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乌日娜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呼和浩特 010010)
生殖器念珠菌病(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并已成为性病门诊常见疾病。生殖器念珠菌病在30~40岁性活跃人群中发病率最高,通过性接触相互感染是重要方式,夫妻同患也非常多见。据统计:与患阴道念珠菌病的妇女有过1次性接触的男性,其患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可能性为69.4%;与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男性有过1次性接触的女性,其念珠菌的发病率达80%[2]。本病的复发性及难治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本研究从夫妻双方入手,针对初次患病的患者,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观察生殖器念珠菌病在家庭内感染的相关情况。
50对(100例)患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夫妻均来自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2008年5月~2010年5月就诊的患者。病例入选条件:①患者自愿入选此课题研究。②双方均为初次发病。③夫妻性生活正常,无不洁性接触史。④近4周来未经过任何治疗。⑤不伴有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的疾病。⑥局部无其他病变,如湿疹、银屑病、扁平苔藓等。患者年龄在25~40岁之间。男性患者表现为龟头潮红,瘙痒,红色丘疹;女性患者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轻度灼痛,阴道出现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分泌物。入选病例均需填写调查登记表,以备随诊。对照组为同期随机抽取念珠菌病患者100例,男女各50例,为非性伴侣,年龄与实验组相仿。
念珠菌分离培养采用改良沙氏琼脂培养基,酵母菌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API 20C AUX,标准白念珠菌菌株:90029。药敏实验采用法国梅里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微量稀释法。
女性患者采用外阴常规消毒,用窥阴器扩张阴道,使用一次性女性拭子自阴道壁取分泌物,男性患者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反复转动擦拭龟头和包皮的表面。每位患者取2份标本,一份直接做镜检,另一份做培养。镜检阳性者则纳入研究组。
取材后,将标本用10%KOH溶液涂片镜检,如见到卵圆形孢子、芽孢和菌丝,则认为致病菌为念珠菌。将同时取的另一份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做培养,30℃温箱内孵育24~72 h,取出观察结果,见到乳酪样菌落生长,则挑取少许菌落,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菌种鉴定及药敏实验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根据菌种鉴定试剂盒API 20C AUX鉴定区微孔显示蓝紫色为“+”,黄色或变色不明显为“-”,根据每孔显色情况,计算并应用软件得出结果。药敏结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判定。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实验组及对照组同一菌型合计数和该组非同菌型合计数进行四格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0例患者中镜检阳性者为88例,且培养为阳性。余12例临床症状符合,镜检为阴性,则排除在实验之外。生殖器念珠菌病病原真菌检出情况见 (见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感染白念珠菌为最多,实验组为73例,占实验组感染例数的83.00%,对照组为69例,占对照组感染例数的76.67%。实验组男女感染同一菌型的共41对(82例),占实验组感染例数的93.18%,对照组男女感染同一菌型的共35对 (70例),占对照组感染例数的77.78%。实验组和对照组男女感染同一菌型的进行 χ2检验,χ2=6.090,P=0.01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88例患者行药敏检测,对5种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见表2。88株念珠菌对制霉菌素、氟康唑、克霉唑、咪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性依次为100%、52.27%、93.18% 、20.45%、56.82%。88株念珠菌对咪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性较低,耐药株分别有42株、19株和22株。耐药率分别占 47.73% 、21.59% 、25.00% 。其中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的耐药性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1)。
表1 44对性伴侣生殖器念珠菌病菌种鉴定结果Tab.1 The identificaton results of strains from 44 couples
表2 88株念珠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株)Tab.2 Results of drug sensitivity test of 88 candida strains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逐年增加,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大量或不规范使用,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临床诊治过程中我们发现夫妻双方或性伴侣之间同患念珠菌感染的病例也在逐渐增多。因其难治性和易复发性严重影响了正常家庭的生活,故对夫妻双方生殖器念珠菌病首次感染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准确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显微镜寻找病原体的方法虽灵敏度低,却是鉴别念珠菌是否为致病状态最重要的方法,对诊断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非常有价值。培养法有利于菌种的鉴别和药物敏感试验[3-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50对患者夫妻菌种鉴定中,白念珠菌仍然是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但其他念珠菌的构成比在增加,种类也呈多样化。据2007年张军民等[5]报告,近年来白念珠菌占的构成比在下降,而光滑念珠菌等其他念珠菌的构成比在显著增加,且新的菌种也在增多。其原因可能与临床对白念珠菌的有效治疗,使其他念珠菌生长旺盛,以填补生态学小环境平衡有关[6]。在夫妻双方中,两性第一位优势菌相同,加之患者临床症状的描述,说明存在男女人群之间交叉感染。蒙在杨[7]的研究表明,实验组男女感染同一菌群者为330对 (660例),占实验组感染例数的95.93%,高于对照组 (78.80%)。本实验中,夫妻双方致病菌为同一种念珠菌的比例为41对,82例,占实验组感染例数93.18%,对照组男女感染同一菌型的共35对70例,占对照组感染例数的77.78%。二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蒙在杨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由上可以得出结论,夫妻双方共患生殖器念珠菌病时,性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但不可忽视的是同时也存在一定数量的不同菌株感染,如本实验中,1例为光滑念珠菌感染,但其配偶则为白念珠菌感染。还有2例为其他菌株感染。说明即使患者描述症状相同,也应当行菌种鉴定,必要时行药敏实验,有利于临床治疗。
根据药敏结果,不同种类的菌株对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夫妻间存在不同菌株的感染,所以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本研究显示5种药物中,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均对制霉菌素敏感。然而,制霉菌素因口服吸收不良,临床应用有限。体外药敏试验可帮助临床药物的选择和预测临床治疗的反应,对于及时发现耐药菌株换用敏感药物,并选择药物剂量均有一定帮助[8]。在治疗时,应根据菌种鉴定结果及药敏结果合理个体化的用药。
门诊常见夫妻双方中一人前来就诊,此时,应当向患者讲清通知性伴前来就诊的重要性,尤其对于那些首次发病的年青患者,应讲解清楚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可能由于首次感染后治疗不彻底,性伴侣传播或直肠念珠菌再感染等原因而反复发作[9]。性伴通知使其得到及时的预防及治疗 ,阻断再感染途径,可降低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复发率[10]。有资料显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男性伴侣,其生殖器念珠菌带菌率是外阴阴道念珠菌阴性者男性伴侣的4倍[11],男性与阴道念珠菌病的女性有性接触,其生殖器感染率高达69%[12]。性生活频繁的夫妻其双方患病率及单方患病率要显著增高[13]。所以,性伴的通知在阻断传染源及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王惠平.生殖器念珠菌病的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2):11-13.
[2]王文根.生殖器念珠菌病的致病菌种分析和治疗现状[J].皮肤病与性病,2006,28,(4):20-23.
[3]刘小平.联合接种法在假丝酵母菌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5):273-275.
[4]罗汉超,吴军.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手册 修订本[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6:43-44.
[5]张军民,席丽艳,鲁长明,等.医院分离深部真菌菌株流行病学调查和药敏试验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1):27-29.
[6]韦美德,农建宏,苏国生.念珠菌性阴道炎576例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 ,9(1):135.
[7]蒙在杨,秦耀春,潘秀贤.344对性伴侣生殖器念珠菌感染的菌型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5(3):168-169.
[8]李春阳,李颖.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因与控制对策[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8):489-491.
[9]廉翠红,崔凡,沈永年,等.阴道分离的念珠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61):638-641.
[10]赵学良.性伴通知对生殖器念珠菌病复发的影响[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5 ,27(3):234-235.
[11]Linhares LM,Witkin SS,Miranda SD,et al.Differentiation between women with vulvovaginal symptoms who are positive or negative for Candida species by culture[J].Infect Dis Obstet Gynecol,2001,9(4):221-225.
[12]陈在贤.实用男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68.
[13]Lisboa C,Costa AR,Ricardo E,et al.Genital candidosis in heterosexual couples[J].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1,25(2):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