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硅铝合金中硅含量的容量法快速测定

2012-10-15 12:55:00张筱敏
科技传播 2012年8期
关键词:氯化钾滤纸氢氧化钠

周 力,张筱敏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工程部,江西南昌 330024

0 引言

高硅铝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重量法[1-2],在已有的文献[3-4]中还没有应用容量法测定高硅。本方法是为解决高硅铝合金中硅重量法测定操作难度大、时间长、耗电量大而制定的,比重量法容易操作、速度快、省电,同时分析结果准确,能用于日常分析。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理

试样用氢氧化钾溶解,用硝酸酸化,生成的硅酸与氟化钾、氯化钾生成氟硅酸钾沉淀,氟硅酸钾经过滤分离,洗涤后移入热水中水解,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计算硅含量。

1.2 试剂

1)12%氯化钾-0.1%氟化钾洗液:称取60g氯化钾于500mL塑料杯中加入0.5g氟化钾再加水400mL溶解,加溴麝香草酚兰-酚红指示剂1mL,滴加0.1mol/L氢氧化钠至鲜紫色,再用0.1mol/L盐酸滴至鲜紫色刚褪,黄绿色出现即可;

2)0.05%溴麝香草酚兰-0.05%酚红指示剂:称取两种试剂各0.1g,用40mL无水乙醇溶解,加约150mL水,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调至鲜明紫色,用水稀至200mL;

3)氢氧化钾:固体;过氧化氢:30%;硝酸:ρ=1.42;氯化钾: 固体;氟化钾:20%,存于塑料瓶中;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1.3 分析步骤

1)准确称取0.1000g~0.1500g试样于50mL银坩埚中,加3g氢氧化钾,10mL水,置热处溶解,待激烈反应停止后,滴加5滴过氧化氢,加热煮沸5min~10min,取下冷却,吹洗坩埚盖及壁,将溶液小心倾入已盛有20mL热硝酸的250mL塑料杯中并洗净坩埚,进行酸化,使沉淀溶解,加入3g氯化钾冷至室温(15℃~25℃),边搅拌边滴加10mL氟化钾(体积约60mL),静置15min,用中速滤纸于塑料漏斗中过滤,用氯化钾-氟化钾洗液将沉淀全部转入滤纸中并洗至中性(广泛pH试纸试至5-6后,再洗1次~2次),于原塑料杯加入150mL沸水和1mL麝香草酚兰-酚红指示剂,滴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至鲜紫色,不计毫升数,然后将沉淀连同滤纸移入杯中水解,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由黄色转浅紫色为终点,记下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耗用毫升数V1;

2)带近似试样硅含量的标准样品按1)记下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耗用毫升数V2;求出滴定度T,可提高分析准确度。

1.4 计算

T = 标样含量(%)×称样量(g)/标准溶液耗用毫升数V2;

Si% = T×标准溶液耗用毫升数V1/试样重量(g)。

2 结果与讨论

2.1 条件试验

2.1.1 滤纸选择实验

根据表1,选择中速滤纸用于试验。

表1 滤纸实验

经过实验发现中速滤纸能够比较好满足速度和准确度要求。

2.1.2 氯化钾加入量实验

经过实验氯化钾加入量超过1g结果就比较稳定,考虑到实验温度有可能较低(5℃),同离子效应,所以选择加3g氯化钾。

2.2 方法的精密度

选择ZAlSi-0-1标样及ZL9标样各分析8次,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均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如表2所示。

表2 精密度试验 %

2.3 方法的准确度

选择5种牌号的标样分别采用容量法进行试验,并将结果与标准值比较,分析结果与已知的标准值相一致。数据见表3。

表3 准确度试验 %

3 结论

容量法测定标准试样结果与标准值无显著差异,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便于日常检测工作使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硅量[S]. GB/T6987.5-200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光度法测量硅量[S]. GB/T6987.6-200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3]卢国壬,吴风英.高硅铝合金中硅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J].轻金属,1999,7.

[4]范素珍,陈瑞香.快速法测定高硅铝合金中的硅含量[J].现代商检科技,1998,3.

猜你喜欢
氯化钾滤纸氢氧化钠
约旦APC与印度IPL签署氯化钾合同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氯化钾2018年上行明显2019年涨势或将放缓
一次氯化钾滚镀锌故障处理
电镀与环保(2017年2期)2017-05-17 03:42:17
氯化钾市场成交寡淡
中国农资(2016年1期)2016-12-01 05:21:15
浅析滤纸的匀度对滤芯过滤性能的影响
氢氧化钠-氟硅酸铵改性HZSM-5催化甲醇制丙烯
微波与氢氧化钠共处理脱除煤中有机硫的研究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高抗水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工业滤纸中的应用
应用化工(2014年12期)2014-08-16 13: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