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春节期间,这则落款为“中共新邵县委、新邵人民政府”的宣传标语,让人们又一次领略了贫困县的“炫贫”。
戴上“贫困县”的帽子,利益到底有多大?湖南邵阳市扶贫办主任覃勋宏介绍说,未来10年,国家将会对贫困地区的交通、水利、卫生、教育、旅游开发等进行大力扶持。例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将享受到中央财政发放的午餐生活补助,仅这笔费用,邵阳市八县市每年就将得到总额为1.6亿多元的补助。另外,作为武陵山区扶贫重点县,邵阳市八县市每年能从国家得到总额为40多亿元的扶贫资金。
此外,地方政府更看重各种优惠政策。湖南省新邵县政府网站显示,目前新邵县已享有比照国家西部开发政策县、国家石漠化治理试点县、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县、革命老区县等10顶国家和省政策扶持帽子。依托这些政策优势,新邵县在项目争取、转移支付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十一五”期间已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10.67亿元。于2010年被批准为“革命老区县”的湖南省桃源县,获得了比照西部开发政策扶持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仅此一项,全县可多获得6400多万元的政策性资金补助。
为了向客商证明投资环境优良,邵阳县在宣传材料中特意强调,来邵阳投资的企业,“不但可以享受革命老根据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还能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优惠政策和县财政纳税奖励政策、行政性收费减免政策”。
正是因为这些资金和政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还出现了先努力脱贫,又努力戴“贫困”帽的怪现象。
《邵阳日报》的一篇报道称,为将该市8个县市一举申报国家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重点县,市县党政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积极制作申报材料和宣传光盘,多次修改规划方案。同时,市扶贫办、市发改委等部门一边多次跑省进京,一边邀请中央和省、部、办、委专家到贫困地区实地走访。在邵阳及所属各县市,每年来访的老乡、领导络绎不绝,在北京、长沙举办的同乡联谊活动也十分频繁。新邵县政府官方网站曾发表文章,以“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通过两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来形容这次“成功纳入”的不易。
2011年7月1日,新邵县县委书记伍备战在讲话中提到了“申报的艰辛”:“这几年,为了争取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这两大政策,我们不图个人升迁,只想百姓实惠,特意压低了一些经济指标,并且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衔接协调工作,可以说是受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