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华严寺的历史变迁

2012-09-08 11:02:08曹臣明
关键词:碑记大殿重修

曹臣明

(大同市博物馆,山西 大同 037006)

大同华严寺的历史变迁

曹臣明

(大同市博物馆,山西 大同 037006)

大同华严寺,是辽代在旧寺院基础上兴建的具有与皇家祖庙功能相结合的寺院。在辽、金、元时期,寺院规模宏大,高僧辈出。元末明初遭毁坏后未能完整修复,明中期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以海慧殿修复、大雄宝殿内塑像的工程最大,布局上受禅宗的一些影响。清代华严寺单体建筑变小,布局上反映的教义较复杂,加入儒、释、道等多种复杂成分。

薄伽教藏殿;华严寺;诸帝像;九间殿;慧明;五如来像;伽蓝配殿;天王殿;南北二楼

著名的大同华严寺,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下寺坡街北段西侧,其殿宇恢宏,塑像庄严,为历代香火繁盛四方善众云集之地。华严寺也是一项由辽代皇家投资,在旧寺院基础上建立的辽五京祖庙之一,它历经千年,几度兴衰,仍保持了较大规模和旺盛的香火。其变化沿革,一方面反映了大同地方兴衰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是一段地方佛教发展变化的历史。这两方面留下的大量历史信息,无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前景。本文重点对华严寺历代整体布局变化和单体建筑兴废等内容,主要依据现存于寺内的20余通碑刻进行探寻。

一、辽金元三代华严寺的建设和基本布局

华严寺是由辽代皇室投资,在旧寺院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其最初的创建时间,据寺内的一些碑刻记载,有始建于北魏、唐代等多种说法。这些材料都缺乏确凿的根据,难以确定,但有些可以佐证,即在建华严寺之前已有寺院存在。据现有可靠的史料记载,现存建筑最早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并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扩建并命名为华严寺。金代在辽的基础上进行重修和重建,元代延续了金代的格局和建筑。

(一)辽之前的建设修葺记载根据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修大同府上华严寺暨添造禅堂廊庑记》碑记载:“唐贞观时重修,一碑虽在而未载创始之源,考时稽史则自拓跋氏无疑尔。”创建时间虽不能确定,但是至少表明清康熙年间曾存有旧碑,记载唐贞观年间重修。目前能见到的碑记资料只有明代万历九年(1581年)《重修上华严寺碑记》中记载的内容:“独李唐时尉迟敬德曾一修治,迨辽金世补修不一,”但碑中记载内容的实物依据已见不到了。因此康熙年间所见到的石碑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指明代万历年间的这块碑,另一种则是另有碑记。如果确实唐代尉迟敬德曾修过,那么寺院创建应当在更早的时代。

(二)辽代华严寺的建设和变化五代时期的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大同划归契丹(辽),最初在辽云州另置大同军节度使,是辽西南边陲一个烽烟不断的军事重镇。1004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后,云州的经济和文化在相对和平的环境里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特别是重熙十三年(1044年)云州改为西京道及大同府之后,政治地位提高了,各方面均出现繁荣的景象,崇信佛教的辽道宗曾四次巡幸云州。在此前后,西京地区大量建造佛教寺院建筑。现存于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四椽栿底的题字有两处:一处内容为始建薄伽教藏殿者大同军节度杨右玄的题记,另一处全文为:“唯重熙七年岁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时建。”这两处题记记录了辽重熙七年(1038年),由开国公、大同军节度杨右玄主持建造薄伽教藏殿的情况。这证明当时已经确有寺院存在,但原寺院的名称不详。

辽清宁八年(1062年),由辽皇室投资在旧寺院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新寺院命名为华严寺。《辽史·地理志·西京道》载:“清宁八年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1](卷41,P506)从此,这里不仅成为参禅礼拜和储存经书的佛教道场,而且还具有辽皇室祖庙的性质。

辽末保大元年(1121年),华严寺遭遇金兵焚烧,只剩下斋堂、厨库、宝塔、经藏(即薄伽教藏殿)及守司徒大师影堂等建筑。金大定二年(1162年)《大金国西京大华严寺重修薄伽教藏记》碑记载:“本朝大开正统,天兵一鼓,都城四陷,殿阁楼观,俄而灰之。唯斋堂、厨库、宝塔、经藏洎守司徒大师影堂存焉。至天眷三年闰六月,则有众中之尊者,僧录通悟大师慈济、广德大师通利、大德通义大师辩慧、大德妙行大师泊首座义普、二座德祚等,因游历于遗址之间,更相谓曰:‘曩者,我守师徒大师秀出群伦,兴弘三宝,霈教雨而润民苗,鼓化风而熏佛种,岂特人天之仰止,亦在上者师之,爰出官财,建兹梵宇,壮丽严饰,稀世所有,一旦隳残,以至于此,……’。”一般座南朝北的寺院,西部作禅房,东部作斋堂、厨库等,而坐西朝东的寺院,斋堂、厨库等所谓“下房”应在南面。“守司徒大师影堂”,梁思成先生认为是保存到近代的海会殿。

(三)金代的建设和变化金代大同仍称为西京路及大同府,最初设置西京路都总管府,后改设留守司。“大定五年(1165年)建宫室,名其殿曰保安,其门南曰奉天,东曰宣仁,西曰阜成,天会三年建太祖原庙”。[2](卷24,P564)

华严寺在遭遇辽末兵火之后,绝大部分建筑被毁。天眷三年(1140年)僧录通悟大师慈济等五人多方化缘,基本上按照辽代的布局基础,重建了九间殿(即现大雄宝殿)和七间殿,又构筑了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和观音菩萨降魔两阁以及会经楼、钟楼、山门、朵殿等。由于财力不足,仍缺少周围的左右配房和四面廊庑等建筑。后来门人省学又对院内进行了修整,并补齐了薄伽教藏殿内所缺的经书(参见金大定二年即公元1162年碑《大金国西京大华严寺重修薄伽教藏记》)。据此推测,当时所建的“七间之殿”约在上华严寺后院山门附近或更东的地方。2007年考古钻探,发现了上华严寺后院山门附近地表下分布有东西长约40m,南北残宽约13m的夯土基础。按其与“九间大殿”的前后关系推测,可能为“七间殿”的部分基础遗迹。慈氏和观音降魔阁约在今大殿与后院山门之间两侧更向外的地点,大小形制应与大同善华寺金代普贤阁相似。2007年考古钻探,发现了上华严寺后小院观音阁和地藏阁的后面南、北两侧地表下,分布有东西15m~26m,南北7m~9m的夯土基础,疑为慈氏阁和观音阁的部分基础遗迹。总之,当时华严寺的规模也非常之大,见图1。

图1 辽金元时期华严寺平面布局示意图

(四)元代的建设和变化元初大同仍为西京,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为大同路,但是从《元史》等文献记载中看,习惯上仍称大同为“西京”。元代全国寺院经济的发展与僧尼人数之增加甚于过去,而寺院大力经营工商业等,成为元代佛教的特殊现象。在此背景下,华严寺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金末元初,华严寺内基本上和平过渡,建筑基本未遭大的破坏,这主要依赖于华严寺住持海明法师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因为无大的毁坏,所以元代也无大规模的维修,基本上仍保持了金代的格局。

元初,华严寺内北阁下仍存放着辽代铜祖像,《元史·石天麟传》及《山西通志》均有记载。《山西通志》载:“华严寺……,北阁下(即金代构建的慈氏阁)铜、石像数尊,中石像五,男三女二;铜像六,男四女二。内一铜人,延绵帝王之像。”[4](P467)由于辽末兵火之后原辽代建筑已不存在,所以这里的北阁是指金代所建的北阁,阁内的原塑像观音降魔像等可能位于阁楼之上,阁楼下层安置着一些当时并未标明身份的塑像,可能就是辽代祖像。

据薄伽教藏殿内所藏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所立《西京华严寺佛日圆照明公和尚碑并序》记载,曾云游四方、精通佛典的灵丘曲回寺僧人慧明于元之前蒙古拖雷时期的庚戌年(1250年),被原金朝国师燕京庆寿寺住持海云法师推荐为华严寺住持,对华严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将院内的闲杂人等迁出寺外,修缮了大殿、方丈、厨库和堂寮,补充了经藏中短缺的部分,局部漆刷了塑像和部分建筑构件等,使殿内外“供设俨然,粹容赫焕,香灯璨列,钟鼓一新。”又在寺外的街面上开设浴室、药局、客店、赁租房廊等近100余间,发展寺院经济,大大改善和保障了寺内的各项开支费用。元代寺院大力经营工商业,是佛教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华严寺也有这一特点。另外从“寺外临街”这一现象分析,现上华严寺的北部和东部的外界范围很可能当时更广一些。

壬子年(1252年)春,忽必烈还在未继承皇位之前,久闻慧明贤德之名,特下旨命慧明法师于华严寺升堂开法,正式并永久地住持华严寺。次年,慧明被铁木真之女独谟干公主加赏“佛日圆照”称号。随后,慧明法师曾一度赴燕京庆寿寺任住持,并多次为皇室作大法。后因厌于应酬而重回华严寺,继续担任住持,直到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72岁时去世,骨灰舍利分葬于华严寺和曲回寺。据清道光《大同县志》记述,“大华严寺,……其地旧名舍利坊”,[5](卷5,P104)故推测华严寺有舍利塔林。

慧明法师是华严寺历史上德高望重的一位僧人,精通佛学,弟子遍天下。他本人不仅在僧寺间,而且在西京地方官僚和燕京的皇族间都有深远影响,并为华严寺的建设和发展作了重要贡献。由于他的影响,在元明清三代,燕京(北京)庆寿寺与大同华严寺之间,一直保持着较密切的交往关系。元末,华严寺遭到了较大的破坏。“元末屡经兵燹,倾圯特甚,惟正殿岿然独存”。(参见明成化元年《重修大华严禅寺感应碑记》)

总之,辽金元三代,华严寺的布局大致相延续。以金代为例,当时的华严寺整体分为南北两部分院落。南半部是以薄伽教藏殿为主体的建筑群,北半部为寺院主体建筑群,从西向东主轴线上有九间大殿(即今大雄宝殿)、七间大殿(约在今上寺山门附近或更东的地方)、山门(约在今上寺巷东端),九间大殿和七间大殿之间两侧有慈氏阁(供奉弥勒菩萨)和观音阁,七间大殿与山门之间两侧有会经楼和钟楼。宝塔的位置,或在大殿旁一侧,即大雄宝殿之南薄伽教藏殿之西,如北京房山云居寺的塔即在旁边。从唐代开始,塔已不是寺院的中心了,或在前院正中,如应县辽代佛宫寺释迦塔即建大殿前面,为南北朝时佛寺的传统布局。上华严寺大殿后方或一侧还应有高僧的灵塔区,曾安置了海明法师和慧明法师的灵骨,所以华严寺所在的街区在明清之前称为舍利坊。

二、明代华严寺的建设和变化

明初,原华严寺内的辽塔和金代七间之殿、南北阁、会经楼、钟楼、山门、朵殿及大殿内的塑像以及北阁中的辽代帝王像均不知毁于何时何因,整个寺院毁坏严重,“惟正殿岿然独存”,(参见明成化元年即1465年《重修大华严禅寺感应碑记》)华严寺遭到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最为严重的毁坏。洪武三年(1371年),大殿被改为大有仓,标志着华严寺曾一度被废止。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在大同设置僧纲司,又恢复了华严寺。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高僧了然禅师来此说法,“延纳缁众”,寺院形成了一定规模。随后又四处化缘募捐造三尊木刻金像,于宣德二年(1427年)从京师运送到华严寺大雄宝殿内,当时称之为“毗卢三像”。这在当时的大同城内是万众瞩目轰动一时的盛事。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官绅共同出资,于大殿两旁建造僧房厨库等,于宣德四年(1429年)完工。了然之后的第三任住持资宝又化缘塑造了两尊佛像,共为五如来像,并且修构了天花枰棊,彩绘了檐栱,于成化元年(1465年)完工。代府宗室潞城王朱逊火宁亲自撰文并命人刻碑记载此事,同时刻写和竖立了《释迦如来成道记碑》。关于“五如来像”的含义,据清光绪十一年《上华严寺开光碑记》记载,是“以成五生数,取土五生金之意,以应西方金位,中曰毘盧佛,左曰阿閦佛,右曰阿弥陀佛,又左曰成就佛,又右曰宝生佛”。

万历年间,曾主持修建了兴云桥的都督郭琥,又发动大同各界人士或捐款或出力,对上华严寺进行了一次大的维修工程。首先修葺残损,清除尘污,用砖砌出环行的甬道,甬道左面空地建禅堂三间和厨室一间,台基上增加了石围栏,立小枋题额“梵宫”,铸造了大洪钟。在寺巷之东树起上华严寺的木牌枋,并建小石拱桥。(参见明万历九年《上华严寺重修碑记》及万历十一年《重修大华严寺增建禅堂记》)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居士庞应选等又对大华严寺进行粉饰墙垣、包修殿基、新增厨库房庑井泉等维修和保护工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明万历年间,碑文内出现了“寺巷”和“上华严寺”的称谓,这表明:第一,华严寺的东北部范围已经大大缩小;第二,华严寺开始分割为两部分。万历年间对上华严寺的修缮活动主要是对除大殿之外的寺院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了整治,但是没有兴建大型的建筑物。另据清顺治及乾隆年间重修华严寺的碑文记载,上华严寺内中轴线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殿等,这基本上是延续了明代后期形成的布局格式。

在居士庞应选的大力资助和推动下,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在下华严寺建韦驮殿一座和禅房一所,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重修海会殿(参见明万历四十三年《重修海会殿记》和明万历年间《重修大华严寺碑记》)。韦驮殿,即现在下华严寺前院的观音殿,当时又称天王殿,1990年和2009年两次重修。禅房的位置,据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下华严寺碑记》中“补葺大殿南北厢房,钟、碑楼,中院的南北禅房”的记载推测,明代和清代道光年间的禅房均在中院即大殿台下小院内。

据《大明崇祯五年重修下华严寺碑记》记载,此时的下华严寺“树基巍峻”,即台基巍然,台上的大树峻茂。可见四百年前的薄伽教藏殿前的大槐树已经树龄很长了,其实际树龄可能更久远。但在崇祯四年(1631年),大殿屋脊突然毁坏,居士庞应选(法名严心)出资并募捐对其进行了修葺,并粉饰了金像等,此项工程于崇祯五年(1632年)五月完工。修葺之后,在大殿内槽阑额上标立两块崇祯五年的木牌,该木牌保存至今,其中南侧的题字为“释迦摩尼佛”,北侧的题字为“毗卢遮那佛”,将薄伽教藏殿内的三佛解释为三身佛。这期间可能还增加了一些塑像。1964年,市博物馆人员及宗教界人士将薄伽教藏殿内佛坛前面的三组晚期塑像(每组均为一佛二协侍菩萨)大部分移除,现仍剩南北二尊坐佛小像,其坐佛神态与梁思成调查海会殿内的大佛前的小坐佛像(明万历年间塑)极相似,故此很可能为明晚期所塑。另外,中央主佛像背后的一尊观音小像,俗称“送子观音”,从风格上观察,形态较瘦,可能也是这时期所塑。

总之,元末明初之际,华严寺遭到了大范围的毁坏,明初一度曾废作它用。宣德年间重塑了大雄宝殿内的佛像,万历年间整修了院落,其间碑文内出现了“寺巷”和“上华严寺”的称谓,这表明华严寺开始被分割为两部分,东北部范围已经大大缩小。万历后期至崇祯年间,上、下两寺上都形成了中轴线上从东向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或称韦驮殿)、大殿等建筑的基本布局。原来在旁边供奉弥勒菩萨的慈氏阁的功能已被居于中轴的天王殿(主要供奉

弥勒佛)所代替,佛教教义流派及殿堂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大殿前两侧还可能有伽蓝殿和祖师殿。据清代道光《大同县志·艺文上》收录的顺治年间《重修上华严寺碑记》(碑已不存)记载:上华严寺大殿“台下伽蓝配殿之侧,南北各添造禅堂、斋室五间,……”。[5](卷19,P519)可见,清初大殿台下附近还存有明代以来的作为大雄宝殿配殿的伽蓝殿,其对面原来对应的可能是祖师殿(当时已毁)。祖师殿、伽蓝殿、天王殿的配置,部分地反映了明代禅宗的流行(见图2)。

图2 明代上下华严寺平面布局示意图

三、清代华严寺的建设和变化

(一)上华严寺顺治五年(1648年),清兵屠城,市街瓦砾,上华严寺内只有正殿单独保存下来。顺治九年(1652年)县治移复大同,上华严寺得以重修。当时寺院内尸骨遍地,血污残垣,鼎炉折足,琉璃破碎。僧人化愚来到此地,清理了杂乱,又历经十年,多方募资,修补残缺剥露,漆刷匾牌门墙。殿台之前新建小坊三楹,台下伽蓝配殿南北各添造禅堂和斋室五间,东西空地又建“香积库司之所”。自山门、天王殿至大雄宝殿,朱碧辉煌。顺治年间茅世膺《重修上华严寺碑记》(碑已不存,碑文载于清道光十年《大同县志·艺文上》)和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修大同府上华严寺大殿暨添造禅堂廊庑记》碑均提到了大殿台下有伽蓝殿,从时间上看应是明代遗留下的旧建筑。寺院里一般伽蓝殿与祖师殿(或称影堂)相对应,都作为大雄宝殿的配殿。伽蓝殿里面一般正中供波斯匿王,左方祇陀太子,右方给孤独长者等伽蓝神,祖师殿里面供奉禅宗祖师达摩像或其他宗派的宗师像和高僧像,又称影堂。碑文里未提到祖师殿(或影堂),可能当时早已不存在了,而且从位置上分析,应在大雄宝殿的附近。顺治年间的碑文内曾提到“唯大殿独存”,但是这里又出现了天王殿、伽蓝殿等,而且顺治年间所新建的建筑又没有提到这两座,所以只能理解为天王殿、伽蓝殿不是新建筑,而是修葺了的受损的明代旧建筑。

顺治至康熙年间的这次修缮活动,以镇守山西大同宁武等处总兵鲍安为首,大同和周边各州、府、县的文武官员以及其他各类人士,纷纷出资出力,影响范围较广。

乾隆年间,上华严寺住持湛大师化缘数十年,对上华严寺进行了修缮。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修上华严寺碑》记载:“……云中上华严寺,由来已久,代有修补,不免踰时顷圮。且天王殿旧址甚高,山门亦峻不可及,又大殿右脊旁崩坠,台壁不完。寺僧湛大师素性淡泊有守,凡寺中日用所需,从未外化。值此大工欲兴,洪愿一举,众善乐随,陆续修理,后先募化,自四十年起工,建修金刚殿,五十年起盖天王殿,其高低皆于地平,适中新添暖阁抱厦,请正关圣帝君座位灵爽式凭,缺者补之,露者盖之,妆塑神像,粉画殿楹,朱绿鲜明,金青灿烂,至五十九年大殿完成而工告竣。”据悉,原上寺天王殿(即过殿)内原正面塑关公、周仓、关云像,背面为念经的禅堂,塑像于1958年被拆。

从记载中可知,当时的山门基座和原天王殿旧址太高(很可能是辽金时留下的高台式建筑旧址),不便于上下,于是首先是将这两处基址降低,使其“高低皆与地平”。然后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开始在原山门的基址上修建金刚殿(即上寺后院山门),乾隆五十年(1785年)在原址重建天王殿(现上寺后院过殿),于中央通道上添建了暖阁抱厦,里面安置了关圣帝君的神像,并妆塑了神像,彩画了殿楹,修葺了大殿右脊旁崩塌的部分,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全部完工。

在新建的东西向建筑中,暖阁抱厦不是独立的建筑,而是在天王殿前后添建的暖阁和抱厦,这与现存的过殿形式相吻合,而且在寺庙布局中,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一般没有独立的暖阁抱厦等建筑。

光绪年间,上华严寺住持空明等四处募捐,历经八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又对上华严寺内外进行了修葺。“……次第兴修,增其式廓。正殿佛像上下、内外绘画装金,并添建南北二楼以作辅弼,培补风水。北楼上奉地藏王、十殿阎罗君,下奉伽蓝神;南楼上奉观世音、十八罗汉,下奉福、禄、财神;过殿前奉关圣帝君、四大天王,后奉韦驮;大门内哼哈二将,悉如法修整装金”,“并将中院铺砖,两楼外面上下、韦驮殿(即过殿)内外、大门内外、厨房、禅堂、客室一律油漆彩绘”。(见清光绪十一年《上华严寺开光碑记》及光绪十六年《重修上华严寺碑记》)需要说明的是,哼哈二将泥塑一直保存到“文革”时被拆毁。韦陀殿即过殿,明清上下寺的天王殿也有碑记称为韦陀殿。光绪十六年(1890年)碑记中有“于正殿上添建南北二楼”的记载,笔者认为,文字中的“上”很可能为“下”的笔误。理由有三:一是大殿上建二层楼,会超过大殿本身的高度,而且太近,不协调;二是距此时间不太久的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重修上华严寺碑记》中对原有的建筑描述为“南北二楼环绕左右”,似乎两阁楼位于台下,分置南北,这种推测可能更接近实际;三是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直到1949年期间,没有关于南北两楼的重建记载,故现存于大雄宝殿台下的南北二楼阁应为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建筑。当时北楼下安奉伽蓝神,表明清顺治年间尚存的伽蓝殿已毁坏,在伽蓝殿、祖师殿(或影堂)的旧址上新建了地藏阁和观音阁。由此可见,现在上华严寺后院的建筑格局,基本上是清光绪年间的建筑格局。

清代上华严寺经历了顺治、乾隆、光绪年间的三次修整,规模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但是上寺东面寺巷东端的桥和牌坊不见了。另外,由于建筑布局和佛教教义上的变化,天王殿(光绪时称韦驮殿或过殿)内于乾隆、光绪年间都安奉了关帝神像。清初的伽蓝殿应在今上寺后院山门与大殿高台之间的北侧。光绪年间,在乾隆年间的布局基础上新建了地藏(北面)和观音(南面)二楼。

(二)下华严寺清初,下华严寺也进行了院内外的整理修葺工作,如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镇守山西大同宁武等处总兵鲍安在薄伽教藏殿留下了“薄伽教藏”额匾。

雍正六年(1729年),应州知州章宏捐赀重修华严寺。对于所修内容,成书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的《大同县志》中无详细记载,但现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外悬有应州知州章宏修华严寺的大匾,可见其修建的范围主要在下华严寺。

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下华严寺碑记》中记载:“大清嘉庆三十二年起工,至道光七年(1827年),补葺大殿南北厢房,钟、碑楼,中院的南北禅房,外院过殿天王、南北观音、地藏……。”(清朝纪年中无嘉庆三十二年,疑为嘉庆二十二年之误。——笔者注)下华严寺大殿台上两侧的厢房、台下北侧的三开间二层楼(二层楼上曾有作为护法伽蓝神的关帝像)、南侧的平房等清代等建筑,一直留存到198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为了恢复辽金大殿前的风貌均予以拆除,将木刻关帝像一尊移至今大庙角街关帝庙内。前院过殿(即天王殿)之前原有清代放生池和石桥,1964年拆除后填埋。下华严寺前院过殿两侧,北面曾有一座与过殿风格相似的配殿,位于台基上,曾被认为是明代的建筑“地藏殿”。过殿南部有一座规模较小而且位置稍靠北的建筑,无台基,曾被认为是清代补建的原“观音殿”配殿建筑。这两座建筑均于1989年重新修建。可见,清代道光年间下华严寺的布局,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规模,中轴线上,从西向东有大殿、殿前台阶上的“梵王宫”牌坊、中院门、前院天王殿、放生池和石拱桥、山门等。大殿前的台上为后院,南北有厢房、钟楼(即放钟的小亭)、碑楼(即放碑的小亭)。台下为中院,院两侧有南北禅房,北部为二层楼,楼上立关圣帝君像。再向东为外院,外院的天王殿(明代建)两侧有观音(在南侧,新建)、地藏(在北侧,即明代的配殿)等。

总之,清代的华严寺,整体规模基本未变,但单体建筑变小。在布局方面,突出了观音和地藏作为寺院中重要配殿的成份,加入了关公作为护法的身份以及福、禄、财神等世俗和道教的成份,反映了北方佛教与道教内容的相互影响。华严寺作为清代北方的传统佛教寺院,可能受到了喇嘛教等因素的冲击和影响,规模势力略呈收缩态势,教义内容变得复杂而模糊,主题不那么鲜明了(见图3)。

四、近现代华严寺的建设和变化

(一)民国时期的建设和变化民国十五年(1925年),上华严寺大殿顶部被军阀混战中的炮火击破多处,翌年人事变动未修。二十三年(1933年)第三代方丈彰宣募捐重修殿顶及殿台、钟鼓楼、牌坊等。(参见民国二十五年《重修上华严寺碑记》)

民国十六年(1926年),下华严寺神像剥落,庙貌摧残,前年军阀混战,院墙被毁多处。院僧募捐,对正殿、配殿(可能指台上原南北厢房)、钟楼、牌楼等加以修葺。(见下华严寺台上碑楼内《大中华民国十六年碑记》)

图3 清代上下华严寺平面布局示意图

(二)现代华严寺的建设和变化1952年9月,大同市文管会下属单位“大同市古迹保养所”成立,并在上华严寺外院北房办公。1955年5月,古迹保养所更改为“云冈石窟古迹保养所”并迁至云冈,但上寺仍留有办公处。同年成立的“山西省文管会大同田野清理组”也在上寺办公。1958年下半年,市政府决定在原大同市古迹保养所的基础上筹建“大同市文物陈列馆”,1959年元旦对外开放,1963年改为“大同市博物馆”,下华严寺同时作为大同市的地下文物陈列窗口对外开放,一直到2008年“大同市博物馆”迁出。1961年3月4日,华严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4年,市文化局根据上级指示,将上、下寺合并。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伴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郭沫若、杨尚昆等以及法国总统蓬皮杜的相续来访,华严寺在国内外的影响也与日俱增。1982年,华严寺全年游客人数达303319人次的最高记录。1984年,根据国务院的通知及省、市领导的指示,于元月下旬将上华严寺移交给宗教部门管理,下华严寺仍归市博物馆管理,展示陈列大同历史文物。至此,华严寺又分为上、下两部分。1984年底,市政府决定将下寺外院北侧的城区三中校址划归下华严寺,由博物馆管理使用。2010年,大规模维修后的上下华严寺合并成统一管理的大寺院。市文物局成立“华严寺文管所”,统一负责管理工作,保留僧人的佛事活动。

建国初期,下华严寺前院曾为小学校所占据。1958年,大同市文物陈列馆对下寺外院西、北、南三殿和大门等处作了全面整修,并将三个殿(西、北殿为明代始建)开辟为文物陈列室。1959年,属于城区三中院内的辽代建筑海会殿被学校拆毁,文化部下达文件通报批评。1964年,根据市文化局的指示,经与佛教界三义等和尚协商研究,上、下寺合并,并进行环境整治工作。5月16日,由三义和尚负责,动员了各寺庙部分僧人及博物馆人员,共同迁移了下华严寺大殿内五尊晚期塑像,并在上寺广场修建保护围墙,封闭东门,新建北门。另将下寺外院盘池拆除,并对下寺全院及上寺广场进行了下水道改造和道路硬化工程。1972年8月,为迎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前来参观,全面彩绘了上华严寺山门。

1986年~1989年,由国家文物局组织,投资170万元,重修了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及院内附属建筑,1994年在原城区三中旧址投资建设了博物馆综合办公楼。1996年,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前顶部中央突然大面积塌陷,国家文物局拨款1200万元,于1996年~2001年由山西省古建研究所对大雄宝殿进行落架大修,同时还维修了月台,加宽了大殿前月台的台阶等。但同时,由于加宽台阶,月台前清代顺治年间所建的“三楹小坊”不得不拆除。2000年,大同市政府将上华严寺东小巷及附近民居区改造成上华严寺前门大街及工艺品商铺,将华严寺东面的下寺坡街拓宽改造为步行文化街。2008年~ 2010年,大同市政府投资4.8亿元,对上下华严寺内外环境进行整治,其中外部环境整治费3亿元,直接用于华严寺维修费用1.8亿元。在外围拆除了大量与寺院环境不协调的民居,在内部尽量恢复辽金时期的寺院原貌,变零落不齐的单体建筑为完整的群体建筑,同时合并上、下寺为统一的寺院,恢复明代以前的规模。目前,华严寺已成为大同市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附表1:华严寺现存主要建筑的建造及维修年代一览表

[1](元)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元)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明)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清)王轩等.山西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清)黎中辅.大同县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 赵立人〕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Huayan Temple in Datong

CAO Chen-ming
(The Museum of Datong,Datong Shanxi,037006)

The Huayan Temple in Datong was a temple built in Liao Dynasty based on old temples also serving as a place for imperial ancestorworshipping.In Liao,Jin,and Yuan dynasties,the temple reached its peak in scale andmany prestigiousmonks were there.In late Yuan and early Ming,it suffered damaged and failed to be completely repaird.In themiddle ofMing Dynasty, Huayan Temple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the upper part and the lower part,and two projectswere the biggest,onewas the restoration of HaihuiHall,the other was the molding of statues in Daxiong Hall,and the layout was influenced a little by Zen.And in Qing Dynasty,single buildings became smaller,and the doctrines seen from the layoutwas complicated,and elements of Confucianism,Daoism were added in it.

Bojia Sutra Hall;Huayan Temple;Statues of Emperors;Nine-room Hall;Huiming;five Buddha statues;Jialan annex;Tianwang Hall;southern and northern building

K878.6

A

1674-0882(2012)02-0035-08

2011-12-17

曹臣明(1965-),男,山西右玉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考古及地方文史。

book=42,ebook=47

猜你喜欢
碑记大殿重修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线上建课重修的探析
山西青年(2024年2期)2024-02-20 10:57:18
乾隆《翼宿神祠碑记》与戏神信仰的正名
戏曲研究(2022年1期)2022-08-26 09:06:04
学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续改进路径研究
故宫三大殿之火
文苑(2019年14期)2019-08-09 02:14:24
故宫三大殿探秘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46
《重修建立玉皇庙记》碑
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
东方考古(2017年0期)2017-07-11 01:38:26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敦煌学辑刊(2017年4期)2017-06-27 08:07:26
重修龙泉寺碑记所见明代寺院经济
文物春秋(2017年2期)2017-05-31 02:12:28
武当山·紫霄大殿
工会博览(2016年36期)2017-01-11 06: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