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万杰,齐秀强
(1.华北电力大学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河北 保定 071003;2.华北电力大学 计算机系,河北 保定 071003)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而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又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就业压力随之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大量毕业生未能就业;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所需人才短缺,大学生就业处于两难矛盾中,就业竞争不可避免且愈演愈烈。面对这种外部环境,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其就业竞争力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价成为关键。
围绕此问题,国内学术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理性思考,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为此,本文分别从理论基础、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模型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简单评析,以期为完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依据和参考。
国内对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是从明确其内涵,探讨其理论基础着手的。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诸多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柯羽、刘晓凤首先界定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认为其“可以理解为高校或毕业生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毕业生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1]楼锡锦、高山、黄厚南、李军花等学者比较赞同柯羽的观点[2][3][4][5]。俞锋、程 遥、张 文[6][7][8]等 学 者 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定义进一步深化,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职业获得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创造能力。学者赵志川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9]而从时间和比较角度,郑雨兰[10]则指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相对于其他高校学生而言在寻找、保持和变换工作能力上的一种竞争优势。”综合国内学者的观点,其对就业竞争力的内涵界定围绕以下几点展开:时间段、与竞争对手比较、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能力、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涵盖了就业竞争力的大部分内容,而对时代背景、自身价值实现等因素则尚未涉及。基于此,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不同时代下高校或大学生在校期间及职业发展中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能力、职业适应和创造能力并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
而适用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胜任力理论,其最早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兰德(McClelland)在《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他认为胜任力要素是那些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特征或价值观、动机等,它们的组合能够比较好地预测工作绩效[11]。二是系统工程理论,它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而对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技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提供一整套从能力素质模型、测评、培养,最后综合评价的体系[12]。
科学评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步骤是全面而准确的辨别其影响因素。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就主观角度而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大学生自身因素。楼锡锦首先提出其影响因素为核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指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由其延伸的学习能力等,基础竞争力即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身心素质等[2]。张向阳、柯羽指出“毕业生主体素质是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13]。杨春华进一步分析认为“学生的自身因素(即学历层次、学业成绩、工作能力和就业期望)是决定竞争力强弱的主要关键因素。”[14]俞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影响其自身的因素主要是缺乏经济理性的思维习惯,缺乏理性学习和自觉成才的内在动力,缺乏将经济理性思维转化为理性经济行动的能力[6]。程遥[7]等则认为知识结构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心理素质是“双向选择”的关键,表达能力是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宣烨等[15]将影响因素进一步细化,认为其相关因素有:专业素质、实干精神、个人素质、团队精神、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梁九妹等[16]则将个体基本状况(学校知名度、专业、性别、家庭状况)纳入影响因素中。洪莹等[17]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结构由五个因子构成:基本条件、工作能力、道德品质、潜力和职业定位。
就客观角度而言,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从学校因素来看,有学者从重要性角度指出高校作为直接教育者和“施动者”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3]。还有学者从具体内容分析认为学校自身的优势(包括层次、历史和知名度)、专业结构设置、师资水平、就业服务指导都对增强就业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14][18]。其它学者从教学方面分析提出高校教学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地域分布结构等)、教学质量、教学声誉对就业有不同的影响力[19]。
从社会因素来看,学者楼锡锦等[2]将影响就业竞争力的社会因素称为环境竞争力,它是包括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系列外部因素。有学者就社会因素细化分析认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整体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如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环境、工作环境、个体环境等[13][20]。
从研究立场来说,分为内部角度与外部角度。李冬红等[21]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部因素包括家庭背景、就业观念及学生综合素质等,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学校知名度、学校软硬件条件、课程设置情况等。还有学者指出制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为:(1)内部因素,综合素质不过硬;核心竞争力不突出,人文素质不高,就业技能不熟练;(2)外部因素,学校教育管理存在错位,政府管理存在缺位[9]。根据各要素对大学生就业时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王珂将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基本因素(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学习和创新能力)与关键因素(身心素质及就业心态、人际沟通及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外部因素包含就业市场、学校条件、家庭条件[18]。其它学者还把工作文化、个体和家庭工作福利、市场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作为影响因素来看待[22]。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是把高校、大学生作为整体进行一般性影响因素研究,但也有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个别、特殊性研究。以本校或该区域内高校为研究对象,郑兰琴等[23]以本校为例,通过统计调查分析,剔除外部大环境因素影响,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可分为大学生的个人背景、社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及个人综合素质。以学校类别为研究对象,部分学者认为学校因素(学校声誉、就业服务等)、自身因素(性别、学历、就业心态、专业素质、就业能力等)、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别的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4][25]。以学校专业类别为研究对象,张莹提出“专业素质是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思想、心理和能力素质是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差异的典型表现。”[26]黄淑伟[27]认为影响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学校专业能力培养、个人素质、综合能力。
虽然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归纳可看出大部分学者是把外部因素作为常量,仅从就业主体大学生自身来分析的,这样更具实效性和应用性,但即使研究外部因素,也大多以自身因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外部因素缺乏实质而具体有效的分析。因此,考虑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应从多方面入手,既分析自身因素,又兼顾外部因素,可从宏观(国家、社会层面)、中观(学校、用人单位层面)、微观(大学生自身层面)三个层面进行全面分析,最大限度的细化量化每个层面的具体指标,力争全方位探讨其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多项主体、多个维度、多种要素,亟待从系统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建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其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基础和前提。
1.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
多数学者建议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他们认为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忠于工作目标,不仅要体现目标的整体优化,而且要如实反映客观内容,同时主观指标是评价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要将定型化的主观指标尽可能转化为定量化方式[1][28][29][30][50]。
2.科学性与可测性相结合原则
学者柯羽[1]认为应坚持科学性与可测试性原则,科学分析影响就业竞争力的系统要素及反映各要素状态的评价指标,充分考虑指标的可测试性。学者孙星等[29]从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角度对指标设计的科学性进行阐述,认为指标设计应保证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学者吴竞等[30]指出可测性是指指标体系应能用可操作化语言加以描述,指标规定的内容能通过实际观测或评价方法获得确切反馈信息。
3.独立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独立性原则是指所选指标有明确内涵,外延不交叉和重叠,独立性要强;可操作性是指使用方法容易掌握,指标易于采集,方便应用操作[29][31]。
4.通用性与可比性相结合原则
为使评价指标适用于不同层次高校,便于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反映被评价者的共同属性,部分学者认为应兼顾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用性与可比性[29][31][32]。
5.完整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有学者强调指标体系必须能充分地、完整地反映目标,并注重评价的阶段性、后续性和时效性[33][34];同时指标要简易、可行[33]。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应坚持专家意见和公众意见相结合、当年指标和历年指标相结合、全面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指标结构相对稳定性与指标内涵绝对开放性相结合等原则[1][31][32]。
关于构建原则,大部分学者已做了详细而全面的阐释,基本涵盖了各项因素,鉴于就业竞争力评价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指标设计建构时还应坚持连续性原则,既保持指标结构的稳定性,又注意具体指标的动态变化,把就业过程纳入指标体系中。
自从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正式启动以来,不同学者根据不同角度、因素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既有一般类别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又有特殊类别的评价指标体系。
1.一般类别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从不同的研究维度来看,国内学者建构了不同类型的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为国内学者关于一般类别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及指标体系构成。
表1 国内关于一般类别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
2.特殊类别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也有部分学者根据对象的特殊性构建了特殊类别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学校类别为对象,学者们从学校、学生自身角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学者陈建华等[45]将体育院校毕业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定为5个一级指标(专业的竞争力、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背景),19个二级指标。学者蒋洪甫等[25]建构的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由学校因素、自身因素构成,学校因素由学校声望、就业服务2项二级指标构成,自身因素由学历层次、性别、学业成绩、能力素质、就业期望5项二级指标构成。
以专业类别为对象,部分学者从专业、能力、心理等角度设计指标体系。学者张文认为“工业设计毕业生竞争力评价体系从职业适应力和职业创造力两个方面,专业技能、协作技能、心理三个层级进行构建。”[8]学者张莹[26]构建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专业素质、思想和身体素质、能力素质),9个二级指标;黄淑伟等[27]从学校专业能力培养、个人素质和学生综合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主要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
从上述研究可知,现在尚未形成一套合适的指标体系来客观评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无论是一般类别的竞争力评价,还是特殊类别的竞争力评价,都从影响程度、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指标设计,由于学者们对就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使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设立指标,指标的差异性较大,并未形成统一的、相对固定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研究文献使用的评价方法来看,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套通用的、标准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其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成分分析法、组合评价法、二元语义法等。
万清祥、周敏、柯羽、许晖等国内诸多学者[25][28][38][41-42]都采 用 层 次 分 析 法 原 理,对 大 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建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模型,这比较符合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思路。其具体过程是:(1)对就业竞争力问题涉及因素进行分类,确定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2)建立就业竞争力层次结构模型;(3)构造就业竞争力的各层判断矩阵;(3)计算单一权重向量并对各层矩阵作一致性检验;(4)计算组合权重向量并作组合一致性检验;(5)计算就业竞争力指标总排序。
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于多因素、多层次的问题评价效果较好,建立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此方法能较为全面客观给出评价结果。李冬红、侯海东、陈建华、崔树军等学者[16][21][33][37][45]将其应用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中,构建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举例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其步骤是:(1)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划分等级;(2)确定竞争力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3)进行各层次的模糊综合评判;(4)计算综合评价结果,按照最大隶属度法和模糊分布法判定竞争力评价等级。
柯羽[46]采用主成成分分析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①一般而言,就业质量是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的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浙江省2006-2008届毕业生为例展开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主成成分分析法全面、客观合理且具有可比性,但因子负荷号交替使用使得函数意义不明确,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不能反映客观发展水平。[47]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综合使用几种评价方法的思路,如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组合等。李冬红、侯海东等部分学者[21][37]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再对各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而向卓越、张莹等[26][43]则完全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郑蕾等[44]通过二元语义法②二元语义是一种基于语言信息集结的分析方法,它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可用于多粒度语言的多属性决策分析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语义的评价模型;刘佳扣[48]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多元评价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乐志成等[49]采用平衡记分卡从价值维度、顾客、内部运营和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形成了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就业评价体系。
虽然可用于就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很多,各有其可取性,但现有文献大多采用单一评价方法和模型进行评价,且各种评价方法都对指标设置有一些特定要求,评价结果难以客观反映事实。因此,应根据研究问题的实际情况和评价方法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就目前而言,组合评价法不失为一个有效方法,其综合利用每种方法的优点,可使评价结果更全面,但不仅限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其它方法也可适当组合运用。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已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对其理论基础、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都进行了实质性探索,但在实践方面尚处于起步乃至空白阶段,在研究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尚未形成具有范式意义的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无论是研究范畴、理论支撑,还是研究角度、实效性,都有待于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从评价理论来看,完善就业竞争力评价理论。目前国内还尚未建立正式的、完善的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而随着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进行有效的就业竞争力评价越来越重要,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和方法。
从评价对象来看,对不同类别大学生应区别对待。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校、学科专业,对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学科专业学生,对与市场联系不紧密的基础学科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应特殊对待,单独分类进行评价。
从评价方法和指标来看,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和指标进行评价。在评价方法中,单一评价方法往往带有片面性和误差,可考虑采用组合评价法,对就业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在评价指标中,可从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大方面设计具体指标,凝练以往研究的精华,吸纳新的衡量指标,使指标结构基本稳定,指标内容能随环境变迁灵活调整。
从评价主体来看,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单一的学校主体评价竞争力易使评价结果出现偏差,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社会环境变化又要求对其进行全方位评价,建立由政府、社会专业机构、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和家长组成的多元评价主体成为必需。
从实践维度来看,鉴于实践应用缺乏的现状,可考虑在部分学校开展试点,用“就业竞争力评价”代替“就业率评价”,并把就业率、就业文化、就业过程、职业规划教育、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社会贡献度等内容纳入评价体系中,引入政府和有资质的社会专业机构开展评价,使政府和社会专业机构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学生和家长评价与学校综合评价有机统一。在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全国高校推广实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1]柯羽,刘晓凤.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2]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3]高山,王静梅.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5).
[4]黄厚南.影响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要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7).
[5]李军花,唐唤清.论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2007(3).
[6]俞锋.培养经济理性思维: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06(9).
[7]程遥,黄娈囡,王颖.情报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研[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
[8]张文.工业设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估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0).
[9]赵志川,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10]郑雨兰,严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11]刘学方,等.家族企业接班人胜任力建模——一个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5).
[12]李璞,杨德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13]张向阳,柯羽.从评价指标反观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J].嘉兴学院学报,2006(1).
[14]杨春华,杨玲.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15]宣烨,张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3).
[16]梁九妹,张建国,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17]洪莹,吴健豪.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及思考[J].人口与经济,2011(2).
[18]王珂.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11).
[19]姚春芬,等.以教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的建构[J].嘉兴学院学报,2011(3).
[20]张炜,田茂利.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绩效的环境匹配机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7).
[21]李冬红,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判[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
[22]王霄,刘宇雷,等.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11).
[23]郑兰琴,关雪,等.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
[24]刘立波,赵宇.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因素及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5]蒋洪甫,赵雄伟,等.基于AHP的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0(22).
[26]张莹.市场营销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模糊层次评价[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1).
[27]黄淑伟,刘会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因素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28]万清祥,张延平,等.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29]孙星,陈万明.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3).
[30]吴竞,程宝强,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建设思考[J].发展,2010(6).
[31]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2]黄警钟.高校学生就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3]崔树军,王利迁,等.试论基于AHP的高校就业竞争力评价模型[J].管理观察,2008(10).
[34]沈延兵,等.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就业评价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6(3).
[35]徐红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启动[N].现代教育报,2005-06-10.
[36]张英杰,杜方,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消费导刊,2009(6).
[37]侯海东,张玉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05(14).
[38]周敏,等.用层次分析法评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2).
[39]黄科登,陈路凤,等.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模型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40]邹治,陈万明.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8(9).
[41]许晖,尹哲.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42]袁兴国.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状况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0).
[43]向卓元,丁可.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综合测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24).
[44]郑蕾,杜纲,等.基于语言信息处理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J].山东社会科学,2010(6).
[45]陈建华,刘大庆,等.体育院校毕业生竞争力评估指标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
[46]柯羽.主成成分分析的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2010(4).
[47]雒园园,田树军,等.国内专利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1(9).
[48]刘佳扣.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多元聚类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5).
[49]乐志成,祝凡,等.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就业评估体系的构建[J].今日南国,2010(3).
[50]刘双.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四川理工学院学版(社会科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