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旅游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关系的探讨
——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

2012-09-18 03:16陈起阳
中国城市林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泰宁生态旅游森林资源

陈起阳

泰宁县林业局 福建泰宁县 354400

本文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从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条件和优势入手,结合当地生态旅游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和成效,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1 泰宁县开展森林旅游的条件和优势

1.1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

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属三明辖县,为两省三地市交界处。县境东西宽64.2km,南北长66.7 km,总面积1 540 km2。泰宁地处武夷山山脉东南侧迎风坡,属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性气候。夏季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多东南风,冬季受西北冷空气侵袭,又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由于受金湖大面积水域及山地茂盛的森林植被共同作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1 788 mm,相对湿度84%,年平均气温17.1℃,年日照时数1 607小时。境内水资源丰富,金湖是福建省最大的淡水湖。丹霞地貌是泰宁的突出特色,千沟万壑的丹霞地貌与蜿蜒百里、烟波浩渺的金湖水交相辉映,造就了世所稀有的“水上丹霞”奇观。

1.2 旅游业基础较好

泰宁拥有世界级和国家级生态旅游品牌,主要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等。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达6 558.9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3%。近期新建1个自然保护区、远期再建2个,同时升格1个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小区,使总的自然保护区、小区面积增加到12 617.1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2.62%。泰宁县主要景区 (包括规划)情况见表1。

2011年,各景区共接待游客170余万人次,增长85.8%,接待量占三明全市的60%。其中金湖单点游客突破30万人次,寨下大峡谷单点游客达到16万人。

表1 泰宁主要景区 (包括规划)一览表

1.3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

泰宁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动物区系属于东洋界和古北界,具有典型的亚热带特征。境内有陆生脊椎动物338种,其中哺乳纲8目21科58种,约占全国兽类种数 (386种)的15%;鸟纲18目48科194种,占全国鸟类总种数 (1 242种)的15.6%;爬行纲2目12科61种;两栖科3目8科25种。常见鱼类5目15科51种,昆虫30目245科1 425种。有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II级保护动物35种。

植物种类丰富。据调查,已命名的植物有154科537属1 044种,被子植物有146科554属1 022种,为全国被子植物科数的50.17%,属数的20.0%,种数的4.12%;裸子植物有8科19属22种,为全国裸子植物科数的73.72%,属数的55.88%,种数的11.58%;蕨类植物有33科56属113种,占全国蕨类植物科数的63.46%,属数的27.45%,种数的 4.35%[1]。

据2010年林业统计数据,林地总面积12.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1.3%,森林覆盖率达69.7%,林地绿化率88.9%。森林立木蓄积量达67.80万m3,毛竹1 210.6万根。林木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二级保护植物杜仲、福建柏、水松、银杏、钟萼木,三级保护植物油杉、四叶厚朴、楠木、黄豆树、长苞铁杉等,还有稀有的孑遗植物长叶榧、圆叶泽泻等。

1.4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大好机遇

泰宁所属的三明市着力打造“中国绿都”,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沙溪城市周边旅游圈、北部山湖洞生态旅游区、西部客家苏区文化旅游区”三区功能区划,围绕全省“三大旅游经济圈”的发展格局,立足三明旅游资源优势与特色,以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抓手,以生态旅游、度假旅游、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建设生态旅游精品,增强旅游度假功能,加快把三明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点的生态旅游胜地。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金湖生态旅游品牌为龙头,大力拓展客源市场,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与交流,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战略格局,促进三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打造“中国绿都——三明”整体旅游形象。三明市将建成为“碧水、丹山、奇石、溶洞、森林古文化”为特色,“六要素”配套完善的生态旅游胜地。

泰宁作为三明市林业及旅游的重点地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可谓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潜力巨大。

2 泰宁森林旅游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的探索

为了能在现有的旅游发展模式下,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同时保护森林资源,泰宁地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2.1 进一步完善泰宁模式

作为经济欠发达而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闽西北小城,泰宁县旅游从无到有,从取得“国家5A级旅游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县”到“世界地质公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足以表明其发展模式是科学而正确的,符合泰宁实际情况。归结起来即是基于“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模式,基于“资源基础”的产品创新模式、基于“旅游形象塑造”的品牌战略模式、基于“旅游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经营模式。泰宁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以及积极的品牌营销。要把森林生态旅游纳入“大旅游”范畴,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组织、协调、引导和规范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同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统一起来,以财政投入的方式,对基础性、配套性、先导性投入给予大力支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内引外联,广泛吸引客商、企业投资开发森林生态旅游。

2.2 充分发挥林业部门的技术和管理优势

首先,摸清家底,制定合理有效的森林资源旅游开发和森林资源保护规划,才能够确保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利用,防止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另外,积极与其他部门寻求合作,共同开发。例如,泰宁县林业局独立或与其他部门合作,开发建成了多项生态旅游项目,主要景点有金湖、状元岩森林公园、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百竹园、观赏果园、峨嵋峰自然保护区等;开发了竹制工艺品、珠宝、压模餐具等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成立了森林旅游公司,建成了二星级绿园宾馆等一批旅游配套设施。森林生态旅游已具备相当规模[2]。

2.3 加强生态保护立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泰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资源保护,改善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2010年年初,泰宁县人民政府制定了《泰宁县公益林调整区划界定工作方案》,下发《关于补增泰宁国家风景名胜区林地为公益林的通告》,进一步加强泰宁景区重点保护区域和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规范生态公益林的划定。通过动员、入户宣传、调查摸底、范围界定、签订界定书和上报等程序,截至2010年5月底,泰宁国家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所有森林资源全部列入生态公益林保护范围,共列入保护面积1.1万hm2,使得森林保护有法可依,为加强景区资源保护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组建“合议庭”,专项保护旅游资源。旅游生态资源保护合议庭,依托林业审判庭,审理涉及各类生态资源保护性质的刑事、民商事及行政纠纷一审案件。明确了“生态资源保护”这一类案件是指在破坏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刑事案件或景区开发利用土地、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过程中,涉及景区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等纠纷,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成立旅游生态资源保护合议庭,一方面专项打击破坏旅游生态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更好地服务县旅游发展大局,提高司法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开展景区巡回审判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2.4 完善森林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森林生态安全保护

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系统和景区环境是保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进行森林生态旅游规划前,对项目区森林资源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稳定性、自组织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研究森林资源的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避免在生态脆弱区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设置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做好生态旅游区内森林景观改造和裸露林地的绿化、美化规划,提高森林资源的景观质量和抗干扰能力[3]。

泰宁县十分注重森林保护利用规划及森林生态安全保护。在制定区域旅游规划时,森林的保护和规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章节。2010年开始,还专门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专门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为区域林地、森林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县森防检疫站采取有力措施,致力维护旅游景区森林生态的安全。一方面加强相关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防治机制格局;另一方面强化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防止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2.5 转变发展理念,“保护资源”放在首位

泰宁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确定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之初,一直在探索“如何才能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结合自身条件,切实转变了县区旅游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进行资源开发的理念,而是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适当开发和利用。在申请世界自然遗产之前,泰宁就坚决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严格保护、科学发展,树立了保护第一、保护为先、保护为重的理念,确保泰宁真山真水的原生态和完整性。申遗成功后,泰宁更是以此为契机,拉高起点,提升品位,丰富内涵,切实将保护资源放在首位。

3 建议与展望

通过分析泰宁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结合其他相关地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以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相关研究力度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资基础,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现有资源全面、科学的有效评价,以及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机理研究。

目前关于旅游资源的评价多从社会经济子系统的角度,进行了诸如旅游生态足迹 (Tourism Ecological Footprint,FEF)、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的探索,从景区能够提供生物生产能力的角度来衡量其生态安全状态,从而为旅游规划及调控提供参考依据。但较少地从森林资源的角度来确定其健康水平[3-6]。究其原因,一方面关于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机理研究较少,多从不合理的旅游开发项目和旅客的不文明行文角度定性确定其干扰类型和程度,尚缺乏定量研究,不能用数据说明其负面影响的强度;另一方面,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研究多从旅游资源的特色、吸引力方面,以明确资源的发展潜力、实现旅游的定位为目标,且有关指标多种多样,难有统一的标准,可操作性不强。

建议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筛选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建立森林生态旅游安全预警机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优化森林旅游项目,建设人才队伍

努力开发、优化森林旅游项产品和项目,是扩大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最根本的手段。目前,森林旅游尚未形成成熟、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的开发,应当立足于本地区现有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发展诸如森林观光、森林休闲、森林养生、森林科普、森林度假、森林人家、森林文学、森林艺术等产品。利用当地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通过合理的线路搭配,使游客享受到森林带来的优美、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休闲活动的同时,拓展知识、增长见闻、陶冶情操。

高品位、高档次的森林旅游项目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与之相配套。森林生态旅游涉及到旅游、林业、环保、历史、园林、地理、生物等众多学科,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经营管理以及产品开发,需要有除了林业以外,环保、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人才。目前,人才队伍相对单一,专门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7]。

3.3 加强宣传,提高游客保护、亲近森林的意识

游客的不文明或不当行为是生态旅游项目对森林植被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如在旅游过程中,采摘树枝、树叶及花果,对林木直接造成伤害;践踏林地,不利于林木根系生长;游客野炊、宿营等活动破坏地被或林木;随意丢弃生活垃圾,污染林地土壤、水质等。应通过对游客进行林地、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林木、地被植物的意识。

[1]泰宁县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R].泰宁县旅游管委会,2008.

[2]陈增华,黄志榕,庄宗保,等.发挥科技示范作用促进林业全面发展[J].林业科技开发,2002,26(6):56 -58.

[3]韦新良,姜春前,张守攻.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机理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1):15 -19.

[4]杨桂华,李鹏.旅游生态足迹: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J].生态学报,2005,25(16):1475 -1480.

[5]刘美娥.泰宁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6]景秀艳.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与规划调控-以泰宁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80 -18383,18387.

[7]李进,侯碧清,邱建丽.广州森林旅游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城市林业,2009,7(5):51 -54.

猜你喜欢
泰宁生态旅游森林资源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三下乡”活动进泰宁 全国妇联温暖送姐妹农家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淘宝找马云 淘气到泰宁
《坐井观天》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