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剑波(全国畜牧总站)
新一轮的“五年规划”已在各个行业红红火火展开。农业部也相继出台了《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描绘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畜牧业的发展蓝图。对于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而言,“十二五”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都将为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事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1.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城镇化率将提高4个百分点。这意味“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口不断增加,对于畜产品消费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都将随之提高,以无公害为代表的安全、优质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
2.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提供了新契机。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农业部的规划,未来将着力构建以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为首的“六大体系”,将创建奶牛、肉牛、生猪、蛋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500个,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推动畜牧业继续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密集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必将为加快发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提供更加扎实的产业基础。
3.优势产业区布局为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区域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畜牧业生产将按照“突出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聚集,提高竞争能力”的原则确立主导品种区域重点。将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畜禽品种改良、遗传资源保护、改变饲养方式等措施,进一步划分以生猪、家禽、奶牛、肉牛羊等为主的优势产业区域,因地制宜地发展畜禽养殖。清晰的品种区域布局,优势产业的聚集,将为有重点地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提供更多的帮助。
4.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为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认证产品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开展认证工作的首要顾虑。“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健全完善32个部级专业质检中心和32个省级质检中心风险监测和信息预警功能,新建329个地(市)级综合质检中心和960个县(场)级综合质检站。进一步健全地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普遍建立乡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检测能力的全面提升,监管队伍的不断完善,将使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的证后监管能力得到加强,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安全。
1.认证产品总量偏低,分布不均。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无公害畜产品产量约为1882万吨,仅占到全国畜产品产量的16%左右,与整个无公害农产品占食用农产品总量30%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认证产品数量在300个以上的省份只有11个,其认证数量占到认证总数的72%,还有9个省份认证数量在100个以下,少数省份认证产品数量不足20个。
2.畜产品安全风险隐患客观存在。当前我国畜牧业生产小规模低水平的散养方式短期内难以解决,随之带来的疫病传播,抗生素药物不能合理使用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畜牧生产者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淡薄,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的事件时有发生。虽然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产品尚未受涉及,但随着认证数量不断增多,认证工作的不断深入,这种风险也将逐步加大。
3.认证体系队伍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随着认证产品数量的不断增长,要确保认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就要求认证的体系队伍能力要随之提高。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目前我国有近三分之一的省份由非畜牧专业部门从事着畜产品认证工作,部分地区畜牧专业技术力量缺乏,在审核材料和现场检查时是由非畜牧专业人员进行,难以发现如兽药饲料使用、动物防疫等专业性问题。
4.证后监管力量薄弱、手段单一。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基层监管机构人员、基础设施、工作条件均有待加强。目前,我国无公害畜产品监管没有独立的机构,主要依靠各级认证机构组织开展,通过产品抽检的方式进行。但由于缺乏专门的机构队伍和专项经费支持,无论是认证企业的抽检覆盖率,还是检测项目的全面性,尚不能完全满足证后监管工作的需要。
5.品牌影响力低,优质优价难以实现。由于无公害认证工作开展时间短,在大部分时间里更多的是注重如何快速提高认证产品数量,出台的相关政策都是以鼓励认证申报为主,无公害品牌的宣传更多是企业自觉行为。另外,由于无公害标识的使用方式限制,无法通过印刷等形式使用,也造成了企业即使通过认证也不愿意使用标识的局面,使得品牌的宣传力度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较低,无公害品牌的价格优势更无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