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记忆

2012-09-22 09:13张旭
闽南风 2012年9期
关键词:集体作家记忆

张旭

集体记忆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特殊记忆。这个群体可以是一个宗教集团、一个地域文化共同体,也可以是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这种记忆可是分散的、零碎的、口头的,也可以是集中的、官方的、文字的,可以是对最近一个事件的回忆,也可以是对远古祖先事迹的追溯。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一些有形的制度化的约束下的"关系"外或者以血缘或者法律所界定的关系外,多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共同事件的记忆形式停留在我们心目中的。

如今,集体记忆是个时髦的词。文革时响应号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识青年们,如今已是儿孙满堂的祖父母,却也组织起"知青旅行团",重返延安、井冈山、北大荒。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的胡同和弄堂里,出现了鳞次栉比的"国货商店",店主仿造老国营商店模式经营,售卖白瓷茶缸、回力球鞋、蜂花洗发水、百雀羚护手霜和永久自行车。不少年轻人也趋之若鹜,尽管这些老国货背后的故事对他们而言往往过于陌生和遥远。

集体记忆似乎与年龄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是老年人才怀旧,年轻人也有类似的情感需求。他们大多在互联网环境中长大,缺少标示自身的共同生活体验,现时的社会环境中缺乏可以供一个群体共同尊奉的理念或信仰。于是,伪装成"老物件"的商品"乘虚而入",扮演了集体记忆承载者的角色。

我们所在的这个高速前进的社会并不存在一个有效的机制,给人的心灵带来足够的慰藉。从小养尊处优、却没有可资缅怀的共同生活经验的年轻人,也在想方设法利用日常生活的有限资源去自造意义。这既是一项富有魅力的行动,也难免带有伤感的色彩。建构集体记忆,其实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工程。它要求我们把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聆听灵魂深处的需求。

人人都有集体记忆,并不意味着过去必然比现在美好,而是因为现时的社会零散、孤孑、不再"有机"。每个人都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想方设法避免着与他人发生文化或情感的交集,在集体和私生活之间,缺乏一道具有凝聚力的黏合剂。

已经毕业的同学,班级的形式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当同一班级的同学再次聚在一起,能够给他们带来组织归属感的,只有当年在这个组织中共同活动所留下来的记忆。而当时的集体活动所留下的记忆越深刻,这个组织的凝聚力就更强烈,组员之间的关系往往越紧密。

集体记忆是个体经验的集成,但绝对不是单纯的个人经验,实际上是被人选择加工之后的个人经验。

有研究者认为,放眼世界文坛,三分之一的贡献来自于俄罗斯作家,三分之一的贡献来自于犹太作家,另外三分之一其余各國一同分享。最起码从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最简单的坐标中可以得到明证。贡献大成果多的俄苏作家与犹太作家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本民族既怀有深厚的感情,又不乏憎恶--对其缺陷与不足。也就是说,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集体记忆,而要建立充满个人色彩的个体记忆,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何去挖掘沉默已是必要,沉默是集体记忆的暗角,它像胶卷底片一样,拍下了一个消逝的时代的身相。而集体记忆的急剧丧失已经成为社会心态的通病之一,这是文化的悲鸣。因为实际上集体记忆的丧失并不意味着缺席,它只是经常被公共话语压迫、异化,以至于渐渐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就像匈牙利作家康拉德说:"今天,只有持不同政见者还保持着连续的情感。其他人则必须将记忆抹掉,他们不允许自己保持记忆。"然当我们与发生过的事物相隔越来越远时,记忆便开始消失,人们唯有藉着文字和记忆来掌握对于过去世界的认识,但历史不是只有一种声音,历史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变动性。

猜你喜欢
集体作家记忆
作家谈写作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我和我的“作家梦”
警犬集体过生日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集体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