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涛,余 娜
(焦作市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002)
在成年女性人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首位,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对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敏感,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阴性,称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TNBC),治疗效果较差,联合化疗是这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选择27例TNBC患者,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并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9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27例TNBC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4岁。均经病理学或细胞组织学证实,转移灶均经CT、MRI、彩超等证实。KPS评分>5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治疗前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正常,有客观可评价病灶。
1.2 治疗方法 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滴注,d1,8;顺铂 25 ~ 30 mg·m-2,静脉滴注,d1~3;21 d 为 1周期。化疗期间常规给于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消化道反应。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疾病得到控制者继续进行4周期化疗,未得到控制者停止化疗。
1.3 疗效评价 按照WHO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最大径之和缩小≥30%;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最大径之和缩小<30%或增大 <20%;病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最大径之和增大≥20%。以CR+PR计算总有效率,以CR+PR+SD计算疾病控制率。毒副反应按照WHO毒副反应分级标准分为0~Ⅳ度[1]。
2.1 疗效 27例TNBC患者均接受至少2周期化疗,其中 CR 1 例(3.7%),PR 8 例(29.6%),SD 15 例(55.6%),PD 3 例(11.1%)。总有效率为 33.3%,疾病控制率为88.9%。
2.2 毒副反应 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多为0~Ⅱ度;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共6例,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缓解;血小板减少者未给予特殊治疗。Ⅲ~Ⅳ度消化道反应共6例,应用胃复安、托烷司琼治疗后缓解。肝功能损伤表现为ALT的轻度升高,应用保肝药物后降低。详见表1。
表1 全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部分乳腺肿瘤的特异性,有些治疗效果不佳。TNB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的15%,其许多生物学特性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相似,但两者之间存在某些基因表达谱和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因此不能完全等同。TNBC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及临床病理学特点,预后较差[2-3]。国外文献[4]报道,三阴性可能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长春瑞滨是一种半合成生物碱类抗肿瘤药物,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其通过阻止微管蛋白聚合和诱导微管解聚,使细胞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从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5]。顺铂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与肿瘤细胞DNA相互结合形成交叉链结构,从而破坏肿瘤细胞DNA的功能,阻止其不断的复制。因此,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具有协同抗肿瘤的作用[6-7]。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TNBC的总有效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88.9%。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TNBC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且所有毒副反应中轻度者可自行缓解,重度者经对症处理后也均可缓解。
综上所述,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TNB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患者对其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5-47.
[2]Rhee J,Han SW,Oh DY,et al.Th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riple-negativity in 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J].BMC Cancer,2008,8:307.
[3]关印,徐兵河.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8,30(3):196-199.
[4]Mersin H,Yildirim E,Berberoglu U,et al.The 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J].Breast,2008,17(4):341-346.
[5]刘坤,江波,涂长玲,等.NP与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2):139 -141.
[6]李琳,许崇安,刘殊,等.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化疗后的晚期乳腺癌疗效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1):51-52.
[7]陈晓东,王思亮,李琦.DP方案与NP方案治疗65例晚期乳腺癌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6):1072-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