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黎熙,胡伯谦,王 燕
(1.海河水利委员会引滦工程管理局,河北迁西 064309;2.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石家庄 050031)
滦河是华北地区第2条大河,古称濡河,唐朝末年改称滦河。滦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西北巴彦图古尔山麓,流经内蒙古高原、承德坝上草原和燕山山区,于迁西县北潘家口穿过长城进入唐山市,至滦县穿京沈铁路出山进入平原,于乐亭县兜网铺注入渤海,全长888 km,流域面积为44 750 km2,其中山区面积为43 940 km2、占流域面积的98.2%。滦县水文站控制面积为44 100 km2,占流域面积的98.5%。滦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 000 km2的1级支流有10条,即闪电河、小滦河、兴州河、伊逊河、武烈河、老牛河、柳河、瀑河、潵河和青龙河,均为山溪性河流,水量相对丰沛。
为有效开发利用滦河水资源和减轻下游洪水灾害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在滦河中游干流和支流青龙河相继建成了潘家口、大黑汀和桃林口3座大型水库,总库容为41.26亿m3,控制流域面积为40 360 km2,占滦县水文站控制面积的91.5%。水库调洪运用计划为:大黑汀水库100年一遇(>26 940 m3/s)以上洪水不削峰,50年一遇洪水限泄14 500 m3/s,20年一遇洪水限泄10 600 m3/s。桃林口水库调洪运用计划为:50年一遇洪水限泄9 100 m3/s,20年一遇洪水限泄5 700 m3/s。
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影响,滦河流域洪水发生频繁。据历史洪水调查,从清代初期顺治元年(1644年)至滦县水文站建站(1929年)前285年中,滦县站调查洪峰流量超过29 500 m3/s的特大洪水有6次,最大洪峰流量为35 000 m3/s(1709、1886年)。滦县水文站自1929年建站以来,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34 000 m3/s(1962年)。按水利部洪水划分标准,滦县水文站调查和实测大于50年一遇特大洪水(≥28 100 m3/s)发生了7次,20~50年一遇大洪水(19 700~28 100 m3/s) 发生了 2 次,10~20 年一遇较大洪水(13 600~19 700 m3/s)发生了 3 次,5~10 年一遇一般洪水(8 220~13 600 m3/s)发生了 5次。
滦河流域洪水成因主要是汛期暴雨成洪,汛期暴雨影响天气系统为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带、台风北上、西南低涡北移等。当东南季风越过沿海平原,遇到燕山山脉的阻挡,迎风坡气流被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在长城一线以南的燕山迎风坡形成多雨地带,其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650~750 mm之间,暴雨中心多数在兴隆县至迁西县附近,兴隆县白庙子多年平均年降水量达829 mm,为河北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之最。最大24h平均降水量为80~110mm,暴雨中心平均降水量为130 mm。历年实测最大24 h降水量统计结果表明,燕山迎风坡降水量均超过200 mm,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300~400 mm,最大值出现在迁安县的冷口为451 mm。
2.3.1 峰高、量大、势猛
滦河流域洪水主要产自中游段的承德南部至唐秦两市北部燕山山区。主要支流有老牛河、柳河、瀑河、潵河和青龙河,其中以柳河、潵河洪峰模数为最大, 达 4.07~4.17 m3/(s·km2)。 据潵河蓝旗营调查,1894年特大洪水洪峰流量为6 590 m3/s,洪峰模数为 10.2 m3/(s·km2)。 1959 年 7 月 20—22 日暴雨,7月22日滦河中下游各河相继产水,滦河干流的桑园水文站洪峰流量为10 100 m3/s(控制流域面积为3 710 km2),支流青龙河桃林口水文站洪峰流量为8 630 m3/s (控制流域面积为5 250 km2),22日15时滦县水文站相应洪峰流量为24 000 m3/s、最高洪峰水位为28.40 m。7 d洪水总量达29.2亿m3。这次洪水造成滦河中下游沿河两岸河堤多处决口。1962年7月24—26日特大洪水,是1929年滦县水文站有资料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也是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调查洪峰流量为35 000 m3/s)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干流桑园水文站洪峰流量为24800m3/s;支流青龙河桃林口为复试峰,第1次洪峰25日14时为8 490 m3/s,第2次洪峰26日18时30分为8 760 m3/s。滦县水文站27日3时洪峰流量为34 000 m3/s(27日 0—8 时流量均大于 30 000 m3/s),最高洪峰水位为29.60 m。水位涨幅为7.16 m,7 d洪水总量达50.1亿m3。洪峰流量超过了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大堤保证流量为25 000 m3/s),造成京山铁路以下滦河大堤左岸全线漫溢、右岸10余处溃决,京山铁路以南区域一片汪洋。
根据上述及10余次大洪水的洪峰流量、洪水总量资料统计,滦河洪峰模数、径流模数在华北地区较大流域中是比较大的,最大洪峰流量大于黄河花园口水文站洪峰流量25 000 m3/s的纪录。因此,滦河大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势猛的特点。
2.3.2 突发性强
滦河流域的大洪水绝大部分集中在汛期一、二场暴雨。如,1959年7月21—22日,降水历时35 h,降水量以燕山山脉主峰长城一线为暴雨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暴雨中心潘家口、青龙一线至京山铁路降水量为200~470 mm。最大点是支流青龙河龙王庙,降水量为477.1 mm,最大24h降水量为452.5 mm。滦河总控制站滦县水文站21日12时起涨流量为410 m3/s,22日15时洪峰流量为24 000 m3/s,涨水历时为27 h。
1962年7月24—26日,降雨历时60 h,受西来槽影响,在太行山北部易县发生的暴雨向东移动进入滦河流域,又遇当年第5号台风北移。这使滦河流域发生了自1929年有资料以来的全流域特大暴雨,降水量分布为:坝上草原至选将营、围场县以北12~50 mm,出坝上草原至三道河子50~200 mm,三道河子至柳河、瀑河200~300mm,柳河、瀑河至迁安县300~350mm,迁安县以下至滦河口250~280 mm。暴雨中心在兴隆县以东的石庙子,降水量为504mm,最大日降水量为354 mm。滦县水文站24日6时起涨流量为203 m3/s,27日3时洪峰流量为34 000 m3/s,涨水历时为 69 h。
2.3.3 洪峰流量年际变化大
洪峰流量年际变化是全国最大的地区之一。根据滦县水文站调查和实测洪峰资料统计,变差系数在1.28左右(Cs/Cv=2.5),最大和最小的年最大洪峰比值大约为7~17倍,极端最大和最小的年最大洪峰比值达86倍。1886年洪峰流量为35 000 m3/s,1962年洪峰流量为34 000 m3/s,1968年洪峰流量仅为407 m3/s。
潘家口、大黑汀2座水库建成后的1984和1994年,滦县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分别为8 850和9 200 m3/s,枯水年份洪峰流量小于200 m3/s。
根据上述和其他年份发生的暴雨、洪水历时统计分析,滦河流域的大暴雨降水历时大多为1~3 d,高强度暴雨主要集中在24 h内,相应的洪水历时为3~7 d。因此,滦河流域暴雨洪水具有突发性强的特点。
滦河流域洪水问题严重而复杂,影响洪水要素的原因目前还不能一一辨识,不能确定它们的硬性因素,但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却已毫无遗漏地反映在洪水要素的历史演变曲线中。滦县水文站调查特大洪水记载始于1644年,调查特大洪水年份有6年,1929年建站以来有实测洪水要素的长期记录。滦县水文站的洪水资料基本反映了洪水要素的历史变化。
根据滦河历史洪水调查及滦县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频率计算和水利部门设计成果,滦河滦县水文站重现期100年一遇特大洪水洪峰流量约为34 700 m3/s,50年一遇特大洪水洪峰流量约为28 100 m3/s,20年一遇大洪水洪峰流量约为19 700 m3/s,10年一遇较大洪水洪峰流量约为13 600 m3/s,5年一遇一般洪水洪峰流量约为8 180 m3/s。具体情况,见表1。
3.3.1 特大洪水洪峰流量发生周期
洪峰流量大于50年一遇的为特大洪水。1709—2005年297年中,滦县水文站超过50年一遇洪峰流量28 100 m3/s的特大洪水发生过7次,平均42年发生1次,其中1948年以前的240年中发生过6次、平均约40年1次,而1949—2005年的57年中却发生了1次。
表1 滦河滦县水文站大洪水统计
3.3.2 大洪水洪峰流量发生周期分析
1929年滦县水文站建站以前,其调查记载洪水均为特大洪水,无大洪水洪峰流量记载。因而,滦河大洪水洪峰流量统计资料为1929年以来滦县站实测洪峰流量,20~50年一遇大洪水洪峰流量(19 700~28 100 m3/s)发生过2次,平均 38年发生 1次,但2次大洪水发生时间间隔仅为10年(1949、1959年)。
统计分析表明,滦县站洪水周期规律明显,特大洪水发生时间间隔约为60年,大洪水发生具有明显的长、短周期段。如,1790年发生35 000 m3/s洪水,间隔60年后,到1849年发生34 000 m3/s。而后的1883、1886、1894年11年中连续发生50年一遇洪峰流量约为28 000 m3/s的特大洪水3次,间隔55年后,又出现1949、1959、1962年13年中连续发生20~50年一遇大洪水3次。
上述滦县水文站洪水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滦河流域大暴雨降水历时多为1~3 d,高强度暴雨主要集中在24 h内。相应的洪水历时为3~7 d,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势猛、突发性强等特点。滦河发生大洪水具有明显的长、短周期,大于50年一遇特大洪水发生周期约为60年,在特大洪水发生后约10余年中可能会发生大洪水(20~50年一遇洪水)3次。滦河最后一次特大洪水发生于1962年,洪峰流量为34 000 m3/s,距今50年没有发生特大洪水;按周期规律统计分析,滦河近年来将进入丰水期,大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考虑到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3座水库调洪运用影响,滦县水文站天然50年一遇洪水由28 100 m3/s降至 22 100 m3/s,20年一遇洪水由19 700 m3/s降至15 200 m3/s。滦河防洪大堤行洪流量设计标准为25 000 m3/s,50年一遇洪水仍接近于河道行洪流量标准。为不影响滦河下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主管滦河的防汛机构认真做好等级防洪预案,以提高对各种极端暴雨洪水事件发生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