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壮山河的迁徙

2012-09-22 09:56姜刑敏
非常关注 2012年12期
关键词:西迁伊犁清政府

姜刑敏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农历四月,大清历史发生了件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清政府从东北盛京(沈阳)一带,抽调1020名锡伯族官兵(连同家眷及一些自愿随行的亲友共约4000多人),迁移到新疆伊犁驻防屯垦。

说其小事,是相对于朝廷和中国历史战乱频仍,动辄千军万马地大调动、大征伐、大厮杀的血腥而言,千把军人的一次调动。本身再平常不过了。然而这件几乎是随机的“小事”,对这数千人而言,却是关乎他们生死存亡的终身大事,深刻而必然地左右了他们乃至一个民族的命运与生存演绎史。且不说别的,在当时既无汽车火车更无飞机的条件下,让几千人离乡背井,从中国的最东北扶老携幼、全靠两条腿和牛牵马拉地长途跋涉逾万里迁往最西北,不说他们今后面对的是何等陌生而艰险的生存环境和战事考验,就是途中那千山万水、大漠戈壁和风刀霜剑,细想就足以让人胆寒。实际正如此,这支举世罕见的男女老幼军民混杂的长征队伍走到半途,就先后碰上大雪封山和阿尔泰山积雪融化,山洪泛滥等险阻,历时长达7个月,以致口粮净尽而三千多马、牛、驼也倒毙十之八九。管带协领阿木胡郎等一面咨文伊犁将军派人接济,一面带领兵民采集野菜充饥,重新前进。终于于1765年7月顽强抵达伊犁,胜利完成西迁的伟大历程。可歌可泣的是,尽管减员不少,这支奇特的远征隊还在一年零三个月(朝廷给他们的行期是三年>征途中,新添了300多个呱呱的新生命!这不能不说是锡伯民族史上的一大壮举。无怪他们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特的西迁节,年年纪念之。

更令我动客的是。当年清政府曾允诺这支队伍60年后可以迁回东北。实际却是,好几个60年过去了,清政在早已背弃承诺;而直到今天,这些人及其后人却忠诚于自己的职守,就此扎根于西北,两百多年,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没有一个人后退或逃过边界、逃回东北。那次迁移成了这一支锡伯人与故土、亲人和血脉之地的一次永诀f

曾雄踞中国北方近两百年的北魏拓跋鲜卑后裔锡伯人,虽然作出了巨大牺牲,却用事实证明了当初乾隆帝不远万里选调他们的决策有其正确性。或许乾隆正是料到,这个民族不仅晓勇善射,更有对国家和使命的绝对忠诚与铁血意志。而且,如果没有那次气壮山河的西迁,锡伯的民族和文化,会否也如今天的满族人一样,几乎完全汉化呢?

(摘自《扬子晚报》2012.10.11)

猜你喜欢
西迁伊犁清政府
伊犁放歌
伊犁将军长庚
西迁赞歌·东情路——东北地区西迁民族美术作品北方六省巡展作品选登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打伞的人
《里瓦几亚条约》对清政府外交的考量
简述锡伯族的西迁
试述柯尔克孜人西迁后的宗教变化
试论北匈奴西迁的原因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图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