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莉,刘海军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魅力依旧。马克思主义需要走向大众,亲近大众,并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追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非凡。本文以崭新的知识计量学为研究视阈,关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问题,既可以深化人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与认识,又可以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探索提供依据和借鉴。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以文献计量学为学科依托,整合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针对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自1998年以来定期遴选富于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的来源期刊。本文依托CSSCI数据库,由文献计量学拓展到知识计量学,以1998—2011年间检索到的篇名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250篇来源文献为计量单元和研究对象,梳理和追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领域的研究热点。CSSCI数据库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检索初始年份为2007年,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250篇文献的时间跨度为2007—2011年。
知识计量学是以知识单元为研究对象,依托定量分析和计算技术进行计量活动的交叉学科。知识图谱是知识计量学的图形表达方式,能够揭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
知识可视化技术是通过知识计量研究和知识图谱绘制直观形象地体现抽象数据的技术方法。CiteSpace是由陈超美教授研发的知识可视化应用软件和前沿工具,它已然成为21世纪知识计量学普遍应用的新手段。
在梳理和追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点过程中,本文以知识计量学作为崭新的平台和独特的视角,立足于CSSCI知识单元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属于首创。
本文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时间分布、作者共被引分析和文献共被引分析入手,考察此领域研究的总体分布,为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提供参考借鉴与研究线索。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这一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给予了普遍关注和广泛探讨。图1反映的是近五年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情况。
自2007年CSSCI数据库检索出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即张博颖的《在普及中引领思潮----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呈直线增长势态。近五年来,
国内学者发文最多的年份为2010年, 该年
共发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101篇。2011年的发文数量略有回落,这与CSSCI数据库检索论文的时滞性不无关系。
图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07—2011年)论文的时间分布
作者的文献被引次数,是该文献及其作者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的重要测度。作者共被引分析是指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的文献被其他作者同时引用的引文分析方法。作者共被引分析的对象是文献作者,可以将众多看似无联系的各位作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揭示其相互依赖和交叉互补的关系,见表1。
表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07—2011年)高被引作者分布前30位
表1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高被引作者的分布情况,在频次大于8的前30位高被引作者中,党和国家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名列前茅。知名学者,研究专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人员都是此研究领域的生力军。此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和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宣传、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文献共被引分析与作者共被引分析存在着高相关性。表2直观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经典文献和教科书,为此领域开展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学术线索和参考借鉴。在频次大于8的前10位高被引文献中,不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如邓小平文选(第3卷);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和精神,如胡锦涛同志的十七大报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如邱柏生、刘建军、赵勇在2008年刊发于《思想理论教育》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左伟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发表的《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
在知识计量学维度下,研究热点是指从某一领域、学科的高被引研究型文献中抽取出的关键词汇共同探讨和演绎的主题或专题。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是某一领域、学科研究热点的直观体现。
运行CiteSpace绘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关键词共现时间线知识图谱,在“节点类型”中选择“关键词”选项,“时间尺度”设定为2007—2011年,其间5年设置为5个时间分区,即每个时间分区的年限为1。为确保知识图谱清晰客观,CiteSpace锁定每个时间分区中前30位高频关键词,见图2。
图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07—2011年)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知识图谱
图谱中涵盖84个网络节点和93条共引连线,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圆形年轮大小表示关键词的词频数,词频增长由颜色变化表示,年轮外层紫红色表示词频突现度;各年轮节点之间链接线条及颜色表示关键词共现关系及时间;图谱纵向依次为关键词共现聚类(其实质是关键词作为知识单元的游离和重组所形成的若干知识群),由右侧红字知识单元标识以诠释研究热点[1]。如图2所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关键词共现时间线知识图谱共生成23个知识群(知识群0至22),即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23个热点知识群:公共空间、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问题意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为本、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理论宣传、路径选择、生活化、当代中国、信仰、大众化、中国化、语言艺术、现代化、中央苏区。位于图谱右侧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生活化”知识群是国内学者新近关注的研究热点。
对23个热点知识群进行归并,相关、相似和相近的知识领域加以整合,进而,归纳出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点如下:
此研究热点覆盖知识群4、7、9、11、16、18,涉及的重要关键词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中“大众化”的定义是“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辞海》中“大众化”的释义为“群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可立足于特指和泛指两个层面。就特指层面而言,它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大众化;就泛指层面而言,它是当代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冠以“当代”、“中国”这一时间和地点的限定词,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和民族情怀。具体地说,它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总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书本走向生活、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群众掌握的过程[2]。此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目前,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和具体化,形成富于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成果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及化和通俗化,从而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会进程[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和要求[4]。二者现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范畴。
此研究热点覆盖知识群1、10、19、22,涉及的重要关键词有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人、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井冈山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的考察与总结,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早期的“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序幕,以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为代表的通俗读物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经典教科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范例,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起点,改革开放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向新阶段。从李大钊、陈独秀到艾思奇、李达,再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他们身体力行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实践,摸索和总结出可供参考的经验弥足珍贵,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方法是密切联系群众,落实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是关注民生和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依托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者和研究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此研究热点覆盖知识群0、2、3、5、13、14、15、20、2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涉及的重要关键词有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论、灌输论、以人为本等;问题涉及的重要关键词有意识形态、问题意识、价值认同、学院派作风、主观主义等;路径涉及的重要关键词有实践路径、路径选择、语言艺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现代化和生活化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具备厚重的理论基础和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大众化”的关怀与关注是有目共睹的。其中,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诉求,实践观和群众史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了理论指导大众、大众传播理论的统一,体现了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实践着的人民群众,即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包括领导干部、党员、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广大工农群众等。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成为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的源泉和土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辩证统一过程,就传播范围而言,使马克思主义由党内普及走向社会普及;就表现形式而言,使马克思主义由高深理论走向通俗理论;就维系力量而言,使马克思主义由制度维系走向群众自觉[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表现为国民政治信仰的淡漠,社会价值多样化、信仰多样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理论宣传脱离客观实际,理论灌输的片面理解,学风文风会风不正和大众化的形式单一等[6]。有鉴于此,宣传教育、制度规约、社会心理影响和公共政策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其中宣传教育是直接实现路径,其他是间接实现路径[7]。宣传教育就方式而言,包括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二者的良性互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显性教育以其强大的张力发挥着价值宣传、政治导向和理论指引的作用,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单纯依赖显性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发挥不足。有鉴于此,外在显性教育的同时,应适当地辅以隐性教育,将政治导向与价值渗透相结合,从而构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显内隐”模式与路径。此外,通俗化的表达形式、层次化的宣传对象、多样化的普及形式、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科学化的效果评价和专业化的理论队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8]。
此研究热点关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覆盖知识群6、8、12、17,涉及的重要关键词有当代大学生、信仰、主体、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流)价值观、三个结合等。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90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丰富高校红色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总之,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势在必行和当务之急。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树立大学生的理论认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强化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大学生的德性修养。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过程,即坚定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识,形成其主流价值观的大众化进程。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的具体对策包括:浸润红色思想、传承红色精神,构筑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家园;立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引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依托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注重高校实践活动,搭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树立校园先进典型,打造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品牌人物和精品活动;运用校园网络形式,坚守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阵地。
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一研究虽已全面展开,但尚处于初始阶段。
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热点与特点。近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问题和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呈现多维度、宽领域、跨学科的特点。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知识图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性研究覆盖哲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新闻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使其在融会贯通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缺陷与不足。目前,多数学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的一般性说明和阐述,学术界有待于进一步厘清和界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有的放矢。此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伴而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硕,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是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相对薄弱。
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趋势与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加强研究深度。宏观视阈下,应推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层释义,挖掘其理论基础,探寻其内在规律性,梳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关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化问题都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与目标。微观视阈下,应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主体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操作性和问题对策的实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这都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前景。
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已成为中央重视,人民关心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探索和解决矛盾的问题。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从概念解析到实践路径的转变,从经验性研究到实证性考察的转变,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魅力和理论风格。
参考文献:
[1] 刘则渊,朱晓宇. 国际科学计量学及其姊妹学科的计量与图谱[J]. 科技导报, 2012(7):68-79.
[2] 王国炎.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探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3):82.
[3] 王恒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1(2):96-100.
[4] 杨全海.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9):45-90.
[5] 黄俊,肖东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1):133.
[6] 秦宣. 问题与对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5):37-41.
[7] 邱柏生.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 思想理论教育, 2008(5):9-13.
[8] 刘先春,杨志超.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38(6):63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