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范
摘要:随着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成为最受关注的美国对外政策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2001年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详细阐述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对影响美国制定对华贸易政策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贸易保护;影响
中图分类号:F7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3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69-03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作为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国内和美国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其整个贸易政策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此,对2001年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原因及其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2001年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
自2001年以来,美国历任小布什、奥巴马两届总统执政时期。这期间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复杂且又多变。
2001年至2008年,是小布什总统执政时期。自2001年开始,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丧失了明显的导向性,“接触”与“遏制”并存是这一时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主要特征。张曙霄和蔡丽(2001)认为,“9·11”事件之后,小布什政府一改上台初期的强硬态度,开始以“接触”为主要手段拉拢中国,主要表现为积极支持中国加入WTO,并在中国入世初期允许中国在过渡期内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美中自此开始了“建设性合作关系”。然而,随着美中贸易的严重失衡,又使布什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趋紧。Lardy(2005)以及李静(2010)指出,此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重心发生了转移。美方将对中国的要求从敦促中国遵守贸易规则转变为监督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并要求中国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督促”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一种手段。
2009年至今,是巴拉克·奥巴马执政时期。张建新(2009)、蒋珠燕(2009)、李静(2010)以及马光明和赵锋(2010)认为,奥巴马时期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似乎是以“稳健、理性和务实”为主,具有自由贸易和实用主义兼容的特点。与小布什的保守主义相比,奥巴马更强调与中国进行合作,并致力于促进美中贸易关系的稳定发展。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美中贸易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随着危机的加深,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逐步扩大,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利益集团持续向奥巴马政府和国会施压;另一方面,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奥巴马政府的首要任务被限定在创造就业和恢复美国实体经济的元气。因此,奥巴马政府不得不在对华贸易方面采取进一步的保护主义措施。
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
美国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制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李荣林和马海(2006)、梁碧波(2007)指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必须要纳入考虑的比较优势等经济因素之外,美国整体的对外战略以及美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的博弈也会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制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其对华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对分析其政策走向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时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做了如下分析。
对于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梁碧波(2006)指出, 首先,贸易政策需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国家利益和政治战略总是排在其他因素之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影响美国的全球战略的制定,进而制约着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冯耀祥(2009)认为,在小布什总统上台初期,美中关系降至最低点,因而美国对华态度强硬。而蔡强(2011)认为,在“9.11”事件后,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性上升,需要中国在政治上的支持与合作。因此,在这一时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增加了合作的色彩。其次,小布什政府的对华贸易采用了双重标准。李静(2010)指出,一方面,美国积极鼓励中国加入多边贸易体系,并认可中国贸易发展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另一方面,随着中美贸易规模的扩大,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一路攀升,促使美国政府从人民币汇率和反倾销等方面向中国施压。最后,中国贸易自身的特点也构成了美国对华贸易歧视的重要原因。 Chad P.Bown和Rachel McCulloch(2005)认为,美国针对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贸易本身的一些内容容易受到特别关注。中国集中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领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如中国纺织业的竞争力如此之强,使其在美国以及其他工业化国家一直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度,这自然而然会招来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针对措施。
对于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马相东(2010)指出,首先,由于总统个人因素以及民主党一直以来的务实态度,奥巴马上台初期积极发展美中贸易关系。但由于美国经济陷入高赤字、高失业的双重困境,奥巴马政府在国内的支持率不断下降。为转移国内视线、缓解国内矛盾,奥巴马政府不得不在国际上寻找“替罪羊”。这些因素使作为美国最大逆差来源国的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美国打压的对象。其次,国内利益集团势力庞大。蔡强(2011)指出,随着中美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对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各个利益集团如企业集团、劳工集团和公共利益集团等,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极力进行游说。如奥巴马在选举中获得了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即“劳联—产联”(AFL-CIO)的支持。而该工会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被人为地压低,低成本吸引了大量的美国投资者,一部分美国普通工人因此失去了工作。奥巴马在竞选初期承诺会实现公平贸易以保障美国工人的工作机会。考虑到危机期间美国工人的焦虑和工会组织在美国的影响力,奥巴马选择了遵守承诺。李坤望和王孝松(2008)指出,美国反倾销税率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申诉者的影响,他们提供给国会议员政治捐资。这些政治势力是美国对华反倾销呈现出歧视性的重要原因。最后,国内外政治环境促使美国对华敌意加深。张建新(2009)认为,由于中美两国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的差异,双边经贸关系仍潜存着较大的政治风险。尽管危机过后奥巴马政府不得不借助中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中国威胁论”在美国仍然很流行。美国政府认为,对外贸易机会的扩大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进而转化为军事实力,从而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构成挑战,因此需要从经济领域对中国进行遏制。
三、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
小布什政府对中国矛盾不一的贸易政策对美中两国贸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首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彭铮(2010)指出,美国经常指责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并借此频繁对中国发起“337”调查,从而使中国失去了许多出口机会,或者以付出高额专利许可费为代价继续出口。俞钱荣(2010)也认为,小布什政府集中对中国钢材和轮胎实施反倾销的特保措施之后,这两类商品出口额稳步下降。除此之外,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也有积极影响的一面。金泽虎(2009)指出,歧视性贸易政策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促使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和管理,最终提高中国出口产品非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其次,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限制对中国的出口不仅没有保护其国内产业,反而造成了美国工业的空洞化。蔡强(2011)指出,在2000年至2009年期间,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处于低位。他认为,美国限制对中国的出口实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不能阻碍中国经济的崛起,反而损害了本国制造业的发展。
至于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美中贸易关系。王艳秀(2011)指出,通过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经常引发美中贸易摩擦和纠纷,甚至是贸易战。而且,当贸易纠纷激烈到一定程度后,经济问题就会转化为政治问题。其次,苛刻的限制措施会减少中国企业的出口量,影响中国的产业安全。蔡强(2011)指出,中国很多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行业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出口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企业就业岗位的数量。例如,美国在2009年发起的轮胎特保案导致中国上万人失业。同时,奥巴马不断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这不仅会抬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削弱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而且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日益强烈使得大批热钱涌入中国,危害中国的金融安全。最后,贸易保护政策在损害中国利益的同时也给美国自身带来不利影响。蔡强(2011)认为,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的直接后果是提高了从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直接影响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此外,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提升,美国人民为了保持生活水平要求工资上涨,由此形成了物价和工资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这会导致美国产品价格的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一旦产品过剩,就会导致更多的美国人失业。总之,对华贸易保护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且伤己。
四、总结性评论
从上述梳理中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呈现出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自由贸易”等不同的特点。贸易政策作为美国外交政策中最持久的内容之一(金灿荣,2000),不仅涉及经济问题,而且还涉及同样多的政治问题。换言之,美国的贸易政策严重依赖其国内的政治环境,是一种受国内政治集团影响的独特的经济政策;此外,美国的贸易政策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贸易政策既是其国内经济、政治力量角逐的结果,又是国际之间经济、政治力量博弈的结果①。研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必须充分认识美国贸易政治的复杂性。从目前来看,美中贸易关系发展的前景仍主要取决于美国国内的经济形势。如果美国经济能够持续复苏并逐步降低高企的失业率,那么美中贸易的互补性将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美国政府也将会对美中贸易失衡的调节有更高的容忍度和更加克制的态度;反之,如果美国经济长期低迷甚至陷入衰退,中国将必不可免地继续成为美国转移国内矛盾的主要目标,美中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也将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对中国政府而言,只有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才能逐步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并纠正美中贸易失衡。
注释:
① 美国学者Pastor(1980)认为,经济学家们关于贸易政策的定义都排除了该政策背后的“政治过程”,所以不能令人满意。他认为,美国的贸易政策是指“美国政府试图影响国际经济环境的全部行为,或者是直接影响国际经济环境,或者是调整美国经济以适应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金灿荣.国会与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历史和现实的考察[J].美国研究,2000,(02):7-30.
[2] 蒋珠燕.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12):55-59.
[3] 梁碧波、李永杰.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逻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1):44-49.
[4] 李荣林、马海.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J].亚太经济,2006,(05):59-63.
[5] 李静.布什政府与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比较分析[J].经济观察,2010,(08).
[6] 刘永涛.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与总统关系的变化及对华政策影响[J].太平洋学报,2001,(03).
[7] 马光明、赵峰.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速的政策原因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0,(02).
[8] 张建新.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政策与中美经贸关系[J].国际论坛,2009,(04):30-36.
[9] 张曙霄、蔡丽.布什执政后的中美经贸关系及其走势[J].当代经济研究,2001,(10):66-68.
[10] 蔡强.美国对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负效应[D].吉林大学商学院,2011.
[11] 冯耀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成因研究——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实证检验[D].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09.
[12] 彭峥.小布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保定:河北大学,2010.
[13] 王艳秀.美国贸易保护的动因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2011.
[14]Chad p.Bown and Rachel McCulloch.U.S.Trade Policy toward China:Discrimi-n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R].Conference Paper,2005.
[15] Lardy,Nicholas R.China the Great New Economic Challenge [J]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 Economy.Washington DC:Th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5.
[16] Robert.A.Pastor,Congressand the Politics of U.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1929-1976,Berkeley. CA:Vniv. OfCalifornia Press,1980,p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