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具体应用

2012-09-19 07:51:25李海英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8期
关键词:公允会计人员计量

李海英

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引入有其必要性也有不足之处,本文分析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点以及在我国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方面适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实现了国际趋同,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更及时的反应出资产的实际价值。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最相关的计量方法

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更能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比性,向外界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有效的提供决策相关信息,更能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我国新准则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现实中房地产的投资是一项高收益、高风险并存的投资,因为该投资一般金额比较大,周期相对较长,从而其流动与变现能力就较差。对于周期长的房地产投资来说,若采用历史成本这样一个静态指标,那么它提供的信息无疑会缺乏相关性与及时性。

(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改变企业的资产价值,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时,企业的资产总额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会使企业的资产价值得到改变,使企业的资产增值得到显示。

二、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取得困难,可操作性低

一方面,是否符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获得公允价值,这些判断均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因为企业的资产数量多、不同资产所处市场环境不同,甚至同种资产处于不同地区,其价格也存在很大差别,这对于公允价值的取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我国,因为是谨慎适度地引入公允价值,因此在判断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需要财会人员的专业判断,该判断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性,容易被用来操纵利润以达到操纵者的目的。另一方面,若不能直接获得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则需要采用估值技术来获得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也只能采用大致的估计或采取近似价值的操作,各近似数值的取得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在市场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况下,更是容易形成操纵利润的嫌疑。所以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实务操作存在困难。

(二)缺乏成熟、有效的市场环境和市场信息

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交易而付出的价格,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公允的、成熟的市场环境是获得公允价值的基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仍不完善,与公允、成熟的市场环境还有段距离。而且,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买卖双方不能获得等同的市场交易信息,这会导致交易价格不公允。因此,虽然公允价值较之历史成本更能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但由于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客观环境还不成熟,公允价值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利润波动幅度大,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

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相比,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更易造成利润较大程度的波动,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比如,企业在运用历史成本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时,企业需要在期末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与减值准备,这虽然会影响企业利润,使企业期末利润减少,但是这种影响比较稳定,数额不会大幅波动。若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期末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的波动将会引起会计利润的上下变动。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还不成熟、规范,房地产价格变化较大,这将加大企业净利润的波动幅度,容易引起债权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质疑,误导他们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从而影响企业形象,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的确定更加复杂,在确定公允价值时需要会计人员做出合理的判断与估计。这就使得公允价值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人员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整体偏低,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对公允价值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做出合理的估计与判断,这也影响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现实中的具体运用。

三、改善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引入时间较短,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基本准则中并没有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规定,也没有具体的公允价值准则,而是在一些具体准则中有相关的规定,并未形成体系,并不能成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依据,这极大地阻碍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实际中的应用与发展。因此,我国的财政部门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一套具有操作性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及应用体系。该体系应对公允价值的取得、评估以及变动给予详细的说明,对于公允价值的使用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这样才能促进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得应用。

(二)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完善市场环境

从公允价值的定义我们可看出,公允价值的取得需要一个公平、成熟的市场环境为基础,因此,要想使公允价值能够有效的运用到资产或者负债的计量中,首先必须努力创造一个开放、统一、完整、充分竞争的交易市场。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健全法律法规,使资产交易在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中进行,同时推行适当的政策,培育活跃的资产交易市场,建立完善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我国可以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使价格信息公开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这样,企业财务人员及专业估价人员在资产定价选取参数数据时,可从网络方便获得,从而减少企业采用公允价值的成本,有利于公允价值的使用。

(三)加强会计职业判断,提高财务人员职业素质

公允价值的引入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及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整体还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为了鼓励公允价值在我国得以应用,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之熟悉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增强其职业判断水平和专用能力。其次,企业在运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就给企业操纵利润有了可乘之机,因此,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加强其遵纪守法意识。

(四)加强公允价值应用监督,完善相关的信息披露

企业采用公允价值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及时有效的反应出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在公允价值模式下,资产的价值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而最近市场的价格或者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获得,需要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这种判断带有主观性,这就给企业提供了操作利润的可能性。因此,监管部门应出台行之有效的具体指南,对于采用公允价值需要披露的信息予以细化和具体化,提高可操作性。比如,企业需要披露资产或者负债的相关信息,同时还要披露公允价值估计方法,估计依据等等。同时监管部门还要增强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对于未按要求披露的公司给予相应处罚,对于恶样操纵利润的行为给予严厉惩罚。从而引导督促企业合理合法的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综上所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其优势也有不足之处,公允价值的使用更为复杂,执行难度更大,因此对公允价值的引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但总的来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要求。未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成熟,估值技术的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及职业判断力的增强,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猜你喜欢
公允会计人员计量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计测技术(2020年6期)2020-06-09 03:27:32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3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3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2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山西农经(2015年2期)2015-07-12 09:46:34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山西农经(2015年7期)2015-07-10 15: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