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勇 佟箫兵 马依彤 杨毅宁 马翔 刘芬
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 VHD)是一种常见的预后不良的心血管疾患,随着心血管病诊疗技术的长足进展,原先在急性期病死率极高的心脏病早期病死率已大大降低,但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仍然高居不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充分认识心脏瓣膜病的现状,及时诊断出心脏瓣膜疾病并明确病因是实施针对性治疗的前提条件。目前,关于新疆维吾尔族VHD的流行病学研究还很罕见,因此本研究对新疆维吾尔族成年人心脏瓣膜病患病率情况进行了调查。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0月-2010年3月新疆人口较集中、经济水平及医疗条件较有代表性的7个地区的维吾尔族35岁以上城乡一般人群作为抽样人群。采用四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进行抽样。
1.2 调查方法 (1)采用同一调查方案经过培训后开展调查,现场调查采取严格的质量制措施。调查开始前由研究者向研究对象进行情况介绍并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内容包括问卷、体检和心脏超声检查,由经过培训的心血管专科医生进行查体和问诊。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状况、既往心血管系统疾病史、家族史等,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及心脏听诊等。(2)VHD的诊断采用德国西门子ACUSON Cypress彩色多普勒便携式超声诊断系统进行心脏B超检查,观察心脏瓣膜结构、功能、瓣膜增厚及各瓣膜口血流情况。有临床意义的VHD中包括瓣中、重度瓣膜狭窄和返流。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梅毒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胶原病、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原发性钙磷代谢异常及认知功能异常者。由两名超声科专业医师根据超声图像确诊,重测信度为96%。心脏瓣膜病超声诊断标准见表1-4。
表1 主动脉瓣狭窄诊断标准
表2 二尖瓣狭窄诊断标准
表3 主动脉瓣返流诊断标准
表4 二尖瓣返流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用Epidata软件双人独立录入数据,并进行检查、核对和校正。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率的比较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成年人VHD患病率 在4716人中,共检出VHD者128例,患病率为2.7%,男性占3.7%,女性占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13,P<0.05)。城镇VHD患病率为2.1%,农牧区为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698,P<0.05)。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75岁VHD患病率分别为0.8%、1.8%、3.1%、7.1%、10.9%,VHD患病率随年龄升高( χ2=1.111、P<0.05)。见表 5。
表5 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城乡心脏瓣膜病患病率
2.2 心脏各瓣膜受累情况 单纯主动脉瓣病变(AV)占67.2%,二尖瓣病变(MV)病变占23.4%,主动脉瓣+二尖瓣(AV+MV)联合病变占9.4%。见表6。
表6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瓣膜受累情况 例(%)
近年来,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和心脏超声检查的逐渐普及,心脏瓣膜病的检出率日渐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可以预计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加剧。国外文献报道,美国成年人口中VHD病率约为2.5%,欧洲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国内邵阳地区的成年人VHD患病率为5.3%,其中男性占3.8%,女性占6.9%,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显示,新疆维吾尔族成年人VHD患病率与美国一般人群VHD患病率接近,男性与女性VHD患病率均低于邵阳地区,男性与女性VHD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HD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次研究还发现,新疆维吾尔族成年人VHD主要以AV病变最多见,其次为MV,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一致;男性中以AV病变最多见,其次为MV,这与国内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在维吾尔族女性中,也是以AV病变最多见,其次为MV,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不同,可能与入选的人群特征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疆维吾尔族45岁以下人群以二尖瓣受累最多见,而45岁以上组,主动脉瓣受累最多见,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及心脏瓣膜病的分布特征一致。
随着生活水平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类的寿命将不断延长,VHD患病率将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因此充分了解VHD的现状,预先对该类疾病进行干预,对更加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刘丽,赵玉生,王士雯,等.北京地区军队老年人群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0):836-839.
[2] 安勇,黄莺,马翔,等.新疆地区不同民族老年人群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1):99-101.
[3] 安勇,黄莺,马翔,等.新疆不同民族人群心脏瓣膜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11):1114-1116.
[4] Kannel W B, Ho K, Thom T. Changing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cardiac failure[J]. Br Heart J,1994,72(Suppl 2):3-9.
[5] Ray S. Changing 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J]. Clin Med,2010,10(2):168-171.
[6] Friberg J, Scharling H, Gadsboll N, et al. Sex specific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The Copenhagen City Heart Study)[J].Am J Cardiol,2003,92(12):1419-1423.
[7] Levy S, Coumel P. Characterization of different subset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general practice in France: the ALFA study[J].Circulation,1999,99(23):3028-3035.
[8] Marijon H, Ou P, Celermajer D S, et al. Prevalence of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detected by echocardiographic screening[J]. N Engl J Med,2007,17(357):47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