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周刊》9月6日文章,原题:中国人敬畏德国标准 来自中央王国的企业渴望德国中小型企业的质量文化,这样它们就可以不断征服新的领地。
“世界领先的家电企业”海尔不仅在中国成功,在全球市场上也占有7.8%的份额。它的榜样不是生产廉价产品的企业,而是像美诺或利勃海尔这样的德国顶级制造商。“质量是成功的关键。”海尔上海一家分店的经理刘说。在中国,海尔冰箱有12年保修。在国外,公司需适应当地标准。海尔出口到德国的产品,都要通过德国技术监督协会的质量认证。
海尔隐秘的挑战也是对两家德国家族企业的警告。“中国企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对手。”驻外德国商会总经理克里斯托弗·安格鲍尔在上海说,“如果德国公司没有立即作为回应,在竞争中寻求新发展,很快会被它们超越。”
出于对质量的要求,中国推进与外国企业的合作。现在,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战略阶段,直接收购德国的中小企业。比如,三一重工买下了世界混凝土巨头普茨迈斯特;山东重工购买了位于德国威斯巴登的凯傲叉车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行业都已实现高度创新。中国电动汽车的梦想已经破灭。中国计划到2015年,有50万辆电动汽车在道路上奔驰,但2009年以来只售出6700辆。中国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也有待提高,但中国人学得很快。
欧亚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将近3/4的接受调查的德国经理人认为,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以期赶上德国公司。更有17%的受调查者认为,两个国家之间的产品质量看不出有什么区别。驻外德国商会总经理安格鲍尔直言不讳地指出,德国企业已无法阻挡中国企业,“中国在5000年中一直是世界大国,仅在过去200年落后。从自己的角度看,中国只是重新崛起罢了”。(作者马塞尔·贝恩特、克里斯蒂娜·库里亚索格罗,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