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丽燕
〔新疆塔里木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阿克苏843302〕
新旧棉花标准的异同分析
■ 何丽燕
〔新疆塔里木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阿克苏843302〕
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后,将完成感官检验到仪器化检验的转变,从而全面实现对棉花内在质量科学、客观的评定,促进我国棉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降低纺织成本,提高纺织品质量,推动棉纺织工业发展。棉花新标准更注重棉花的内在质量,含杂率、异性纤维、短绒率等与棉纺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密切相关的指标在标准里的充分体现,更贴近棉纺用棉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对棉纺企业来说更加有利。
与原标准相比,新标准根据棉花(细绒棉)加工方式、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的不同,将GB 1103-2007修订为GB 1103.1《棉花 细绒棉 锯齿加工》和GB 1103.2《棉花 细绒棉 皮辊加工》,并取消了原标准推荐性条款,标准全文均为强制性条款。重大变化主要包括:取消了品级,增加了颜色级、轧工质量指标、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取消了“六、七级棉花的长度均按25毫米计,记为25.0 mm”的限制;明确将马克隆值按GB/T 6498检验时对批样逐样测试马克隆值;明确将成包皮棉按批检验抽样分为“重量检验抽样”和“品质检验抽样”两种情况,并明确了棉花检验证书分重量检验证书和品质检验证书;规定了棉花质量标识由“棉花主体颜色级、长度级、主体马克隆值级”顺序标示等等。
新标准的定义包括: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颜色级、主体颜色级、轧工质量、毛重、净重、公定重量、籽棉公定衣分率、异性纤维、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危害性杂物。其中,增加了“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颜色级、主体颜色级、轧工质量”的定义;修改了“公定重量”定义,将“准重按棉花实际回潮率折算成公定回潮率后的重量”修订为“净重按棉花实际含杂率和实际回潮率折算成标准含杂率和公定回潮率后的重量”;由于“准重、籽棉准重衣分率”指标分别是计算“公定重量、籽棉公定衣分率”的过渡性指标,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将分步计算修订为合并计算,新标准取消了“准重、籽棉准重衣分率”的定义,并据此修订了公定重量定义。
新标准的质量要求规定考核棉花质量的11个指标,分别是:颜色级、轧工质量、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危害性杂物(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反射率和黄色深度。其中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反射率、黄色深度为采用HVI检验时需要提供的指标。
1.颜色级
颜色级表示棉花的外观颜色特征。依据国外研究经验,相同产地、相同品种的棉花,其颜色与其他质量指标存在相关性。单一的棉花颜色指标,比较直观,易于判定。颜色级共包括4种类型13个颜色级。与原标准相比,类型上增加了淡点污棉类型。白棉、淡黄染棉、黄染棉每一类型分级分别减少1个级。因为原标准中色特征的划分尚不完善,经过几年来颜色分级的验证试验和试点应用,目前的颜色级划分更加符合实际,也更合理,在棉花生产、供销、纤维检验、纺织各环节基本达成共识。
2.轧工质量
轧工质量是棉花品级的三条件之一,在棉花颜色由颜色级确定、成熟程度由马克隆值表示的情况下,建立轧工质量分级及其检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轧工质量是由加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决定的,不当的加工工艺和不按籽棉条件进行适当加工,都会导致轧工质量问题。
新标准规定了轧工质量的划分,根据皮棉外观形态粗糙及所含疵点种类的程度,将轧工质量分为好(G)、中(M)、差(W)三档。轧工质量参考指标是在棉花加工企业、专业纤检机构、纺织企业三方面进行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的,主要是对不同档次轧工质量所含疵点的定量规定,疵点仍包括索丝、软籽表皮、僵片、破籽、不孕籽、带纤维籽屑及棉结7种。新标准对轧工质量档次进行了限制,白棉5级、淡点污棉2级及以下和淡黄染棉、黄染棉轧工质量最高评定为中档。
3.长度
新标准取消了“六、七级棉花的长度均按 25毫米计,记为25.0 mm”的限制。GB 1103-1972将长度与品级指标挂钩,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棉花品种再加上环锭纺纺纱工艺,造成低等级、长度长的棉花纺用价值不高。而这40年来,由于国内棉花品种已有较大改进,气流纺等纺纱工艺对棉花质量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再在颜色级指标的基础上限定长度,意义不大。
4.马克隆值
新标准对马克隆值质量要求未作修订。
5.回潮率
新标准对回潮率质量要求未作修订。
6.含杂率
适用于锯齿加工的棉花新标准取消了对皮辊棉标准含杂率3.0%的规定,但对锯齿棉标准含杂率2.5%的规定未作调整。
7.断裂比强度
为了满足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纺织使用的需要,保持与其它质量指标代号相一致,新标准增加了断裂比强度的分档代号。因为S是断裂比强度的英文首字母,所以断裂比强度从强到弱依次用S1到S5表示,仍维持原分档范围。
8.长度整齐度指数
新标准也增加了长度整齐度指数的分档代号。因为U是长度整齐度的英文首字母,所以长度整齐度指数从强到弱依次用U1到U5表示,仍维持原分档范围。
9.危害性杂物
新标准对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的范围进行了修订。与原标准相比,异性纤维的含量范围由低档的 0.10~0.39 g/t调整为0.10~0.30 g/t,中档由 0.40~0.80 g/t调整为0.31~0.70 g/t,高档由>0.80 g/t调整为>0.70 g/t。这样调整一是体现了对异性纤维含量更加严格的要求,有利于从标准层面引导从源头入手杜绝异性纤维的混入;二是对进口棉同样起到限制作用,有利于国产棉的使用;三是有利于减少纺织产品因异性纤维造成的索赔问题。
棉花新标准的修订有利于促进棉花品种改良与种植结构调整,有利于加强棉花质量监督与规范棉花市场秩序,有利于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与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棉花资源,有利于提高棉花质量及其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动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在未来的国储棉收购,棉花现货和期货的交易、电子撮合交易等过程中都将依照棉花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因此,新标准的实施对市场将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受棉花流通环节各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一些棉花加工企业质量参差不齐,棉花质量一致性差,混等混级问题突出,目前棉纺企业购买棉花时大多仍沿用品级,距离真正建立以颜色分级为基础的棉花贸易结算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从品级提升到颜色级,棉花新标准已经跨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