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基于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安徽省城镇化路径分析
张 敏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城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安徽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城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城镇化发展与产业集群状况具有相关关系。立足当前安徽省省情,从产业集群角度分析了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城镇化发展对策。
安徽省;产业集群;城镇化;聚类分析;路径选择
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城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安徽省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省,地处经济凹地的中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获得显着提升,与此同时,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变得十分突出。如何克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带来的影响,进而促进安徽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所关心的一大问题。同时,其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和经验对全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下游,淮河中游,是中部六省之一。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2010年城乡总人口6 795万。安徽省地理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过渡地区,素为江南“鱼米之乡”。交通发达,水网密布,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京沪、京广、京福等多条铁路干线穿境而过。共有17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4个市辖区,56个县,861个建制镇,省会合肥。安徽省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合肥、芜湖、蚌埠3个省域城市为核心,其余14个地区中心城市为支柱,界首、天长、明光、桐城、宁国5个县级市以及56个县城为骨干,众多建制镇为基础的组合较均衡、分工较明确的省域城镇体系。
安徽省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较短,但是发展起点高,起步快,成效较大。许多企业在地域、社会、经济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相互吸引,抱团集群,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带,块状分布明显,产生了强大的规模效应。同时,从纵向时序上看,安徽省的产业集群化趋势也在逐步加快。
(二)城镇化发展现状
城镇化率又称城市化水平或城市化指标,是衡量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水平高低的综合性指标。安徽省的城镇化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据此,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安徽省最近几年的城镇化比率变化基本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徽省城镇化比率正不断上升,显示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以后,安徽省城镇化率更是突破了40%(同期我国的平均城镇化率为45.68%)。因此,从纵向层面上看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2010年安徽省城镇投资10 928.4亿元,增长34%;农村投资921亿元,增长2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88元,比2009年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
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徽省城镇化快速推进,平均每年保持高于1.5个百分点的增速,是建国以来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尤其是作为城镇经济主体部分的城市经济增长强劲,占全省经济的比重持续提高。在城市的拓展和乡村城镇化的双向作用下,出现了“两群一圈”的城镇空间发展新格局,城乡一体化也初现端倪。
(一)变量的选取——区位熵值
产业聚集的实质是产业在空间的非均衡分布。空间大小和行业划分的精细程度影响着产业聚集的度量。所以,分析产业聚集程度必须以特定的空间范围和行业划分为先决条件。本文选用区位熵作为度量产业集群的标准。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是由哈盖特 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即用来衡量某一产业部门在某一区域内的相对集中情况,反映了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与作用。区位熵的公式为:
其中,LQik表示i城市k产业的区位熵,lk表示i城市k产业从业人数,li表示i城市全行业总的从业人数,Lk、Li分别为安徽省k产业的从业人数和全行业总的从业人数。
(二)聚类分析过程
由于技术的有限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因,本文采用常用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安徽省17个城市的区位熵状况作一个简要的描述,其中聚类过程中分别采用欧氏距离和最短距离方法。样本数为17,变量数为19,所有初始数据首先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得出17个城市聚类的初步过程 (图略)。
第一步:在距离为1处,滁州与六安、安庆与阜阳、巢湖与淮北、宣城与黄山、芜湖与合肥、马鞍山与淮南、铜陵与蚌埠先两两聚类,再加上亳州、宿州、池州单独为一类,共有10类。
第二步:在距离为4处,滁州、六安、安庆、阜阳、亳州、巢湖、淮北再聚为一类,马鞍山、淮南、铜陵、蚌埠再聚为一类,其余城市单独为一类,共有6类。
第三步:在距离为5处,第一类:滁州、六安、安庆、阜阳、巢湖、淮北、宣城、黄山、芜湖、合肥、马鞍山、淮南、蚌埠、亳州、铜陵;第二类:宿州;第三类池州。
(三)聚类分析结论
在聚类的第一步,滁州与六安、安庆与阜阳、巢湖与淮北、宣城与黄山、芜湖与合肥、马鞍山与淮南、铜陵与蚌埠之间相互聚类,表明这些城市两两之间的产业集群状况基本相同,这是很符合事实状况的。如合肥与芜湖两个城市,经济总量居安徽省前两位。据有关资料显示,两个城市的城镇化率达到了75%。宣城与黄山都是皖南著名的绿色城市,旅游业和农业比例较大,工业发展快,城镇化率均在45%左右。
在聚类的第二步中,聚类结果对猜测验证尤为明显,马鞍山、淮南、铜陵、蚌埠四市作为安徽省的四大高度发达的工业城市,城镇化水平相同。相似的区位熵和产业结构导致它们的城镇化进程也相似,据相关资料,2009年四个城市的城镇化率均大于6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一)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城市人口规模不大,缺乏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只有合肥一个,中等城市规模偏小,小城市数量偏少。不仅如此,城镇化地域反差大,不平衡,沿江城市群的马芜铜地区及省会合肥是城镇化水平较高区域,但安庆、滁州、巢湖、阜阳、六安等地区城镇化水平靠后。省会合肥对全省的聚集、辐射能力还有待提高,而其它城市的辐射能力则更弱。
安徽省很多中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境保护、城市供水、教育设施和防灾减灾等方面都不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城镇不能很好发挥在实现规模经济、凝聚生产要素等方面的作用。多数城镇还没有重视社区建设、环境质量等,城市功能亟待完善。
目前,合巢芜、马芜铜一线已经形成城镇集群式发展,蚌埠、淮南、淮北、宿州初步形成城镇群,但其它多数地级城市与周边的县城经济联系不够密切,分工协作关系尚没有建立起来。总体上看,安徽省城市之间和城镇之间联动效应较弱,竞争性大于合作性,迫切需要通过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实现集群发展,建立互补互动的城镇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二)原因分析
安徽省许多小城镇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体制滞后,管理机构缺乏,产业发展定位不准,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在:城镇缺乏特色、建设布局混乱、服务设施匮乏、农地关系紧张等,这些都迟缓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整体城镇化进程。
归结起来,安徽省城镇产业规划起点不高、千篇一律、特色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第一、第二产业的服务效率底下。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专业化职能分工不明确、协调度差,主导产业对经济的带动能力不明显,没有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集群。同时,我国城乡分隔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严格制约着农村居民向城市、尤其是向大城市迁入,导致农民“进厂不进城”,使城乡居民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福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
(一)政策支持
小城镇要按科学的规划进行建设,改善城市形象,增强其吸引力。同时,政府要搞好早期集群的规划设计,对区域内的产业集群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集群内企业的共同优势和存在问题,然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
城镇发展的硬环境是指直接影响城镇内企业生产经营利益的因素,是城镇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条件,特别是指由物质产品构成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市场环境等因素。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综合效能与服务水平;要加大、加强、加速交通设施建设,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
软环境是指由社会、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和政府行为等决定和影响企业利益的因素组成的环境。政府应该在机构设置、项目审批、基地建设和市场管理等方面进行多项调整和改革,简化程序,增强服务,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环境。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减少政府收费;运用财政优惠、扶持政策让利给一些重点企业;为专业人才提高创新发展条件等等。
(二)调整产业政策
对于第一产业,按照现有的农业生产格局,要大力引进科学技术,加快制度创新,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对于第二产业,一定要加大投入,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带动整个城镇化的发展。这是安徽省城镇化的核心基础。对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要实现其与第一、二产业的协调发展,积极吸纳劳动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规模的扩张。突出表现在旅游、文化体育、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这是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
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优势互补的原则,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的局面。依托城镇,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整合资源优势,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实现一个产业集群内部分工明显、特色鲜明的格局。
要结合当前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趋势,制定并实施结合地方实际的产业技术改造政策。实现资源的再配置,加快淘汰效益差、污染重的行业。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产业优势,整体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城镇化的发展。
[1]赵国庆.计量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王业强,魏后凯.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J].管理世界,2007(4).
[3]耿仲钟.皖江城市群城市体系结构特征研究[J].求索·青年专刊,2010(7).
[4]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及其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5]张弢.加快安徽省城镇化步伐的产业政策选择[J].乡镇经济,2005(3).
[6]朱英明.中国产业集群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F291.1
A
1673-1999(2012)09-0081-02
张敏(1980-),男,安徽宁国人,硕士,滁州学院(安徽滁州239000)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管理。
2012-02-28
2011年度安徽高校省级科研项目(2011sk460);2010年度滁州学院科研启动项目(2010qd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