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国华,巫术胜
(广州大学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广州 510006)
在区域供冷系统中,中央供冷站将空调冷冻水输送至各用冷建筑的换热间。在换热间内,冷源侧和负荷侧的热量交换通常采用板式换热器,区域供冷循环冷冻水与建筑物内的循环冷冻水互相隔离。原理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与直接供冷系统相比,该系统保证了两系统的水质互不影响,各系统定压相对独立,但同时也存在换热效率比较低的问题。在实际区域供冷系统中,存在可以直接供冷的用户 (该类用户在水质互混影响、定压可以不用考虑)。该类用户如果采用直接供冷可以提高供冷效率。笔者根据该原理,提出了一种用混水器替代板式换热器的方案,并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图1 换热间原理图
该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在换热间原板式换热器的位置安装一个混水器,区域供冷系统与用户侧水系统在混水器内进行热交换,两系统之间的流量匹配通过混水器进行自补偿。如图2所示。
图2 换热间直供改造原理图
原方案和改造方案的技术分析对比见表1。
表1 两种方案技术分析对比
大学城区域供冷系统中,某用冷单位的建筑A栋原设计是采用区域供冷换热间,因暂时不使用空调冷冻水,将板式换热器拆除并移做它用,换热间的其它设备保留。后来该单位要求恢复供应空调冷冻水,但是一时没有合适的板式换热器,而且安装板式换热器的费用高、工期长,因此采用混水器替代板式换热器的方案。
(1)原设计的板式换热器参数如下:
换热量:1103kW;
冷侧进出口温度:2.5/12.5℃;
热侧进出口温度:13.5/6.5℃;
冷侧压力降:25.18 kPa;
热侧压力降:48.91 kPa;
冷侧流量:23.83 l/s;
热侧流量:34.09 l/s;
接口尺寸形式:DN150法兰。
(2)管网参数:
冷侧入口压力:0.4~0.6 MPa,热侧入口压力:0.4~0.6 MPa;
冷侧膨胀水箱绝对标高:46m,热侧膨胀水箱绝对标高:33.5m。
(3)混水器设计:见图3。
图3 混水器设计图
混水器采用冷、热侧水逆向流动的形式,冷侧水可以得到较大的供、回水温差,从而减小冷侧水的流量。出口管径选取DN150,与原板式换热器接口尺寸相同,以便于与原管道连接。混水器直径选取DN150,计算得到流速为 0.58m/s。材质选取DN150无缝钢管,公称压力1.6MPa。
(4)自控系统:
自控与原方案相同,不需更改。
改造后区域供冷系统建筑A及附近建筑的运行数据见表2。
表2 改造前后运行数据
由表中可以看出,建筑A对区域供冷系统内其它建筑的影响很小,但是其自身的流量增加很大,能更好的保证用户侧的空调效果。
(1)采用混水器替代板式换热器的方案具有造价低、施工简单、换热效率高的优点,实际运行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区域供冷或供热系统的工程实践中。
(2)区域供冷系统用户多样,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系统形式。
[1]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 张锡虎,张威严.连通器和混水器在一二次水系统中的应用 [J].暖通空调,2005,35(11):67-71
[3] 明慧玲,郁文红,吴曦.供暖空调水系统中的混水问题 [J].节能,2000,4:22-24
[4] 丁云飞,冀兆良.区域供冷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1999,2:45-46
[5] 惠荣娜,徐奇,李德英,许文发.我国区域供冷的现状及发展 [J].建筑节能,2007,35(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