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松 于晓静
社会企业是社会组织自发进行的社会创新,是社会管理的新形式新内容。在我国,最接近“社会企业”概念的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民非单位)。民非单位,是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组织,可从事经营活动获得营业收入,但利润不在出资人之间进行分配,而是用于提供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截至2010年年底,北京市共有民非单位近3800家,每年提供各类文教体卫、养老助残服务上千万人次。
北京市高度重视社会企业的发展。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扶持社会企业发展。目前,北京市社会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社会企业的发展,要顺应形势发展需要,为社会企业“松绑”,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良好的环境。具体而言,要突破以下四个障碍:
突破认知障碍——大力宣传社会企业及社会企业家精神
社会企业的发展,对于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意义重大。但目前人们对于社会企业的意义和性质的认识还存在某些偏差。一方面,无论政府部门、市民百姓还是民非单位自身,对民非单位能否提供有偿服务存在认识偏差。“民非单位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常被误解为民非单位不能收费、不能营利,只能提供无偿、低偿服务。另一方面,全社会普遍没有认识到社会企业是推动社会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认识的误区和不到位严重桎梏了社会企业的繁荣发展。
为此,我们应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社会企业及社会企业家精神。一是通过举办“社会创业大赛”、评选优秀社会企业、在媒体上宣传报道社会企业家等方式,在全社会宣传社会企业家精神,提高社会企业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投身社会企业创业。二是与领导干部、公务员培训结合起来,在政府部门和党群组织中广泛开展关于社会企业的培训,让更多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了解到社会企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以便他们更新社会管理理念。也可以与社会组织的培育工作结合起来,面向社会组织负责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企业理论与实务培训,让更多的社会组织了解社会企业理念,引导社会组织拓展运营思路。三是依托北京高校和研究机构召开社会企业研讨会,加强国际交流。政府可以引导相关社科课题管理机构大力资助社会企业相关的课题研究,资助社会企业有关研究成果的出版。
突破政策障碍——多部门合作探索制度创新
民非单位在登记注册、运营发展中受到的政策限制多,真正能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十分有限。比如,《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成立民非单位必须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在同一行政区域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的民非单位,原则上不批准成立新的民非单位;民非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而且,同样是提供公共服务,民非单位与公办事业单位处于不平等地位。当前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很多,虽然民非单位也多是小微企业,但因为民非单位的性质也无法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为改善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一是降低民非单位登记门槛。2011年年初,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4类社会组织试点向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可将此政策尽快落实,加大登记创新力度,切实实现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并允许在同一行政区域开办多家提供相似社会服务的民非单位。
二是将社会企业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近年来,北京市日益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但只有社会组织才具备申请资格,由于部分民非单位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因而不具备申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资格。鉴于此,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时,可以为社会企业单设一类。由社会企业自行申报,进行自我认定,然后由政府指定独立部门进行第三方认定,对认定的社会企业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给予相应的扶持。市及区县政府在政府采购中应制定相关政策,优先购买社会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三是让小型民非单位享受小微企业的待遇。绝大多数民非单位规模小,但由于是“非企业”就无法享受目前针对小微企业制定的财税优惠和行政收费减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建议财税部门将符合条件的民非单位纳入小微企业,允许这些小型的“非企业”至少享受与小微企业同样的扶持政策。
四是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及其项目的评估考核机制,在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绩效评估,对优秀的组织和项目依据其纳税金额设定奖励金额,实现税收返还。
另外,还可通过尝试规划建立社会企业孵化园等方式,使社会企业的发展形成聚集区,不仅可以降低社会企业初创成本,还可吸引为社会企业提供公益风险投资、企业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服务的机构进驻孵化园。
突破人才障碍——提升社会企业人力资源水平
社会企业普遍存在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据北京市社团办的摸底调查显示,目前,北京社会企业从业者的收入普遍偏低,平均每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相当一部分人只能拿到1000多元。收入低导致“留不住人”是目前大部分社会单位面临的困境。而关于社会企业这类公益组织从业者的薪酬,社会上也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从事公益事业的人都是志愿者,不应该拿报酬尤其是高报酬。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企业从业者的薪酬水平,也影响了社会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
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稳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推进社会企业工作人员的专职化、职业化,应建立社会企业从业者最低工资标准;还可以设立社会企业从业者的职称系列,为他们设计职业发展前景;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要求社会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险,为减轻社会企业的生存压力同时又保证社会企业从业者的福利待遇,建议政府可适当增加财政补贴;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中,也可考虑允许列支工作人员劳务费。
突破地域障碍——积极引进国内外成熟的社会企业进京落户
在经济建设领域,我们一直注重招商引资,吸引跨国公司到北京投资。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一方面有利于增加经济总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企業管理水平。同理,扶持社会企业发展也应坚持“两条腿”走路,不仅要大力培育本地的社会企业,还要吸引国内外成功的社会企业到北京发展。各国、各地社会企业的组织形式不一,模式多样,创新点千差万别,引进国内外成熟的社会企业来京,有助于提高北京市社会企业的发展水平,拓宽社会企业发展思路。在招商引资中可注重吸引境内外成功的社会企业来北京投资。同时,利用多种平台,如在“京港洽谈会”中增设社会企业板块,促进京港两地社会企业的投资交流。
(作者单位: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
链接:
英国政府扶持社会企业发展的经验
英国是全球社会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最新数据显示:英国至少有6.2万家社会企业,占所有企业的5%,营业额约为270亿英镑,每年对GDP的贡献是84亿英镑,约占英国GDP的1%;社会企业的从业人员达47.5万人,还提供了30万个志愿工作岗位,有1/4的社会企业为受到社会排斥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英国政府积极推动社会企业的发展,自上而下制定战略规划,初步建立起有利于社会企业发展的法律框架,扶持社会企业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组建专门机构规范、引导社会企业的发展
2001年,英国政府在贸易与工业部内设立了社会企业局,职能是规范、引导社会企业的发展。2002年,该部门首次发布了社会企业发展战略报告。由于社会企业形式多样,将引导、规范社会企业的职能放在某部门内部,不利于促进社会企业的发展。因此,2005年,贸易与工业部社会企业局和内务部积极社区署合并成立第三部门办公室(后更名为公民社会办公室),直属内阁办公室。由于机构的规格提高了,公民社会办公室可以出台中央政府层面的政策,在更高的层次上统筹、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包括社会企业在内的第三部门发挥积极作用。
出台规范社会企业的法律
社区利益企业是英国政府专门为一类社会企业设立的法人形式。1985年出台的《英国公司法》提出了社区利益企业的框架。2002年9月,英国政府内阁办公室战略小组发表《私人行为、公共利益》报告,建议政府重点解决社会企业的法律性质问题。2004年通过《社会公益公司法》,这是政府支持社会企业发展的一项突破性举措。根据该法,社会企业必须具备两条:一是以社会利益为企业创建的出发点;二是坚持宽松的资产锁定原则,但分红不能超过企业收益35%。并规定,社会企业属营利性组织,所有的公司都可以申请成立社会企业,但要同时受《英国公司法》和《社会公益公司法》的规制。
在全社会推广、宣传社会企业
英国政府积极宣传、推广社会企业,增强公众对社会企业的认识。第三部门办公室聘请英国成功的社会企业家担任“社会企业大使”,在媒体上宣传他们的创业故事和社会企业的创新价值;组织社会企业之旅,邀请各界精英尤其是年轻人实地参观社会企业,宣传新的创业途径;将社会企业编入教材,提供给各级各类学校。贸易与工业部通过奖励社会企业来提高社会企业的影响力。如,设立国家社会企业奖项——“企业化方案奖”、“内城100奖”和“社会企业新星奖”等。此外,政府还积极支持社会企业联盟举办社会企业周,大力宣传社会企业家精神,评选年度杰出的社会企业家和项目。
为社会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英国政府和公立、私立的培训机构密切合作,确保所有的社会企业都能得到高水准的专业支持和培训。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如,设立一项名为“建筑未来”的1.25亿英镑专项基金,用于资助社会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使用国家彩票收入设立基金会支持社会企业。英国政府相信社会企业有能力在很多领域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希望社会企业在政府采购中发挥更大作用。社会企业局努力促使地方政府和其他政府部门深化对社会企业的认识,帮助他们寻找与社会企业合作的机会,并就如何通过社会企业承担公共服务提供咨询。
责任编辑:魏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