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璐
首都博物馆珍藏有一把银镐,重约30两,红木手柄上镶嵌着精致的银箍,仔细观看,银镐上镌刻有:“内务部朱总长启钤奉大总统命令修改正阳门,朱总长爰于一千九百十五年六月十六日用此器拆去旧城第一砖,俾交通永便”的字样。正是这一把小小的银镐,默默讲述着一段民国往事——对北京城的改造。
正阳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中轴线上,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之意,又因其在皇城的正前方而被百姓俗称为“前门”。明清时期的正阳门为一组结构严谨、气勢恢弘的城池建筑,包括城楼、箭楼、闸楼、瓮城、月墙、庙宇等。正阳门与内城南城垣连为一体,外有护城河围绕。正阳门内为中华门,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中华门内有千步廊,向北直抵天安门,可进入皇城。皇城是皇帝临朝和居住的地方,不允许百姓穿行。正阳门在内城九门中规模宏大,至高无上,门禁严格,终年不开,只供皇帝出巡或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才开启,平时车马行人只能从瓮城两侧的闸门进出。
明代中叶以后,正阳门外商业发达。御道两侧出现了粮食店、煤市街、珠宝市、布巷子、珠市口等街道,为进京应试举子修建的会馆就有一百余家。清初朝廷下令,茶园、戏楼、妓院只准在外城开设,于是正阳门外成了非常热闹的地方。民国以后,南城在经济上不断崛起,各大商户纷纷落户于正阳门外大栅栏、鲜鱼口一带,前门大街更是戏院、电影院云集,到这里逛街、看戏的摩肩接踵。正阳门一带行人、车辆经常拥挤不堪,交通堵塞严重。特别是正阳门东侧的京奉铁路火车站和西侧的京汉铁路火车站相继建成,南来北往的旅客,下了火车都要取道正阳门去往京城各处,使本来就拥塞的交通更加不堪重负。高大坚固的正阳门已成为北京城南北交通、内外交流的瓶颈,改造势在必行。
1914年,担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埂工程呈》,提出改造正阳门的设想:第一,拆除瓮城东西月墙,于原交点处东西各开二门,月墙址改筑马路,以便出入;第二,修饰箭楼;第三,美化环境,箭楼以内正阳门以外原有空地铺种草皮,杂植花木;第四,在正阳门新开左右城门之下修砌暗沟解决雨季积水问题;第五,有碍交通的房屋一律拆除;第六,疏浚河道,改善周边环境。朱启钤的建议一经提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反对者纷纷抗议,斥责这是伤害“龙脉”、拆“祖宗基业”、“大逆不道”。但却得到袁世凯的首肯。袁世凯为了支持朱启钤,特送他一把银镐。1915年6月16日,朱启钤冒雨主持了正阳门改造开工典礼,他挥动这把银镐,刨下了正阳门城墙的第一块城砖。
正阳门改造先是将瓮城拆除,露出箭楼和城楼之间的开阔广场。瓮城内外,除保留关帝庙和观音庙,其他建筑一律拆除。然后在正阳门城洞东西两侧,开辟了两个门洞,东门洞直通户部街,西门洞通往西皮市。瓮城的外侧则修筑了两条宽阔马路,与前门大街相汇。与此同时,对“工筑崇巍”的箭楼进行了改造,射孔箭窗下方,增建了有汉白玉抱柱和栏杆的悬空眺台,射孔箭窗上方,加饰了水泥制成的西洋式的弧形华盖,箭楼城墙增建了东西“之”字形的登城马道,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在正阳门改造期间,朱启钤组织拆除了中华门内早已废弃多年的千步廊,形成了民国时期的天安门广场。不仅如此,他还命令把拆下的砖瓦木料运到社稷坛,修建了第一座公园——中央公园,就是现在的中山公园。
北京城呈凸字形,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建有皇城,皇城建有紫禁城,典型的城中套城格局。这种格局严重阻碍了城市交通。那时,从内城的北城去外城南城的前门外,需绕开皇城,从西四、西单、西长安街、棋盘街到正阳门,要不就得出宣武门,顺护城河往东奔正阳门,耗时颇多。于是朱启钤认为,“皇城宅中,宫墙障塞”,只有“禁御既除,熙攘弥便”。
朱启钤决定对皇城施加改造,很多清朝的遗老遗少,立刻站出反对,认为这会破坏风水,太不吉利。各种流言蜚语也纷至沓来。朱启钤毫不理会,顶着种种诽谤和重重阻力,责人拆除了天安门东西两侧皇城城墙,打通了东西长安街,还在天安门东西两侧的紫禁城城墙开辟城门,修筑了府右街、南北长街、南池子、北池子等数条交通线。
朱启钤重视改造皇城时对传统建筑风貌进行保护。比如,他力主在紫禁城开辟的南街口建起了拱形街坊门,既与皇城红墙色形一致,又美化了新街。
经过这一系列改造,京城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大便捷了人们的相互往来。时人高兴,写诗称赞:“人马纷纷不可论,插车每易见前门。而今出入东西制,鱼贯行来妙莫言。”而且还为北京从清朝帝京转变为民国首都塑造了鲜明亮丽的新形象。千万中外旅客走出火车站立刻会被高大的前门楼子、宽敞的绿地和婆娑的绿树所吸引,留下深深的印象。
这段历史告诉人们,早在民国时期,京城就有了为“交通永便”而上马的城市改造。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
责任编辑:戚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