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312353)张文军
等值线图是地理图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景观图、分布图、地形图、示意图、统计图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在各类地理命题中应用相当广泛。在高水平的地理测试中,试题提供的往往不是直观的等值线图,而是带着各种各样的神秘面纱,学生常常被其表象所困惑,未能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无法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因此出错较多。本文尝试运用还原的方法,通过提取原图中的有效信息,初步分析、判断其地理特征后,将原图恢复还原成等值线图,露出其“庐山真面目”,进而形成对原图所要表达的地理事物特征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根据原图像与新等值线图之间的关系,可分下列四种还原类型。
原图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地理数据点的分布情况,如高程、气压值、温度值等,考查的是相关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规律。解题时首先要注意理解各点的地理意义,常用的方法是寻找数据相同点,将之连成等值线后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判断。
【例1】右图1中各点为实测高程点,数据为高程,单位为米,其中点A为该区域的最高点。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a、b、c、d四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
A.a B.b
C.c D.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实线处可能有小溪流过
B.图中b和c处均可能有小溪流过
C.图中虚线处可能有小溪流过
D.图中实线与虚线处均可能有小溪流过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每条线段水平距离相同,而高差b处最大,因此b处坡度最陡。第(2)题可在原图上任意绘制若干条等高线,比如40m和60m两条等高线,还原成如图2所示的等高线图,即可发现虚线处为山谷,可能有小溪流过,而实线处为山脊。答案:(1)B;(2)C。
【例2】读入冬以来某日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3),判断雨雪主要分布在( )
A.内蒙古东部 B.黑龙江东部
C.新疆北部 D.华北东部
【解析】解题时不要被密密麻麻的气压数值所干扰,只需将相同的点连线,还原成图4所示的等压线分布图即可。从图中可直观地判断出锋面气旋的位置,雨雪就出现在冷锋的锋后位置,大致相当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答案:A。
【例3】下图5为我国某平原城市P及其附近地区12月28日北京时间8时的气温水平分布图,此时该城为西北风3-4级,读图回答(1)~(2)题。
图5
图6
(1)有关该城市天气的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①此时P城区为晴朗多云天气
②此时P城区气压迅速降低
③此时P城的西北郊风力强于东南郊
④此时P城区雨过天晴,气温逐渐回升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如P城市区出现一条闭合等温线,产生这种现象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城市绿化面积大,对气候调节作用强
B.城区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强
C.人类生产、生活释放的大量人为热
D.P城市区地处河谷,地势较低
【解析】将温度值相等的点连成光滑曲线,形成图6所示的等温线分布图后,此组试题显得容易多了。当然,3℃等温线的绘制有一定难度,要根据第(2)题的提示“P城市区为一闭合等温线”再进行连线。此时等温线在-3℃~1℃之间最密,由此判断出冷锋锋面就出现在这里。P城尚处在锋前暖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多云,气压将逐渐升高。P城西北郊等压线密于东南郊,因此西北郊风力强于东南郊。P城市区出现闭合等温线,且中心温度>3℃,出现热岛效应,其人为原因是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废热。答案:(1)A;(2)C。
原图呈现的是部分区域的地貌景观图,解题信息包含在各类景观图示中,若能还原成等高线地形图,则图示地理信息清晰了然。
【例4】读图7“某地土地利用景观简图”,回答(1)~(2)题。
图7
图8
(1)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
A.山 间洼地 B.山顶
C.山脊 D.鞍部
(2)图中小路的走向,最可能是( )
A.与经纬线走向一致
B.基本平行于附近等高线
C.依照城市十字交叉道路系统
D.选择避开梯田少占农田
【解析】第(1)题如果仅以两条河流的流向进行判断,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可能是山顶,也可能是鞍部。此题解题的关键是梯田景观的分布特征,由于太阳光照射的原因,从空中俯视观察到的梯田景观最醒目的部分一般沿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因此图中东北部和西南部比中部高,东南部和西北部比中部低,从而确定村庄所在的局部地形为鞍部。第(2)题中,图中四条小路走向似乎避开了梯田,但根据该图为鞍部的地形特征,将景观图还原为图8所示的等高线图后,则清晰地发现四条小路基本沿等高线走向。答案:(1)D;(2)B。
地理示意图类型多样,是地理试题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它用简明的图示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发展演变规律。有的地理示意图蕴含着等值线图的信息,但非常抽象,若能将其反映的地理意义还原出来,形成新的等值线分布图,则问题易被理解。
【例5】下图9中A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B示意“a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
B.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低
C.③地气压高于④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高
(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a地风向为西北风 B.c 地风向为西南方
C.b为阴雨天气 D.d为下沉气流
【解析】此题解题的关键是绘制出甲乙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从B中可以看出甲处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比乙要大得多,因此①④之间等压面的数量应大于②③之间等压面的数量,由此绘制出甲、乙上空的等压面分布图(图10),图中等压面P1>P2>P3>P4>P5,则热力环流圈跃然纸上,第(1)题迎刃可解,第(2)题可根据甲、乙的方位,结合地转偏向力方向进行判断。答案:(1)C;(2)A。
图10
原图所给的是地形剖面图,解题时若能还原成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的话,将使某些地理信息以新的角度呈现,有利于对原图的分析和解题。
【例6】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11)。读图完成(1)~(2)题。
图11
(1)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
A.70 m B.110 m
C.170 m D.250 m
(2)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判断( )
A.道路③为直线
B.道路②地势最为平缓
C.道路①最长
D.最宜建公路的是线路①
【解析】通常我们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进行读图和解题,但此题别出心裁地提供地形剖面图来考查学生,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图示所反映的地理特征。第(1)题由题目文字表述可知甲、乙两地有三条道路相连,故三条道路的起止点应该是甲、乙两地。读图可知甲、乙海拔分别为260 m和150 m,两地相对高度差为110米。第(2)题可根据图中三条道路的长度和坡度变化特点进行判断。道路①最短,且沿途高差较小,道路平缓,适合建成公路;道路②沿线最高海拔为400米,路程居中,因此坡度较陡;线路③与①沿途高差相同,但线路最长,因此不可能是直线。教师在进行上述讲解时,学生可能会感到非常抽象而难以理解,教师如果将原地形剖面图还原成图12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的话,学生对照两图进行比较分析,就非常容易理解了。答案:(1)B;(2)D。
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