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光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口蹄疫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优先控制的5种国内一类疫病之一,也是重点防范外来的9种一类动物疫病之一。规划中提出的口蹄疫防治考核标准:到2015年A型口蹄疫全国达到净化标准,亚洲I型全国达到免疫无疫标准,O型在海南岛达到非免疫无疫标准,在辽东半岛、胶东半岛达到免疫无疫标准,其他区域达到控制标准。到2020年A型口蹄疫全国达到免疫无疫标准,亚洲I型全国达到非免疫无疫标准,O型海南岛、辽东半岛、胶东半达到非免疫无疫标准,北京、天津、辽宁(不含辽东半岛)吉林、黑龙江、上海达到免疫无疫标准,其他区域维持控制标准。
口蹄疫目前仍是全球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危害严重。国内近期FMDV多种亚型共存,新毒株突发快传;疫情多点、多地、散发,险象时在。但是困扰问题还是口蹄疫的防控难度!体现在易感畜种多,病原多型性和抗原变异性,病毒对宿主嗜性的差异和变化,流行病学表现持续感染、随性感染,以及免疫学问题。
1.FMDV多型性。血清型/血清亚型包括 O、A、C、SAT1、SAT2、SAT3、Asia1型7个血清型,且无交叉免疫性。拓扑型包括O型 8个、A型3个、C型8个、SAT1型 3个、SAT2 2个、SAT3型3个。
2.感染谱广。牛是指示器,猪是放大器,羊是贮存器。
3.病毒遗传变异。由于生存压力、免疫压力、人工诱变等因素导致抗原性、毒力和宿主嗜性发生变异。
4.临床康复动物的持续带毒。
(1)疫苗接种不会导致动物成为病毒携带者,持续感染动物接种疫苗可能仍是病毒携带者,疫苗接种动物在受到病毒攻击时会成为病毒携带者,疫苗接种可减少环境中病毒数量和畜群中病毒携带者。
(2)带毒者经直接接触传播易感畜几率较低。
(3)接种过疫苗的病毒携带者导致新一轮疫病发生缺少依据。
(4)以纯化抗原制的疫苗不会诱导动物产生非结构蛋白抗体。
5.传播途径多样。
1.2009-2010年世界流行情况。据FAO和OIE对178个国家和地区口蹄疫状况的调查统计,确认发生过口蹄疫的有132个,从未发生过口蹄疫的仅有30个(大部分是国),其余16个国家状况不明。2004年(巴西、肯尼亚)之后,未见C型口蹄疫。
2.国内流行动态。我国存在的是AsiaⅠ型、A型和O 型,AsiaⅠ型当前流行毒有二个遗传谱系:新疆毒和江苏毒,O 型近期流行毒株有泛亚毒(0834)、新猪毒(0718)、耿马毒(2003)。当前最强势流行的O型毒株是O/MYA98毒株,以及在我们的周边国家,如蒙古、韩国、朝鲜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是强势毒株。
(一)国外
1.策略。主要有两种,扑杀根除策略和免疫控制策略。英国、日本在2007、2008年发生口蹄疫的时候也进行了疫苗免疫。
2.措施。主要有六种,强制扑杀,强化消毒,免疫接种,调查监测,限制流动,风险预测。
(二)国内 彻底的进行扑杀策略还是困难的,所以我们还是进行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诊断,检疫,免疫,消毒,隔离,封锁,药物预防,杀虫灭鼠等。
(三)疫苗研究进展与应用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MYA98/BY/2010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和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研制成功。
MYA98株疫苗特点:优良免疫效力和抗原广谱性,免疫应答启动早,Ab峰值期长,群体Ab合格率高,群体Ab离散度小。
1.作用。目前仍是预防动物传染病重要手段,它可增强动物机体抵抗疫病能力,减少或缓解疫病流行, 发生强度。
2.免疫学问题。免疫性弱。猪免疫钝感主要是与牛相比免疫反应相对钝感,并且中和抗体与保护力间缺乏相关性。病毒抗原性差异体现在研究证明了不同血清型FMDV免疫动物达50%保护率所需140 s抗原量不同: O型220 ng,A型2.4 ng,C型4.36 ng; 要求中和抗体效价(Log SN50)亦不同:O型 2.14,A型1.17,C型 1.41。
3.应用技术规范提示。群体免疫合格率≥70%,免疫覆盖密度≥80%,免疫程序为仔猪、羔羊35 d首免,间隔一月加强免疫一次。犊牛90 d首免,间隔一月加强免疫一次。一次免疫合格率:猪30%~40%,牛50%~60%,加强免疫合格率:猪80% ~90%,牛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