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宝龙
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遍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然而,作为人类生活最集中的地方,也成为生态最差的区域。
随着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不再只需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并通过增加树木花草的种植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但与此同时,为了维护这些花草树木,则大量地使用了诸如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制品,使环境在表面上得到改善的同时,在实际中又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这些化学制品的残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同时还破坏了生态环境与生态平衡。人们忽然发现,周围的环境越来越缺乏活力与生机。那种直观上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的人造生态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鸟语蝉鸣、蝶飞蜂舞的和谐生态、绿色生活。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而生态修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简单说就是修复被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
生态修复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动植物群落的恢复和构建。在植被群落发展中,蜜蜂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国家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更赋予它新的使命——保护与修复人类的生态环境。
受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退化的影响,自然界中野生授粉昆虫数量大量减少,因此蜜蜂授粉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蜜蜂授粉能够帮助植物顺利繁育,增加种子数量和活力,从而修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据调查,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6万种由昆虫授粉的显花植物中,依靠蜜蜂授粉的占85%。
说起环境监测中的空气质量检测,大家可能会想到各种试管、试剂和复杂的检测仪器,但最近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机场,却请来了一批特殊的环境监测员——“小蜜蜂”。空气质量监测人员在机场附近养了近20万只蜜蜂,并定期收集蜂蜜样本进行成分分析。
你可能会说,知道蜜蜂可以采蜜,但可以担当环境卫士这是第一次听说。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蜜蜂采集的花蜜可以成为环境学家分析空气质量的样本。因为空气中的污染物被植物吸收,蜜蜂采集了这些植物的花蜜和蜂花粉,检测人员通过检测花蜜和蜂花粉,即可分析出该地区植物吸收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全面掌握该地区的空气质量。而且由于蜜蜂采蜜的地点是随机分布的,所以这种监测方法比传统的定点取样法更具有代表性。
发展城市养蜂是维护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举措。蜜蜂是最完美的环境指示器,它通过授粉,默默无闻地维持着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如果连蜜蜂都无法生存下去,可能整个生态系统都将濒临毁灭。爱因斯坦曾预言:“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就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就没有人类。如果蜜蜂从世界上消失了,人类也将仅仅剩下4年的光阴。”因此,蜜蜂授粉对于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现在,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大阪等国际化大城市,以及美国的大城小镇,利用城市中心的高楼大厦养蜂,并收获蜂蜜的方式越来越盛行。
在日本,东京的银座商业街楼顶、大阪的大企业大厦楼顶都出现了蜂箱,就连遭遇大地震袭击的仙台市也不例外。这些城市蜜蜂园出产的蜂蜜因花源、季节的不同,颜色和味道有所区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颇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据报道,大阪有一家大公司听说蜜蜂采花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便从2011年3月起在公司办公楼顶部放置了10万只蜜蜂的蜂箱,结果惊奇地发现:刚到10月份,他们就收获了240千克蜂蜜。这些蜜蜂主要飞往附近公园和作为行道树的樱花树采蜜。目前,该公司正在尝试把蜂蜜送给周边的餐馆试用。
东京银座商业街成立了公益社团“银座蜜蜂项目法人”,利用所有商业大厦的楼顶养蜂,收获的蜂蜜交给银座的糕点食品老店加工后推向市场销售,很受消费者追捧。既促进了银座地区的商业繁荣,又实现了该项目的商业性成功运作。
日本的政府机关也开始参与城市养蜂活动,爱知县政府办公楼上就出现了蜜蜂园和楼顶花园。除了城市养蜂之外,神户市的一家大型钢铁企业还在自家工厂的绿地里放养了9万只蜜蜂,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发现蜂蜜的收获量颇多,当然他们更追求建设绿色环保工厂的宣传效果。
荷兰飞利浦公司近日推出一种名为“城市蜂房”的独特概念设计,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养蜂、采蜜,同时还能免受蜜蜂蜇咬的麻烦。“城市蜂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一个悬挂在室内的玻璃容器,里面有方便蜜蜂架设蜂巢的简易框架,用户可直接观察蜜蜂飞舞的场景。玻璃容器内还有一个烟熏装置,可以让蜜蜂安静下来,以免打开玻璃罩取蜂蜜时被乱飞的蜜蜂蜇到;另一部分是一个悬挂在室外的花盆,其上有一条管道让蜜蜂们可以从巢中飞到室外,传授花粉、采集花蜜。
飞利浦公司表示,“城市蜂房”的好处很多,除了为用户提供新鲜蜂蜜外,还有助于促进蔬菜及瓜果植物进行授粉,这为提高苹果、洋葱、西红柿等食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即便仅仅是观察蜜蜂在蜂巢繁忙工作的场景,也有助于人们保持身心健康,为家庭生活增添生机和乐趣。
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城市养蜂在美国也同样受追捧,奥巴马白宫后花园也设有蜂箱。奥巴马家庭加入了正在兴起的美国人从事家庭养蜂运动和食用本地食品运动的行列。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白宫开辟了一个菜园,并引进两箱蜜蜂,自称为“绿色休闲”,受到了全国业余养蜂人的注意。
从纽约到洛杉矶,城里的美国人大多认为像奥巴马那样小规模养蜂可作为帮助保护蜜蜂的一种方法,并给他们的作物授粉,还生产一些免税的本地蜂蜜。
全美业余养蜂人对议员开展了游说活动,建议撤销城市养蜂违法的条例。结果在2008年11月,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宣布城市养蜂不违法;在纽约,养蜂人和市议会一起制定了一项法律,使纽约城养蜂合法化。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包括众多企业白领、教授学者、退休老人甚至家庭主妇,纷纷迷上了业余养蜂。无论在狭小阳台上,还是在鲜花常开的后花园里,都可以见到形状各异、颜色不一的蜂箱,甚至在白宫花园内也安放了一些由热爱业余养蜂的政府议员“认养”的蜂箱。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业余养蜂人还肩负着一项特殊任务:缓冲美国蜜蜂数量与年俱减的势头。据全美养蜂协会的最新统计,在杀虫剂滥用、生态环境恶化、疾病流行以及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美国全国的蜂群数量相比10年前减少了至少三成,比25年前更是锐减了至少一半。
蜜蜂的急剧减少对农业的危害几乎是致命的。时下,美国各州有一半的农业部门已发出了“蜜蜂短缺已影响收成”的警告。鉴于此,许多地区的养蜂协会便组织当地业余养蜂人将自己的蜜蜂租给乡下农民,专门用以给农作物授粉。业余养蜂人这些零散的蜂房在积少成多之后也能多少缓解蜜蜂短缺的“燃眉之急”。
法国巴黎号称花都,素以香水和时装闻名于世,同时它也是法国最大的产蜜城市。在市区住宅的阳台上,随处可见摆放着三箱五箱蜜蜂。不但私人养蜂蔚然成风,许多修道院里都饲养几十箱蜂。巴黎还设有多家养蜂学校,读完一门课程,便可知如何养蜂。在市内,一群蜂年产30千克左右的蜂蜜,除了自家享用之外,因为巴黎蜂蜜具有的特殊芳香,还可作为珍贵特产馈赠亲友。市民养多少箱蜂不受限制,但必需向家畜管理局登记,登记的目的却在于便于监察所养的蜜蜂有没有传染性病害。
在香港,高楼林立,生活节奏快速,有人就在大楼的顶层养起蜜蜂来,而且将所采集的新鲜花蜜卖给居民。一来当成生意,二来鼓励人们多食用当地食材,让饮食更加环保。
香港楼宇密集。位于湾仔的一座14层楼高的建筑上出现了一个养蜂场,1万只蜜蜂每天勤采花粉酿蜂蜜。养蜂场的主人认为,香港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很适合全年采集蜂蜜。
香港城市养蜂人梁先生说,“在香港四周其实有很多绿地,像山林和花卉,可供蜜蜂传花粉酿蜜。”养蜂场主人希望更多人食用当地蜂蜜,减少对外来食材的依赖。
30年前,北京城里分布着老一代养蜂爱好者,他们多则二三十群,少则三五群,在阳台、公园、空地等场所养蜂。如在北京西城区新街口,老养蜂员纪天祥老师傅养了近三十箱蜂,放在平方房顶,每年可产蜜数百千克。纪老师傅年逾八旬还在养蜂。
上世纪80年代,由于授粉昆虫少,为保证钓鱼台国宾馆内樱桃授粉,由钓鱼台国宾馆购买5群蜜蜂,委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养蜂研究室管理,每年樱桃开花季节,将蜜蜂搬到钓鱼台国宾馆为樱桃专门授粉,一直持续很多年。
近年,城市化进程加快,植被被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致使蜜蜂大量死亡,在北京城区几乎绝迹,呈现出只有花开,没有蜜蜂来的尴尬景象,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农药大量使用被人们所鄙视,作为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一员,蜜蜂应当被重视。近年来,北京开始注重环保,建设了占地面积很大的公园、绿地,种植了各类开花植物,植被不断增加,为城市养蜂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作为生态环境优质的标志,我们应当让小蜜蜂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生态中扮演起重要角色,鼓励城市养蜂,让蜜蜂为城市生态恢复做出贡献。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成立北京城市养蜂协会,管理、培训推广市民个人养蜂;
2. 与北京环保部门合作,建立蜜蜂环保跟踪观察站、数据库,监控环境;
3. 与北京园林部门合作,建立公园、绿化地等蜜蜂生态系统;在有条件的公园、小区、公共场所,设立养蜂观光区、蜜蜂展示区、蜜蜂科普知识宣传区,让小蜜蜂受到应有的重视;
4. 建立蜜蜂养殖鼓励基金,鼓励市民养蜂。
“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就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就没有人类。”让我们重温爱因斯坦的名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人类也将只剩下四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