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资》 记者 张 涛
在一组数字面前,孙立文将探索新型肥料的使命视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是一个肥料生产大国,2010年大约年折纯产量约6000万吨,同时,我国也是一个肥料消费大国,农业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用肥量大约为5460万吨。由于我国的肥料利用率比较低,每年造成的浪费十分惊人,比如尿素利用率只有30%-35%,仅此一种肥料,2010年产量2516万吨,损失就达1635-1761万吨,它不仅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土地盐碱化、江湖富营养化,还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 所以在孙立文心中: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像他这样的科技工作者突破传统型肥料,不断探索肥料产品差异化新途径是当前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
《中国农资》记者:孙总您好,在目前我国化肥施用的大国情下,您对肥料产品的差异化怎么看?
孙立文:肥料产品的差异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肥料产品的差异化就是用科技的力量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扩大它功能。肥料的发展史就是肥料产品差异化的历史,从土杂肥到碳酸氢铵、尿素、复合肥;从缓释肥料到多肽尿素、多肽复合肥、双酶尿素、双酶复合肥等产品差异化都是提高肥效和扩大功能的创新,都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具体体现。肥料产品的差异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带动了肥料的创新,而肥料不断创新造就了肥料产品差异化的大好局面,肥料产品差异化是提高肥料科技含量、解决农业大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国家的一项战略方针。
《中国农资》记者: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肥料的差异化,特别是在农作物的应用上?
孙立文:首先从生命科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哲学高度来认识、研究和解决肥料产品差异化才会有广度和深度。生命包括人、动物、微生物和植物,植物也是一个不会说话的生命,它也要遵循一切生命新陈代谢的共同规律性,植物比其他生命更有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要求他的主要营养肥料也要多样性,这就决定了肥料差异化的必然性,这是植物界的天然要求。我们过去在氮、磷、钾大肥种如尿素、复合肥、钾肥这些基础肥料研究和开发是必要的,但有局限性,它只解决了植物的主食,还没有注意解决植物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生物酶、活性蛋白、有机质等副食方面的问题,所以造成植物营养失衡,肥料吸收利用率低,浪费大,造成投入产出比低,而且土地严重污染,造成土地承受能力越来越弱。我们可以借鉴对人类的营养的研究思路来指导植物营养的研究和开发,把人类营养学和植物营养学结合起来,这样做才会有深度和广度。
《中国农资》记者:肥料产品的差异化最为重要的取决于什么?您对现在的差异化肥料市场怎么看?
孙立文:因为植物不能像人一样其生命的维持与吃饭同步,天天吃天天供应,供需平衡;而植物的生命周期则是一次或几次施肥,这就需要解决肥料作为植物的营养主食如何均匀供应的问题,要不断解决短期溶解太快与吸收有限的矛盾,相当于人做很多熟饭却吃得很少而造成浪费,肥料的溶解与植物的吸收应该力求同步,这就必须使肥料缓释控释。缓释控释肥料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由于我国南北方的雨水量不同,缓控释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如包膜物理方法控释,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实际效果并不好,最好用有机化合物质调控,这样可以在干或湿条件下都能有效调控。另外,肥料的吸收速度还与肥料的颗粒大小和它的形态有很大的关系:如酰态氮、铵态氮、硝态氮被植物吸收的速度有很大的差异,植物吸收不仅与释放速度相关联,而且和这三种形态的肥料梯度不同量有机结合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复合肥不仅氮磷钾合理配比,还要与控释速度,不同形态的肥料科学配比。这些都是肥料产品差异化研究的课题,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合理配方、有效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中国农资》记者:既然您提到了缓释控释,那么您心目中肥料差异化的方向是什么?
孙立文:狭义是指单纯的养分即肥料本身,广义应该是指包括养分和酶在内的营养,肥料的差异化要扩展到营养领域里才更具有实际意义。人、动物、微生物、植物在内的一切生命都有着共同的新陈代谢的规律性,除了阳光提供能源外,还有四大要素:即水、空气、养分和酶;人和动物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植物吸入的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是氧气;人吃的养分是食品,动物吃的养分是饲料,植物吃的养分是肥料;水、空气、养分必须在酶的参与下才能新陈代谢,才能合成新的细胞,才有生命力,缺酶,新陈代谢就要停止,生命就要停止!营养是两个概念,营是管消化吸收的酶,养是指养分,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我们过去比较重视肥料养分的研究和开发,而把养分和酶配套的营养重视不够,这就陷入片面性。肥料的差异化向酶肥营养配套的差异化转变是肥料的一场新的革命,是肥料产品差异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资》记者:什么是酶?这和我们今天谈的肥料有什么联系?
孙立文:生命一般依靠内源酶来维持营养平衡,人是靠酶和养分平衡,植物是靠酶、肥平衡。但由于自我合成的内源酶的量远不能满足养分的需要而产生不平衡,就会造成新陈代谢不良而影响发育和生长。所以研究开发外源酶来补充和替代内源酶是肥料差异化提高肥效的重要途径。人类早就重视酶的作用,用生物医药即酶制剂来调整人的新陈代谢,治疗新陈代谢病症:如消化不良吃消食片,糖尿病人就要注射胰岛素等等。用外源酶解决内酶源不足来治疗新陈代谢受阻,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生物界的生命是相通的,我们可以用生命科学的普遍性解决植物的特殊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将生物医药的普遍性用于植物的个性,生产出 “酶肥”合理配比的新型肥料。具体来说就是将生物酶和生物酶制剂与肥料按照合理配比方法经过复混生产出来的中农瑞利源多肽尿素及其系列肥料。中农瑞利源双酶尿素及其系列肥料和生物酶活化肥料,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产生了相当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面积的使用证明:多肽肥料和双酶肥料与普通肥料相比,提高肥效相当显著。
《中国农资》记者:是否已经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效果如何?
孙立文:土壤中存在微生物和有机质才有活跃的生命力,有机质是微生物赖以生存的载体,微生物可以有效地把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无机盐活化成植物易吸收的营养。生物有机肥还可以疏松土壤,增加透气性和保温功能,肥料产品生物有机化是改善土壤,提高肥效,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重要途径,但是从我国土壤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施肥过量,盐碱化比较严重,微生物只不过是单核细胞,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现在的土壤里就很少能看到蚯蚓,一般的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也很难存活。针对我国国情,北京中农瑞利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医药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究开发了耐酸、耐碱、耐温的微生物即基因改性的高效解磷工程菌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保藏号CGMCC No.6089),有极强的生命力。我们首先把它加在磷矿粉中生产出生物酶活化磷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生物酶活化磷肥经中国农科院德州试验站在小麦田里试验与含磷量同为16%的普钙对比,增产9.41%。湖北钟祥市福林化工厂生产的生物酶活化磷肥在陕西武功县大面积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不仅疏松土壤、还防病、抗病,该县几十亩红薯普遍增产20%以上,还防止了红薯黑癍病的发生,很受农民欢迎。贵州新华磷肥厂生产的生物酶活化磷肥在去年严重干旱的情况下,药材、茶叶、西红柿等仍然获得了高产,表明生物酶活化磷肥具有很强的抗旱作用,成了当地农民的抢手货。2011年8月贵州瓮安,在生物酶活化磷肥应用效果推广会上,受到亲自参会的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的肯定和表彰,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授予我 “生物酶活化磷肥创新奖”。由于生物酶活化磷肥的应用成功,我们又进行了生物酶活化复合肥的试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5月,北京中农瑞利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双酶多肽肥及生物酶复合活化氮磷营养肥科技合作正式启动,掀起了中国肥料史上的一股以“酶”为主题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