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2-09-17 06:33:16马方方翟颖超孙维那常俊霞王亚琨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个性化疼痛

杨 洁 马方方 郝 冰 翟颖超 孙维那 常俊霞 王 芳 王亚琨

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康复科,北京 100142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发生于腰区下部,是椎间盘的髓核突出症压迫神经根造成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腰椎间盘突出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这些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造成恶性循环危及躯体健康,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不同程度的降低。为了促进患者康复,笔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 67 例,女 33 例;年龄 35~62 岁,平均(46.00 ±5.79)岁;文化程度硕士、本科、专科、中专、职业农民15 人,干部37 人,职员48 人。上述人群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障碍,均无精神病疾病既往史、家族史和其他全身性疾病,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病诊断依据,有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用药指导、监测生命体征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对疾病的态度、认知、情绪、生活方式、健康习惯、评估患者的护理问题,提出护理诊断,制订符合患者自身条件的护理措施,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①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多病程长,病情反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在生理、心理及行为上有很大变化,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及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干预,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态度,如男性患者会担心以后是否影响性生活的质量,应告知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少数会压迫会阴部神经,但是经过恢复不会影响性生活。女性未生育患者会担心怀孕问题,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以后可以正常生育,但是尽量不要穿高跟鞋,保持腰部的稳定性。②人文护理。护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士主动热情的介绍有关医院的环境和规章制度,为患者提供温馨的住院环境,做到着装整洁、态度和蔼、人情接待、举止优雅等。③饮食护理。平时多食用一些增强骨骼密度、肌肉力量及提高恢复功能的营养成分的食品,特别是要含有钙、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族、维生素E等。特别注意要多食用高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因为便秘会加重腰部的负压。④健康教育。普及腰椎间盘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病程及转归、各种治疗及检查的方法的目的及意义。采用多种手段、各种渠道,讲解治疗的各项措施。针对不同的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节律,急性期患者主要以卧位为主,减少活动,吃饭、大小便的问题尽量在床上解决,减轻水肿的症状。在卫生间须采用坐便,并且在座便器旁边放置扶手,双手支撑,减少腰部的负压。治疗期的患者,前1~2 d以平卧为主,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后期以休息为主,恢复期的患者以锻炼为主,有些患者恐惧运动,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运动,主要以散步为主。教会患者正确的睡姿、坐姿、立姿,上下床采用滚动式双手撑住床,健肢前脚掌蹬地,三点用力,使腰部尽量不要吃力,俯卧患侧上肢前伸,侧身保持肩关节,同侧髋关节同时运动,翻滚上床,放松平卧。⑤疼痛护理。患者在卧位、坐位、立位都会引起疼痛,所以在卧位时,平卧侧卧交替,尽量减少坐位,或者坐10~20 min以后间断行走,立位时采用单腿立地或者佩戴护腰。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实施半年后回访,由2名经过培训的护士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①生活质量调查。采用中文版SF-36 健康调查量表测评患者的生存和质量。该量表有36个条目含6个维度,每个维度含2~10个问题。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各个维度得分为0~100分(最差~最好)。②心理评估。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SDS共20个条目,为1~4分,4 级评分制,SDS正常上限得分为41分。应用焦虑自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SAS共有20个项目,按1~4分4 级评级,将所得总分乘以1.25 得到标准分t。t<50分为无焦虑,t≥ 50 为有焦虑。SDS和SAS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焦虑倾向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处理,采用随机对照设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SF-36 的得分均值,各项观察指标较自身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治疗半年后,心理焦虑及抑郁较干预前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能从心底认识到康复治疗对疾病治疗的帮助,同时能够持之以恒。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症,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痛、腿麻、行动不便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在所有临床表现出现率最高,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1]。而因为运动神经元与感觉传导通路异常的神经功能障碍所致之运动无力与下肢麻木等体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2]。可见,疼痛(伴有或不伴有痛觉障碍、运动无力或下肢麻木)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剧烈或持续的疼痛会持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表1 显示,通过个性化的护理,患者的躯体疼痛和生理职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相应提高。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 活力 社会功能对照组(n=50)干预前干预后t值 P值干预组(n=50)干预前干预后t值 P值75.26 ±9.75 78.63 ±8.78 1.81>0.05 75.26 ±2.47 78.98 ±4.78 4.89<0.01 46.36 ±7.49 49.24 ±7.84 1.88>0.05 40.33 ±3.79 42.20 ±6.97 1.67<0.05 65.39 ±8.28 67.64 ±6.65 1.50>0.05 65.39 ±3.20 68.99 ±4.93 4.33<0.01 36.88 ±9.13 49.00 ±8.39 1.21>0.05 38.60 ±4.19 41.24 ±7.39 2.20<0.05 50.06 ±10.95 53.06 ±9.06 1.48>0.05 49.63 ±3.70 53.6 ±11.06 2.43<0.05 77.71 ±8.96 81.43 ±10.43 1.91>0.05 77.71 ±12.48 81.64 ±4.05 2.12<0.05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SAS SDS对照组(n=50)干预前干预后t值 P值干预组(n=50)干预前干预后t值 P值37.45 ±4.35 34.52 ±5.79 1.20>0.05 33.75 ±11.01 31.33 ±9.01*2.86<0.05 38.11 ±10.02 36.08 ±8.50 1.09>0.05 38.34 ±5.45 32.68 ±8.12*4.09<0.05

慢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有明显的躯体化、精神病性、强迫性及抑郁症状等心理问题[3],而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4]。国内外文献报道[5-6],慢性疼痛人群中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34.3%~57.4%,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17.8%~92.4%。本研究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心理。腰椎病患者自我防护知识掌握偏低[4]。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与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及经济情况、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如其中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经济状况好坏与焦虑、抑郁情绪发生呈反比。本研究中,针对隐藏在慢性腰腿疼痛背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明显变小,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可以较大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在心理护理干预中适当采取放松疗法,使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中也能够得到放松,可以缓解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患者负性情绪的消除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讲解疾病的转归,正确对待疼痛的方式及正确康复锻炼的方式,在工作中要广泛、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增强防护知识。使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从而改善生活质量。表1显示,疼痛为最为明显的因素影响生活质量,疼痛的本质是一种主观体验,其反应的程度与心理因素。情绪状态密切相关,通过功能体位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疼痛的发作。在生活中采用正确的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可以有效保持腰部的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焦虑抑郁等得到有效缓解。

[1] Deyo RA,Ralncille J,Kentd L.What can the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tell US about low back pain [J].JA2MA,1992,268(6):760-765.

[2] GUNZBURGR,SZPALSKIM.腰椎间盘突出[M].季爱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

[3] 蔡太生,周浩为.慢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48-2749.

[4] 李梅香,王传升,马振武.心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194-196.

[5] Rethelyi JM,Berghammer R,Kopp MS.Comorbidity of pain associated disability and symptoms in connection with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results from acro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evey in Hungary[J].Pain,2001,93(2):1152121.

[6] 赵学军,傅志俭,宋文阁,等.躯体疾病所致慢性疼痛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5,43(4):350-352.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个性化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疼痛不简单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疼在疼痛之外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0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海峡姐妹(2017年11期)2018-01-30 08:57:43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