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河南省R&D绩效研究

2012-09-19 00:47:48卢方元赵银虎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年6期
关键词:六省投入产出绩效评价

卢方元,赵银虎

(郑州大学 商学院,郑州 450001)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迈出改革开放步伐,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拉开了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为此,中国政府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使得我国区域经济由不均衡发展逐步向均衡协调发展过渡。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一部分,近几年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长期处于区域发展政策的边缘化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低位。如何改变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就成为中原地区乃至中央政府关注的问题。实现中原崛起离不开科技创新。河南省R&D创新活动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中原经济区创新活动的主要支撑。R&D创新活动的绩效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对河南省R&D活动的绩效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发现区域R&D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够加强区域R&D创新系统建设,促进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

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对R&D资源投入产出的绩效评价问题开展了研究,近年来大都利用非参数的方法来对R&D绩效进行评价。Nasierowski和Arcelus(1999,2000,2003)采用DEA方法分析了45个国家的投入创新绩效,发现R&D资源配置、技术创新规模等因素对生产率的变化有重要影响[1-3]。Eric C Wang,Weichiao Huang(2007)运用DEA方法并结合生产函数模型,对30个国家的R&D活动的相对绩效进行了评价[4]。Eric C Wang(2007)运用随机前沿方法,构造一个评价相对绩效的跨国生产模型,结果显示:任何国家都可以通过对经营环境的控制来提高 R&D资源的利用率[5]。池仁勇等(2004)利用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测定,结果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6]。莫燕(2004)运用DEA方法,选取部分地区2001年的R&D投入产出指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产出不足,绩效不高[7]。许治,师萍(2005)采用DEA方法对我国一年科技投入的相对绩效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科技投入相对绩效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不同部门科技资源的投入对整个社会科技投入的影响也不同,增加企业研发经费的支出比例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投入的绩效[8]。张宗益等(2006)使用我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1998—2003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的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区域创新绩效呈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我国东西部之间创新绩效差距明显[9]。于洁等(2009)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此作出的贡献比技术绩效更大[10]。罗亚非等(2010)运用超绩效DEA方法,构建了统一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对31个国家和地区1998—2005年的R&D活动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国家的R&D创新主要依靠规模绩效推动。我国的技术进步率不高,应重点加强R&D活动中的技术进步,并逐步提高R&D 投入的规模[11]。

上述研究成果主要是研究国家和地区间的R&D绩效,很少针对特定地区做深入探讨;采用模型单一,没有从多角度分析R&D绩效。本研究根据相关资料数据,对河南省R&D投入产出现状深入分析,选取能够衡量R&D投入产出绩效的评价指标,综合运用DEA方法对河南省R&D投入产出绩效进行横向和纵向评价分析。

1 河南省R&D投入产出现状

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一部分,2011年国务院把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其R&D投入产出状况对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河南省的R&D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张仁开,杜德斌(2006)在确定R&D产业发展指数和潜力指数的基础上,将中国R&D产业发展的地域类型划分为发达型、较发达型、发展型和落后型四类,河南属于发展型区域,有发展潜力,但发展水平偏低[12]。卢方元,刘龙飞(2011)的研究也表明:中部六省R&D经费投入不足,在R&D活动中对原始创新重视程度不够,其中河南省虽然R&D经费投入总量较大,但投入强度最低[13]。本研究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1》中数据,对目前河南省R&D投入产出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后选取R&D资源指标,投入指标为:① R&D经费内部支出(GERD),② R&D人员全时当量;产出指标为:①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②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③国外发表论文数。

1.1 R&D活动投入状况

根据201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年中部六省R&D活动投入状况见表1。

表1 2010年中部六省R&D活动投入状况Tab.1 R&D input of the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in 2010

从表1和其他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河南省R&D经费内部支出为211.2亿元,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7.8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2。全国GERD最高的省份是江苏省,为857.9亿元,是河南省GERD的4倍多。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GERD排名第2,高于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167.1亿元。2010年河南省R&D人员全时当量为101 467人·年,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82 382人·年,在全国排名第7。全国R&D人员全时当量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为344 692人·年,是河南省的3.4倍。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R&D人员全时当量排名第1,高于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69 550人·年。从R&D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GERD/GDP即R&D经费投入强度来看,2010年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0.9%,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8%。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排名为最后,低于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1.2%。

1.2 R&D活动产出状况

2010年中部六省R&D活动产出状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0年中部六省R&D活动产出状况Tab.2 R&D output of the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in 2010

从表2看出:2010年河南省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1 828.7亿元,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 350.4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4。全国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为11 301.7亿元,是河南省的3.8倍。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排名第4,略高于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1 644.2亿元。2010年河南省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1 498件,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 573件,在全国排名第14。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为13 691件,是河南省的9.1倍。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排名第3,高于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1 284件。2010年河南省国外发表论文数4 364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 746篇,在全国排名第17。全国国外发表论文数最高的省份是北京市,为31 293篇,是河南省的7.2倍。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国外发表论文数排名第4,低于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5 609篇。

从以上数据看出,中部地区R&D活动无论在投入还是产出方面都处于较低地位,同R&D活动发达的省份有很大的差距。在中部六省中,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虽然在R&D和人员投入方面处于领先,但在R&D产出上却位于下游,说明河南省在R&D绩效上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 河南省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

2.1 指标的设立

为有效地测度河南省R&D投入产出绩效,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可行性、适应性、可比性的原则,对指标做出如下筛选。

一个区域的R&D创新投入中最基本的指标是R&D人员和R&D经费,R&D活动的物力、信息、组织等资源大都反映在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上,它们是科技生产的基本要素和创新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基于这点,以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人员全时当量作为衡量河南省R&D活动的投入指标;论文是新知识的产生,论文数据反映了一个地区创新主体的素质,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国外主要检索工具(SCI,EI,ISTP)收录科技论文数是目前公认的测量科学研究的指标。专利是发明家的主要智力研究成果,其中发明专利是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尽管论文和专利能够衡量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但并不能描述R&D活动的经济效益。新产品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中销售新产品实现的收入,能够反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运行效益和质量的促进,是创新活动转化为经济产出的衡量指标。因此,在R&D活动产出的衡量上,选取了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新产品销售收入3个指标来衡量河南省R&D活动的产出。

2.2 绩效评价方法

使用非参数的DEA方法对河南省R&D投入产出绩效进行评价分析。该方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保持决策单元(DMU,decision making units)的输入或者输入不变,借助于数学规划和统计数据确定相对有效的生产前沿面,将各个决策单元投影到DEA的生产前沿面上,并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DEA前沿面的程度来评价它们的相对有效性。DEA方法的优点在于无需任何权重假设,而是通过决策单元输入输出的实际数据求得最优权重,排除了很多主观因素,具有很强的客观性。DEA方法在处理多输出-多输入的有效性评价方面具有绝对优势,适合用来评估河南省R&D投入产出绩效。

2.3 实证分析

为全面考察河南省R&D活动绩效,将从两个方面来评价河南省R&D投入产出绩效:首先横向利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年全国31个省份R&D活动截面数据分析河南省 R&D投入产出绩效,然后纵向结合2000—2010年中部六省及绩效高的省区的R&D活动面板数据来分析河南省R&D活动的绩效的变化趋势。2010年全国30个省份(西藏数据不足,略去)R&D投入产出的绩效评价结果见表3。

(1)从综合效率看,2010年河南省的R&D综合效率值为0.438<1,低于全国0.697的平均值,属于相对DEA无效单元。在中部六省中,综合效率值仅高于山西,排第5位;从全国来看,综合效率值只高于河北、山西、宁夏、内蒙古、青海五省,排第25位,属于R&D综合效率严重DEA无效的省区。

(2)从纯技术效率看,2010年河南省的R&D纯技术效率值0.511,小于有效值1,也小于全国平均水平0.791,在中部六省中排第5位,在全国排第26位,是纯技术效率DEA无效单元。

表3 2010年我国各省份R&D投入产出的绩效评价结果(BCC模型)Tab.3 R&D input-outpu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ults in China in 2010(BCC model)

(3)从规模效率看,2010年河南省的R&D规模效率值为0.859,小于有效值1,略小于全国平均值0.887,在中部六省中排第5位,在全国排第23位,是规模效率DEA无效单元。

2010年河南省的R&D投入产出的绩效无论是在中部六省中,还是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都是严重DEA无效单元。DEA无效不仅包括规模效率无效,还包括技术效率无效。这说明河南省的R&D活动的绩效低有其R&D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高的因素,也有R&D投入规模不适当的原因。2010年河南省的R&D活动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这说明同其他省市相比,2010年河南省的R&D活动在结构上也存在着问题,R&D投入并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产出。要提高河南省R&D投入产出的绩效,不仅需要调整投入产出数据,而且也要提高其R&D活动的技术管理水平和R&D人员素质。2010年河南省 R&D人员全时当量的松弛变量为49 651人·年,冗余变量为15 764人·年,R&D经费内部支出的松弛变量为1 033 301.9万元,冗余变量为0,计算可知要实现河南省R&D绩效DEA有效,在投入方面的改进为:R&D人员全时当量减少到36 052人·年,R&D经费减少到1 078 373.1万元,

2010年在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3个方面都属于DEA有效单元的省市有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海南、重庆,而从R&D投入产出规模上来看,北京、上海处于前两位(表3)。这说明北京、上海属于我国R&D活动发达且绩效较高的省区。下面我们选取北京、上海和中部六省作为决策单元,搜集这些地区2000—2010年的相关数据,利用deap2.1软件计算出这些省区每年的Malmquist指数,对河南省R&D投入产出的绩效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2000—2010年中部六省及京沪区域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Tab.4 R&D Malmquist index analysis in the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Beijing and Shanghai during 2010—2010

(1)2000—2010年河南省R&D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均值为0.991,小于1,这说明河南省R&D活动创新效率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在全国属于科技创新落后地区。具体来看,河南省R&D活动的技术变动指数仅为0.970,不仅落后于京沪地区,在中部六省也处于落后状态,仅高于江西。技术变化指数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要素质量的提高和知识技术的发展。这说明河南省R&D活动人员的素质提升不大,在R&D创新产出上也落后于其他省区。

(2)河南省R&D生产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效率变动指数。2000—2010年河南省R&D技术效率变动指数为1.022,在中部六省仅次于湖北,居第二位,也高于京沪地区。技术效率变动指数主要受到要素配置水平,规模经济和技术发挥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又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动指数,河南省R&D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为1.012,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也高于京沪地区;规模效率变动指数为1.009,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二,高于京沪地区。这说明十多年来随着各项创新政策的出台以及各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认知程度的提高,河南省的R&D投入产出规模、R&D活动要素配置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改进,这是拉动河南R&D活动绩效的主要力量。

同京沪和中部六省R&D绩效较高的湖北省相比,河南省R&D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小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变动指数上的差距。也就是说,河南省R&D活动绩效的短板在于R&D活动要素质量和R&D知识技术创新能力上,这并不是仅仅靠加大R&D投入产出规模就能解决的问题。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的主要结论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中部六省来看,河南省R&D投入产出的绩效都不理想,表现为DEA无效;总体上,随着各项创新政策的出台,以及各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认知程度的提高,河南在R&D活动要素配置和管理水平上有了提升,但由于R&D活动要素素质较低和知识技术发展能力的不足,使得河南R&D活动总体绩效在低位徘徊,没有取得更显著的成绩。要改变目前河南省R&D投入产出的绩效不理想的局面,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制定长期有效的科技发展战略,为R&D活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GDP增量为指标的绩效考核会使得政府更为重视短期的经济效应,缺乏长期稳定的科技发展战略。制定长期的R&D活动发展战略,在R&D活动制度和软硬件升级上下功夫,打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能力,改变目前河南省知识技术发展能力的不足。

(2)建立健康、科学、可持续的R&D资源配置体系。R&D资源投入并非越高越好,目前河南省R&D资源投入并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创新产出。2010年河南省在R&D人力和资源上均存在投入冗余。河南省R&D应该在优化结构和提高R&D活动投入要素质量上下功夫,避免资源投入的浪费或闲置。

(3)完善对高素质科学技术人员的培养与支持,努力引进高水平的R&D创新团队。高素质R&D活动人才直接影响到R&D活动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应建立合理的R&D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高素质人才在R&D活动人员中的比例,同时加强R&D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机构的自主研发能力,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1]Nasierowski W,Arcelus F J.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lement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 Statistical Evalu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9(119):235-253.

[2]Nasierowski W,Arcelus F J.On the Stability of Countries’National Technological Systems,in Zanakis S.H. ,Doukidis G.,Zopounidis C.,editors, Decision Making:Recent Developments and Worldwide Applications[M].Boston:Kluwer,2000:97-111.

[3]Nasierowski W,Arcelus F J.On the Efficiency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03(37):215-234.

[4]Wang Eric C,Huang Weichiao.Relative Efficiency of R&D Activities:A Cross-country Study Accounting f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DEA Approach[J].Research Policy,2007,36(2):260-273.

[5]Wang Eric C.R&D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A Cross-country Analysis Using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7,29(2):345-360.

[6]池仁勇,虞晓芬,李正卫.我国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绩效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8):128-131.

[7]莫燕. 区域 R&D 绩效评价[J].科研管理,2004,25(1):114-117.

[8]许治,师萍.基于DEA方法的我国科技投入相对绩效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5,23(4):481-484.

[9]张宗益,周勇,钱灿,等.基于SFA模型的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6(2):125-128.

[10]于洁,刘润生,曹燕,等.基于 DEA-Malmquist方法的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1979—2004[J].软科学,2009(2):1-6.

[11]罗亚非,王海峰,范小阳.研发创新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3):28-41.

[12]张仁开,杜德斌.研发创新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4):20-24.

[13]卢方元,刘龙飞.中部六省R&D经费投入与结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5):26-29.

猜你喜欢
六省投入产出绩效评价
中部六省房地产经济发展空间分析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03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3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基于熵值法的中部六省数据分析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中部六省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探究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2:48
基于DEA模型的煤矿安全投入产出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4:07:34
中南六省(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