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8-2010年革兰阳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2-10-16 01:15:22彭晓燕李晓波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年2期
关键词:金黄色球菌葡萄球菌

姚 冰,彭晓燕,李晓波

近年来,由于各种介入性治疗措施及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革兰阳性球菌(以下简称G+菌)成为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和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1-2],已经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为了解我院临床感染标本中常见G+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现对我院2008-2010年临床培养为G+菌的标本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临床经验性治疗G+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菌株来源于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各科室送检的各类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分泌物、引流液等。

1.2 方法 对培养为G+菌的送检标本进行统计分析,G+菌种类及药敏试验数据从检验科获取。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我院2008-2010年共检出G+菌3 137株,主要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主要来源于儿科血液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血液、脓性分泌物等标本)、粪肠球菌(主要来源于血液、尿液等标本)和肺炎链球菌(主要来源于血液、痰等标本)等,分离数占前3位的G+菌的种类、构成比见表1。

表1 主要G+菌的分布情况

2.2 主要G+菌耐药株分布情况 由表1可见,3年分离的CNS总数为2 039株,其中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 729株,占该菌种的84.80%;金黄色葡萄球菌共66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25株,占该菌种的64.20%,3年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主要G+菌耐药株分布

2.3 G+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 临床分离的 前3位G+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见表3。

表3 2008-2010年主要G+菌的敏感率(%)

3 讨论

从表1可见,G+菌3年的分离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以 CNS数量最多(2 039株),占65.0%;金黄色葡萄球菌排名第二(662株),占21.10%;粪肠球菌排名第三(211株),占6.73%。说明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最高(86.10%),为医院G+菌的主要致病菌。由表2可知,3年来,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共分离2 154株(占68.66%),远远高于不耐甲氧西林株(共547株,占17.44%)。其中 MRCNS检出率为 84.80%、MRSA为64.20%,高于郑祥云等[3]报道的MRCNS检出率为81.50%、MRSA检出率为33.50%;与李红卫等[4]报道的 MRSA检出率为84.26%、MRCNS检出率为60.53%相似;在朱德妹等[5]报道的范围内。此外,3年来,MRCNS的检出率变化不大(84.46%→83.38%→85.76%),MRSA的检出率与朱德妹等[5]的报道也相似,虽然呈下降趋势(67.48%→62.56%→60.77%),但仍占较高比例(>60%)。总体数据说明,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是导致临床感染的重要革兰阳性致病菌。

从表3可知,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无耐药菌株的敏感率为100%;其余除对临床上不常用的品种—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呈上升趋势外,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红霉素呈高度耐药,敏感率均<20%;四环素和克林霉素等药品的敏感率几乎均<50%,呈下降趋势,与多数文献报道相似[6-7],不同的是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CNS的敏感性略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复方新诺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略高于CNS,临床可鉴别使用。仅从2010年的敏感率情况看,除糖肽类品种和利奈唑胺外,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对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不能作为首选药品使用,而对于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根据《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38号文件》)中的规定,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另外,由于MRCNS和MRSA感染致病后常在局部或全身引起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并可引起难以控制的致命败血症,甚至造成耐药菌株的医院流行,而且其多重耐药问题,成为临床医师治疗的棘手问题[6-8]。因此,应重视并区分细菌的耐药程度选择用药。对于耐药菌株,应选择敏感有效的抗菌药物,如糖肽类。根据《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9年修订版》中的标准,耐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的葡萄球菌对目前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均耐药,即使该菌对任何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敏感,也应该报告为耐药,临床不应选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MRCNS对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存在较高的交叉耐药性,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CNS可能呈天然或诱导性地对克林霉素耐药[9],提示临床对CNS株细菌选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分辨其差异,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肠球菌属也是条件致病菌,以粪肠球菌最常见[7],我院也以粪肠球菌为多,与多数文献报道相似。从表3可知,我院检出的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也无耐药菌株,敏感率为100%,其余除呋喃妥因的敏感率(55.6%→53.8%→72.7%)较高,氨苄西林的敏感率(41.9%→33%→51%)呈上升趋势外,青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也只有不到50%的敏感率,四环素的敏感性下降明显(33.3%→16%→9.4%),该数据低于杨青等报道[10],说明我院粪肠球菌的耐药水平较高,青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等不能作为其经验用药的首选。肠球菌的耐药性较复杂,既可天然耐药又可获得性耐药,其对头孢菌素类、氯林可霉素类和复方新诺明类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临床上一般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或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用药控制肠球菌引起的感染,但当肠球菌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HLAR)时,联合用药无协同作用,其引起的重度感染也难以控制[2,7]。我院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说明产HLAR株的菌株较多,提示其与青霉素、氨苄西林或万古霉素联合用药时可能不能发挥协同杀菌作用;但对呋喃妥因的敏感性在2010年上升到72.70%,可将其作为下尿路感染的首选药品[11];氨苄西林2010年的敏感率为51%,可根据药敏实验选用,以减少万古霉素的使用量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出现。

另外,肺炎链球菌(SPN)等链球菌属虽然检出率低于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但也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主要病原菌,同时也是引起中耳炎、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12-13],近年来,国内外均有较多报道,临床分离的SPN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克林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出现了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链球菌(MRSP)及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MDR-SP)的SPN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SPN检出率、耐药率的地区差异较大[14-15],因此,进行某地区及某院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及药敏实验是合理选用抗SPN菌的有效途径。

本次调查G+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状况不容乐观,从药敏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划分在我院限制使用级别的药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G+菌均有100%的敏感率,可用于耐药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其他品种敏感率都很低,与临床广泛使用各类抗菌药物有关。文献证实,G+菌的总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具有强相关性,如大环内酯的使用频率较高,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产生较高的耐药率[16],另外,使用频率较高也会诱导某一细菌产生耐药性,如氟喹诺酮类易诱导葡萄球菌属产生β-内酰胺酶而耐药[17],因此,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使用强度,轮换使用不同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提高细菌监测水平,对减少耐药菌的发生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1]刘伟,马丽,黄云平.湛江地区革兰阳性球菌属分布监测及耐药性分析[J].广西医学,2007,29(1):75-77.

[2]陈默蕊,曹锡标,蔡意和,等.临床感染标本中常见革兰阳性球菌的分离及其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2,9(12):905-907.

[3]郑祥云,甘日宝,范淑华,等.2008-2009年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海峡药学,2011,23(3):171-174.

[4]李红卫,曹志仙,张润梅,等.葡萄球菌1565株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9):1023-1024.

[5]朱德妹,胡付品,汪复,等.2009年中国CHINET葡萄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6):414-420.

[6]万建华,褚云卓,陈佰义.医院感染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83-585.

[7]温伟洪,李介华,钟国权,等.2009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81-384.

[8]周薇薇,罗燕萍,张秀菊.5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9):1054-1055.

[9]曹清莲,郭俊,陈璐,等.67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J].医药导报,2011,30(1):114-116.

[10]杨青,俞云松,倪语星,等.2009年中国CHINET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6):421-425.

[11]刘勇,黄文祥,董一山,等.2006-2009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肠球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9):703-706.

[12]刘又宁,陈民钧,赵铁梅,等.中国城市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665例病原学多中心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3-8.

[13]刘建秋,李坤霞,初青,等.烟台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学检测及药物敏感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6):533-535.

[14]付方俊.92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11-112.

[15]王传清,王爱敏,张泓,等.2009年中国CHINET链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6):426-429.

[16]钟皎,严子禾,赵文艳.我院细菌耐药性调查及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36(2):160-164.

[17]柯英,周璐,杨英.2006-2008年我院细菌分布变迁及药敏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7(27):133-134.

猜你喜欢
金黄色球菌葡萄球菌
一株禽源粪肠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06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那一抹金黄色
那一抹金黄色
金黄色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环境科技(2016年3期)2016-11-08 12:14:10
肉鸡葡萄球菌病诊疗
兽医导刊(2015年9期)2016-01-04 1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