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的知识服务研究
——以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2-09-25 10:08:43高莹莹
图书情报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馆员南京大学

钱 婷 李 霞 高莹莹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南京 210009)

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的知识服务研究
——以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钱 婷 李 霞 高莹莹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南京 210009)

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和企业合作方式中实践最多的一种方式。以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调查研究高校图书馆面向园区企业知识服务现状,对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的知识服务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提高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途径,构建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的知识服务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模式,从而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知识服务 大学科技园 高校图书馆 企业用户

1 引言

1.1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

在国外,没有单纯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文章,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大都蕴含在知识管理(KM)之中。国外的知识服务最早是公司用来吸引更多投资,提高自身效率和竞争力的商业服务,大都用在制造业和医疗卫生业方面。我国的知识服务研究起步比较晚。1994年,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戴光强发表了《医学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知识服务——医学发展的新纪元》一文[1],提出了知识服务的新观念。随着网络全球化的发展,产业经济飞速向知识经济转变,用户的知识需求日益增长,“知识服务”的研究也逐渐升温。图书馆知识服务是指图书馆利用自己生产的知识、拥有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设备,在特定的时间内满足社会和广大用户知识需求的服务活动。1.2 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

国内观点普遍认为知识服务是基于知识管理而产生的,是知识管理领域研究中的一个方面。笔者以为知识服务首先是一种观念,一种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新的服务观念,是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知识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科研课题组和研究者,以信息的搜寻、组织、分析和重组为基础[2]。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的基本要求,不仅包括对知识资源的管理,还包括对知识人才、知识设施、知识技术和知识制度的管理。知识化管理不是图书馆的特有现象,而是社会组织共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3]。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关系见图1:知识服务是知识管理的发展,是知识管理的更高阶段;知识管理是知识服务的基础,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服务的开展。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和最终动力就是为了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

图1 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关系图

1.3 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体是文献信息服务。除此之外,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中心,还应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设施或其他条件,围绕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政治等方面的任务,多方位、多视角地开展宣传、教育、导读等活动,这也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方面[4]。信息服务的实质是传播信息、交流信息、实现信息增值的一项活动。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是相联系的,知识服务是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知识中提炼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通过特定的组织、分析、加工、重组,形成有用的知识提供给用户,是信息服务的高级阶段。知识服务以信息服务为基础,并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区别:

表1 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区别

1.4 图书馆知识服务特点

(1)面向用户,以用户为中心

知识服务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针对用户的阅读习惯、图书馆利用方式与频率,对服务的需求层次制订最终的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2)面向知识内容的服务

面向知识内容的服务是知识服务的最基本特征。传统信息服务主要是解决用户的单一提问并提供文献或信息资源咨询的服务,而知识服务是面向知识内容的深层次服务。知识服务非常重视用户所需信息中的隐性知识,它根据用户的提问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并提取出有效的隐性知识,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产品,并以此服务于用户。

(3)面向创新的服务

创新服务是知识服务的本质特征。知识服务就是从大量复杂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并通过分析、加工形成具有前导性、启发性的知识产品。这个过程可以使用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启发新思维、创造新知识,不但实现了知识的增值,同时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4)面向个性化的服务

知识服务是面向用户的服务,根据不同用户类型量身定做,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是采取不同方式的个性化服务。

2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为基础,根据师生的问题和环境,融入师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能够提供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知识经济、创新理论及知识管理密不可分;并且,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以它们为理论基础的[5]。

2.1 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的主体,是产生知识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当今社会由于现代信息传递的网络化,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无需通过图书馆员的中介作用,便能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的检索、查询、存取,这就使得传统的图书馆失去了竞争优势。要想不被时代淘汰,高校图书馆就应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对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进行知识加工和知识处理,提取出广大师生急需的“知识单元”,以及能真正解决教学和科研中重大实际问题的预案[6]。

2.2 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资源人才优势

高校图书馆与专业的图书情报机构和公共图书馆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①文献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约700多所高校藏书近7000万册,涵盖了各个学科的文献资源,文献的完整性、系统性强。②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大都具备较强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更加熟悉本学校和专业的相关知识。③高校有一大批杰出的专家、学者,能够给图书开展知识服务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同时,大批科研学者、专家的知识汇集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知识面,隐性知识巨大。图书馆应该大力挖掘这些隐性知识,同时做好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通过知识服务平台实现知识共享。

2.3 高校图书馆开展面向企业知识服务的策略

2.3.1 构建区域化高校图书馆联合体 各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和区域的划分,加强联合,形成区域共同体。比如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就是政府和高校联合发起的;到目前为止,已经联合了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八所区内高校共同组建,集科研、开发、孵化、技术贸易和科研成果转化于一体,是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也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八大高校图书馆之间通过区域联合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只要在高校校园网就可以免费浏览其他高校的资源,通用借书证可以借阅其他图书馆的纸质资源等,大大方便了师生和大学科技园的企业用户。

2.3.2 创新馆员和用户的交流平台 高校图书馆除了利用自身的丰富馆藏资源和信息优势外,还应该发挥馆员自身的“隐性知识”,建立用户与馆员的交流平台。首先可以建立馆员和用户网络沟通平台,如微博、BBS等,通过平台馆员可以及时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其次可以建立短信互动平台,馆员和用户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网上,遇到不能上网的时候,用户可以通过短信平台与馆员联系,馆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将用户急需解决的问题反馈给用户,使得图书馆的服务从被动变为主动。

2.3.3 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地图 知识地图本质是一种导航工具。通过知识地图,读者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并且及时了解某一学科领域最新发展概况。其实现方式是通过某一知识节点进行检索,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7]。构建知识地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每个馆员的学科背景、专业特长,同时也可以看到每个用户的具体单位、信息需求重点。通过知识节点进行匹配,可以将馆员的擅长专业和馆员的隐性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有这方面需求的企业用户;同时通过“点”对“点”的节点链接,知识地图提供各个资源的储藏位置、储藏介质、存储途径以及获取渠道。通过这张清晰的知识服务地图,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得自己所需信息,同时将馆员的“隐性知识”和图书馆的“显性知识”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为人性化、更为专业的知识服务。

3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构建

3.1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基础设施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是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以及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核心成员馆。图书馆馆藏文献种类广泛,涵盖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诸多门类。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现有包括江浦逸夫图书馆、浦江图书馆和新模范马路图书馆三个分馆。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是江苏省高校第一家超星电子图书镜像站点、国内第一批清华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镜像站点,目前拥有国内外大型光盘和网络数据库30多种。资源种类多、内容全,并且实现了校园网上资源的共享,在教学和科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8]。

3.2 南京工业大学知识服务平台构建

3.2.1 知识服务平台的基本功能 知识服务平台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一是知识采集系统,主要任务是完成信息资源的加工整理、信息到知识之间的转换;二是知识处理系统,主要负责将采集到的资源进行知识化处理,包括自动处理和手工处理两种方法,处理内容包括文种代码的识别和转换、资源格式的转换、资源分词标引、智能词表、知识查重过滤、知识标引、文摘生成、简报生成、文档分类聚类处理;三是知识库存储系统,这是知识库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硬件系统、管理系统、检索系统;四是知识服务系统,即智能知识服务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用户问题的分析,采用方便有效的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

3.2.2 知识服务平台构建 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包括知识门户、知识导航、各学科知识库、信息资源、RSS定制与推送、网络资源揭示、知识挖掘、定题知识服务等。该平台建立在特色资源库、虚拟馆藏库等知识库上,并将用户的需求嵌入到平台建设中,同时集成各种技术与资源,通过友好、简洁的操作界面,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知识服务,其运行和服务从传统的单向、被动、静态变为双向、主动、动态的智能化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平台一般由五个子平台组成,它们是用户需求平台、技术支持平台、资源建设平台、用户教育平台和统一检索平台。构建知识服务平台,满足用户需求,方便用户检索,实现一站式服务模式,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用户提供简捷的检索途径和快速的链接方式,已成为知识服务平台的目标。通过知识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开展检索、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文献传递、参考咨询和提供定制的专题服务等,同时我们通过协作共享平台分享资源和信息,优势互补,通过评估和反馈平台监督我们的知识服务质量,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

图2 知识服务平台构建模式图

为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师生、企业科研人员,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建设情况于近几年新增多种数据资源,截止2011年5月已拥有外文数据库26种、中文数据库21种、试用数据库21种,几乎涵盖所有学科,实现了资源多样化。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根据自身的文献资源状况及企业用户需求,进行了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和专业、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系统完整地收集了某些学科、专业或专题的信息资源,具有专、深、全的特点,如土木工程专题库。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列有常用搜索引擎、学科信息、网络免费资源等,节省了用户的检索时间,如化工学科导航。此外图书馆还有针对有重点地挖掘网络资源,分门别类加以归纳并用专业语言标识后,以超文本方式提供给企业用户链接点,形成导航站,方便企业获取利用。

4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的知识服务实践

4.1 技术信息资源速递服务

(1)中文期刊目录推介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作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紧密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这一主题,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拓宽服务领域,努力为入驻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为方便园区企业尽快了解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推出了“特色馆藏资源推介服务”,即根据图书馆现有期刊种类编制《中文期刊导航》,满足不同科研人员的需要;同时针对园区的大部分化学化工企业,根据其业务需求,编制了《中文期刊速览——化工大类专辑》;随后又开展了技术信息资源速递服务,将最新的化工新技术、生物制造、新材料、先进制造、能源环境、土木工程、绿色建筑等相关学科的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推介到企业使用最多的园区网站点,方便企业随时阅览。技术信息资源速递的相关内容是参考园内企业的主营业务内容、从图书馆最新中文期刊中精选而成,包括行业动态、专利文摘、论文摘要和综述四部分,每月出版1-2期,旨在帮助企业及时掌握行业最新科研动态和市场信息,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和生产。

(2)外文期刊目录推介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园区企业,根据我校读者对外文期刊的使用率及受读者关注的调查情况,从众多的馆藏外文期刊中挑选出专业涵盖面广、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权威的综合性科技期刊——美国的Science和英国的Nature,开展目次翻译推荐工作。

Science和Nature的出版历史悠久,出版周期短,发行速度快(周刊),发表科学新闻和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强;内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并且拥有众多读者,其中大多数是活跃的研究人员。为使园区企业用户尽快了解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科学发现,现阶段图书馆试行目次翻译,定期或不定期刊载在图书馆主页中,以便园内企业更多关注。随着工作的深入,图书馆还将对这两种期刊进行文摘性的编译工作,方便企业用户快捷地掌握世界科技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通过对每一期目次进行中文翻译,标注出原版的出版时间、卷期、页码,企业用户可以据此直接找到全文,从而节省时间。

4.2 专利信息服务

专利信息是园区企业用户信息需求中的首要信息。因此,对专利信息的搜集、分析和研究已经成为图书馆开展企业知识服务的最重要内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和信息是最重要的资源。世界高科技的激烈竞争,企业对于专利信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有的企业不惜花重金购买对企业生存有决定性作用的信息。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汇集了大量专利数据库,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信息网、esp@cenet(检索欧洲专利、PCT及世界各国专利)、美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美国专利商标局)、加拿大专利检索、德国专利检索的资源链接,方便企业用户获取专利信息资源。

4.3 科技查新服务

科技查新是一种有效的知识服务方式。它不仅为科研项目的先进性提供保障,也为科研项目研究提供可扩展空间,还为科研项目的评审提供可操作的基础。科技查新是一项要求比较高的知识服务,包括科研立项、成果鉴定、评估、验收、奖励查新以及成果转化、专利申请查新等等。

南京工业大学科技查新站在为学校科研和园区企业服务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大进步,2011年获批教育部第五批科技查新工作站,成为在宁省属高校唯一一个获得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资质的单位。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在南京工业大学的成功设立,进一步丰富了南京工业大学产学研服务的内涵,标志着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1] 沙淑欣. 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回顾[J]. 山东图书馆学季刊,2006(3):19-22.

[2] 方意平. 图书馆信息服务理论与实践[M].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77.

[3] 李均宏. 大学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行政管理,2009(7):95-96.

[4] 张树华,王京山,刘录茵,等.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1.

[5] 梁瑞华.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研究[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85.

[6] 初景利,邵正荣. 图书馆知识服务战略研究[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46.

[7] 黄月红,陆梅英. 对高校图书馆构建知识服务模式的探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0):149-150.

[8]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EB/OL]. [2010-12-28]. http://202.119.248.55/service/tjth.htm.

CollegeLibrary’sKnowledgeServiceforEnterprises:ACaseStudyofNan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Library

Qian Ting, Li Xia, Gao Yingying

Library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is the most practiced way when universities cooperate with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taking Library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by investigating and study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mode of universities’ knowledge services for enterprises, exploring ways to promot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build up a university libraries’ knowledge service system for enterprises and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in the hope of realizing greater social benefits.

knowledge services;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university library business users

G251

钱 婷,女,1983年生,馆员,硕士,发表论文8篇;李 霞,女,1964年生,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图书馆主任,副研究馆员,发表论文7篇,编写教材3本;高莹莹,女,1981年生,馆员,发表论文3篇。

猜你喜欢
馆员南京大学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环球时报(2022-08-16)2022-08-16 15:13:53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8年1期)2018-07-09 05:50:56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青海政报(2017年7期)2017-07-24 14:14:41
南京·九间堂
金色年华(2017年8期)2017-06-21 09:35:27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