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 400045)
从广义上来说,文脉是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是局部和整体及所在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文脉的挖掘和研究,可以使城市内在联系的明晰性上升到哲学高度,称之为“文脉主义”。
城市文脉不仅是通过建筑和形体空间来体现,还包括地方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传统、政治经济、当地材料、标志符号等。城市文脉是人类在该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任何一座城市在营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时,都需要延续原有文脉,在城市原来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使城市形象独具特色。
景观是城市内在精神的外在物化形式的表达,是人与环境情感交流的媒介。不同城市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存在着地域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脉异质形成了不同的地域个性。从来都说巴蜀是一家,但是成都的闲逸和重庆的紧密正是几千年来不同文化背景下彰显的城市魅力。
城市景观与文脉是表与里的关系、内涵与外在的关系①。在景观设计中,对历史文脉的继承是利用表现传统文化的材料、图形、色彩符号等因素,特别是这些因素对人的感觉造成的象征性感受,进行提取、打破、重组、夸张等,同时还带有装饰性和浪漫的人文情怀,通过隐喻和联想达到目的。广东中山岐江公园重文脉设计,尊重了场地的历史和特性,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同时工业时代的构筑物被保留,公园中红色盒子隐约含着对原场所的直觉体验,由树篱围合成的绿房子用隐喻的手法唤起对当时工人宿舍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脉在城市景观中起到了延续文化信息的作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注重城市文脉,从历史人文的角度研究城市景观,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关联性,正是文脉主义景观设计观。
在景观设计中,文脉的体现主要是借助于景观要素的设计,城市的景观要素可以分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人文要素三个方面。
城市文脉在城市自然景观中的体现: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山水要素和绿化植被等,山城重庆独有的崇山峻岭的山地景观,春城昆明四季花开如春,内蒙古的草原景观、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景观等,地域环境决定了城市自然景观。
城市文脉在城市人工景观中的体现:城市的人工景观包括城市的空间形态、建筑实体、公共空间、历史古迹、环艺和工程构筑物等。历史原因下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地域性建筑材料的运用,结构和立面细部的处理,公共空间的私密和开敞性,历史建筑的保护以及新旧建筑的协调,构筑物的运用等都是人工景观中城市文脉的外在体现。文脉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并不是简单的复古与怀旧,是旧文化旧元素在新时代新背景中的体现。如北京菊儿胡同,设计者在保护旧有街坊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以鼓楼为特色的老北京遗产文化氛围,从中国传统四合院中发掘了尚有生命力的“院落体系”,结合现代建筑的设计原则,创造了“类四合院”的新原型,构筑了一处具有记忆和传承的城市环境,呈现出人工景观和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
城市文脉在城市人文景观中的体现:人文景观主要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俗、行为方式、道德情趣和特殊节庆等,是城市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何在人文景观中体现城市文脉内涵,主要是充分尊重当地的生活习俗和节庆发生的场所,同时根据人们需求营造这些场所并且策划相关的项目和活动,延续和发展城市的人文精神。
这个在旧造船厂上设计的公园,很好地融合了历史记忆、现代环境意识、文化与生态理念。该项目设计对工业时代的产物进行保留和再设计,体现出场所的文脉和记忆。
主要设计概念“保留,再利用和再生设计”。对乡土群落和发育良好的湖岸进行了人为保留,在人文和生态文脉上有了较好的反应(图1)。 对现有遗存的造船厂、铁轨和机械以及拆除的建筑材料进行了改造和再利用,在原有功能退化的旧建筑中重新植入了新的功能,对原有破旧的场景有新的景观上的诠释(图2)。
图1 原有生态的保护
图2 原有建构筑物的利用
加利福尼亚市场公园于1988年由哈格里夫事务所的乔治·哈格里夫所设计,强调“场所的历史性、可理解性、可交流性、可对话性和意义的可生成性”。原来是一个巨大交通环岛的市场公园,位于城市中心,被数座重要的公共建筑——艺术博物馆、大型旅馆、会议中心所包围。场地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隐喻生活片断。历史元素和片断被组织到公园的主要公共景观片断里,通过视觉感受传递给大众。网格式中的喷泉形式的灵感来自1800年场地附近挖掘的自流井,它们一天中的变化形式隐喻城市兴盛的发源来自于水。西边用地的果园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两次战争期间周围果木农场丰收景象的记忆。维多利亚风格的路灯反映的则是城市300年来的历史,而夜间灯光照射下的喷泉景象是对当代山谷高科技的暗示②。
苏州官太尉河畔盛家31号的封泪草堂,原本是年久失修的老宅,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古宅焕发出新的生机——粉墙黛瓦、小桥亭榭、湖石假山错落有致,园林式车库、餐厅、厨房和小型电梯设施也相应配制。古建筑在经过精心的修复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走出了古民居改造探索性的一步。苏州山塘街整个建筑采用修旧如旧的观念来对街区和建筑进行修复,在精心修复和改造中恢复了古代十里山塘的旧时风貌,成为苏州又一旅游胜地。最值得注意的是老的苏州戏曲、工艺品、小吃等都在山塘街出现,又有了久违的叫卖声,失传多年的艺人、工匠们重新回到人们的面前。古建筑、街区在改造后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实现了人与建筑、城市发展延续的脉络(图3)。
图3 传统习俗和场景的恢复
如何建立文脉,建筑设计常用的设计方法:化整为零;间接对应;感觉上的模仿;装饰的运用;强化细部;社会习俗和时尚的影响;虚实相生的手法③。在景观设计中文脉的体现主要是通过景观元素的设计。
传统历史物质空间和构建筑物的保留:在对场地有足够的历史文化了解之后,对于场地上遗存的历史文化信息要有足够的敏锐力和对历史文脉的尊重,对有意义的历史地段、建构筑物进行有效地保留。同时让历史信息图像化、可识化,使城市里的其他人在场地中漫步时,可以感受到由景观所传达出来的文脉信息。
传统文化符号的提取:提取原有传统符号,还原抽象到现代的景观元素中。在不同地区的景观设计中,无论是民居、胡同、门窗、台阶、桥梁、山石还是历史上的人物用品,都可以提取或加以提炼,并运用到现代的景观设计的环境设施、小品,以及地面铺装当中去,起到传承历史文脉的作用。
人文景观的重现:人文景观的重现是指在景观设计中复原历史上的生活片断,传统生活习俗,再现原住民生活场景。激起现代人对历史的怀念,同时也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得以延续,人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强化:结合现代人的现代功能活动需求,策划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和承载活动的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结合文化的主题,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并且强调。
意境的赋予:在一系列景观空间序列成型的情况下,结合自然、人文历史和浪漫主义的诗词歌赋,主观地给每个景观序列上的节点赋予诗意的意境和联想,实现人与景观的视线、精神和环境的交叠互动。
景观不应该仅仅只是作为一种审美的需求,它应该是传统文化和精髓以及现代文明的物化载体,植根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传统的人文风俗习惯,能够唤起人们的历史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城市中的景观不仅仅是要具有地域化,还要使城市中的人们具有归属感,同时也是这个城市最真实最原始的一面的展现,应该向人们叙述的是这个城市从过去到将来的故事。
注释:
①参见《情感的体验——当代景观设计中文脉主义的探索》。
②参见《美国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表现》。
③参见《文脉主义中的建筑与城市》。
[1]王煜,沈守云,俞明海.景观设计: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的实践[J].中南林学院,75-77.
[2]李杰,杨茂川,李沁茹.情感的体验——当代景观设计中文脉主义的探索[J].江南大学(艺术与设计).93-95.
[3]龙渡江,金晓玲.《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潮之异同》[J].中南林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学院.74-76.
[4]陈晓彤.美国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表现[J].规划师,2002,(6):29-33.
[5]吕明伟,赵鑫.后现代主义与我国城市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4,(4):46-52.
[6]王军,朱瑾.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的建筑文脉[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0,(9):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