区经贸的发展,尤其是廊坊地区贸易的快速发展,该地区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提高。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市场的运用情况看,本文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的人才数量及运用情况,进行了市场调研。调查结果发现:

(1)尽管区域内有不少国际贸易专业生,但很多学生在理论和经验上都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有的大学生人才掌握得仅仅是理论方面的知识,对于现实经济发展的分析及需要处理的问题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因而,从长远发展角度看,环渤海区域内人才需求量还是相当大的,无论是理论或者实践人才都会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2)贸易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往来,吸引国外企业到本国投资也是一项经济策略。语言是企业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而英语人才则成为了企业商谈合作的媒介人员,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多。从这一点看企业需求则体现为中小型企业普遍对学生英语过级水平不够重视,很多企业人员在商务英语听、说、写方面还存在不足,这些都直接关系着与外商进行简单的贸易磋商与签订合同等工作,因此引进英语人才也是企业必须要考虑的发展问题。

(3)若从高等教育制度看,中国的国际贸易人才市场的需求量较大,但教育机构能够提供的专业人才数量较少,且许多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找不到相应的工作。首先,数量不达标,很多高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与社会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其次,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技能上达不到企业运转的要求。尤其是在中小型企业中人才缺乏现象更为严重,培养“下得去、干得好”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这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4 国际贸易各阶段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

环渤海地区的国际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一个典型的加工贸易流程主要包括三大阶段,即进出口前准备阶段、对外洽谈阶段和履约阶段,作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环渤海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需要形成各阶段的能力如下: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出口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出口货源、选择出口市场、制定出口商品营销方案、寻找贸易伙伴、建立营销渠道、广告宣传等;进口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申领进口许可证、填制审核进口订货卡片以及制定进口商品经营方案等。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判断、策划和沟通能力。所谓“判断”,即在众多信息中寻找潜在贸易伙伴,要做到快速准确;所谓“策划”,即做好进出口营销方案以及相应的广告宣传工作,要做到新颖周到;所谓“沟通”,即国内国外信息畅通,要做到协调一致。

第二阶段为对外洽谈阶段,这一阶段是贸易能否达成的关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外洽谈阶段主要包括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这四个部分。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谈判能力、扎实的法律基础、国际贸易惯例常识以及成本核算能力。

第三阶段为履行合同阶段,这一阶段是最为复杂的阶段,也是开始正式执行合同的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较好的沟通能力;了解产品性能和自己的产品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熟练的外语;熟悉外贸流程,能够独立操作订单。

5 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能力形成的应对之策

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能力的形成不是单方面因素所能决定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的努力。

5.1 政府应担当好统筹角色

教育部门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要有所突出。该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培养目标必须是实践型人才,应以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标准,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又不能放弃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视,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的权重。另外,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如在学校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实验室,其中包括:外贸实习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及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室等等,使学生能够切实地体验和练习从商务谈判开始到整个贸易结束的整个过程。政府还要担当好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中间角色。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出口补贴或其他优惠政策,激励企业与学校积极地合作,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企业实习、就业,最终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里政府可以多做进出口国有企业的工作,使其为我国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积极地贡献力量。

5.2 学校应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

学校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加大实践课程授课比例的同时注重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采取创新性“三段式”的授课方法,所谓的三段式教学方法即讲课——操作——点评三步骤。每位教师合理分配时间,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讲课,教师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讲解基础知识,主要讲解法律、法规、常识、惯例、行为习惯及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扎实的理论功底;操作,模拟操作工作流程,这一阶段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将之前老师的讲授知识贯穿到自己的操作中,从而让理论真正为实践服务,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动手动脑能力;点评,教师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做总结,点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不足和补救的措施。帮助学生纠正理论理解方面的错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5.3 学生及企业应改变观念

学生要主动寻找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可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外贸企业中实习,为将来的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和坚定的信心。另外,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培养自己实践能力的主体意识,然后朝这个职业规划不断地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企业要改变现在的用人观念,降低对高校国际贸易本科应届毕业生的要求。在招聘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发展潜力。在用人过程中,注重人才的培养,使员工始终处于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工作状态。目前环渤海经济圈经济、贸易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求国际贸易人才与时俱进,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实践技能,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彼得·尼茨坎普,埃德温·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环渤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火出圈了!2000亿尾的环渤海虾苗圈跑出了一匹黑马
基于ARIMA模型的环渤海典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环渤海地区设施蔬菜土壤障碍与治理措施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环渤海港口群内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海洋产业链的构建研究
环渤海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