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曼舒 杨银深 刘小婵 高洁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潜在致死性疾病,发病率高,多表现为睡眠中鼾声、睡眠呼吸暂停、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日间嗜睡等。目前,手术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对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2008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8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前43例患者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85例,均经PSG证实,符合2002年杭州会议诊断标准[1]。其中男71例,女14例。年龄21~57岁,平均39.5岁。合并糖尿病6例,心脏病5例,高血压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睡眠指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均行PSG监测,观察组患者术前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 由于OSAHS患者白天嗜睡,头晕,记忆力下降,睡眠中出现憋气、打鼾等现象,患者易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2],术前应对患者心理状态正确评估,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安全性,使患者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监测与治疗。
1.3.1.2 术前准备 保证患者睡眠环境舒适、安静,保持空气流通,控制室温范围在18~20℃,湿度在50% ~60%。密切注意患者体征变化,同时做好全面检查。
1.3.1.3 监测准备 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治疗仪及注意事项,当天忌咖啡、酒、茶等刺激性饮料,睡前忌饮过多水,保证患者睡眠质量。
1.3.2 术中护理 睡眠通气治疗开始后医护人员在床边观察15 min左右,观察面罩通气情况,如有漏气及时调整,观察患者是否耐受,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而后1 h巡视1次,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对症处理。
1.3.3 术后护理
1.3.3.1 保持呼吸通畅 患者麻醉清醒后取侧卧或半卧位。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减轻水肿和不适感。
1.3.3.2 疼痛的护理 颈部可予以冷敷,以减轻术区疼痛,同时减少出血,鼓励患者多说话,避免口咽鼻咽粘连,对疼痛不能耐受者,可予以安痛定肌内注射。慎用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禁用水杨酸类止痛药,以防出血。
1.3.3.3 出血的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局部出血情况,指导清醒患者吐出口腔分泌物,观察分泌物颜色,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及时处理,对于未清醒患者,如有频繁吞咽动作或分泌物中有大量红色新鲜血液,提示有出血的可能,及时告知医师,严密监测血压,做好止血准备。嘱患者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以防切口出血。
1.3.3.4 饮食指导 麻醉清醒后予进食冷流质饮食,以减少切口疼痛和出血,3~7 d进食半流饮食,8~14 d进食软食,2周后可进普通饮食,但应禁止辛辣、刺激、坚硬、高脂肪、过热的食物。
1.3.3.5 预防感染 术后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促进切口快速愈合。加强口腔护理,早晚及餐后用漱口液清洁口腔,多饮水,保持病室空气流通。
1.4 出院指导 肥胖与OSAHS密切相关,在OSAHS患者中肥胖发生率超过50.0%[3,4],患者应控制饮食和体重,避免肥胖,若过于肥胖,上呼吸道周围脂肪较多,会迫使上呼吸道管径变小,呼吸受阻。注意饮食,进食富含纤维素、低脂、低胆固醇食物。戒烟戒酒,因吸烟可引发咽部炎症,易导致鼾症的发生,而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睡眠呼吸暂停的危险性增加,并降低血氧饱和度。应戒烟戒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尽量采取侧卧睡姿。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抵抗力。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监测参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观察组患者均能耐受CPAP治疗,OSAHS症状明显缓解,两组患者治疗后监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监测参数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监测参数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治疗前最长呼吸暂停时间(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治疗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观察组 43 60.51±21.32 43.71±16.92 63.31±4.22 16.68±9.86 15.81±5.21 94.11±3.92对照组 42 58.90±20.81 44.60±17.41 62.82±4.71 30.51±18.70 26.32±7.20 80.11±4.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睡眠状态下上气道软组织、肌肉的可塌陷性增加,气道阻塞引起的反复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5]。OSAHS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存在一定风险性,而术前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本组OSAHS患者治疗后睡眠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经CPAP治疗患者的疗效优于未行CPAP治疗患者,说明CPAP可改善OSAHS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等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OSAHS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充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后实施健康教育,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治疗的危险性。
总之,CPAP可有效减少OSAHS患者睡眠时呼吸暂停的发生,改善低氧血症,降低手术危险性,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CPAP及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1] 赵 靖,张亚梅,申昆玲.无创通气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2):85-88.
[2] 王 芳.六导睡眠呼吸监测仪的使用和护理[J].实用全科医学,2005,3(5):378.
[3] 傅 洁,林 勇,桑加红.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监测的护理[J].现代医学,2009,37(5):355-356.
[4] 廖华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初探[J].实用全科医学,2007,5(7):638-639.
[5]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