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成果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国家遥感中心于2012年10月11日—1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会议设有8个学术论坛。其中,参加工程建设BIM技术与应用论坛讨论
的专家学者有:清华大学马智亮教授,清华大张建平教授,上海建设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承勇,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宋怡昆,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云计算项目部总经理助理只飞。在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就工程建设BIM技术及其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就此次论坛会议讨论内容与读者进行分享。
研讨会专家左起依次为: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云计算项目总经理助理 只飞;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懂事 宋怡昆;上海建设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高承勇;清华大学教授 马智亮;清华大学教授 张建平
BIM技术的应用对设计企业、施工企业都有益处,对国家而言,BIM技术的发展最大的受益者是业主,政府要从推动和提高业主对BIM的认识来增加设计企业发展BIM的原动力。国家的大力支持对于进一步推进BIM技术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目前,BIM技术的发展主要源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大部分技术层面的探索和应用都来自于企业自身的需求,而并非源于业主的需求。不论是推进二维协同还是基于BIM的协同设计,都能使设计企业按照合理化的流程来展开生产,确保设计产品的质量。
企业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BIM技术,以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据集团总工程师高承勇介绍,目前公司的工程进度非常紧,且除进度紧之外还因业主方的原因造成在工程中表现出很多变更。对于企业而言,减少生产中的风险是十分必要的。设计是BIM发展的源头,在设计阶段,BIM承担了很大的工作量,这部分价值如何被市场认同需要政府辅助对BIM技术进一步的推动。作为设计行业垄断企业,现代集团在这方面的投入非常突出。
研讨会现场提问
BIM最大的受益者是业主,但是业主对BIM优势的认识并没有觉醒,设计企业想利用BIM为业主创造一些价值,但业主不一定有同样的认识,这就需要设计企业开展一些业务来提高业主对于BIM优势的认识。目前,设计院即使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也面临很大的市场压力,更何况要加大投入以采用新的技术,这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设计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这方面就有超前的认知。他认为BIM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而言,设计和工程建造是相互脱离的,而BIM不仅可以帮助设计进行基础性工作,还能帮助进行工程建造。它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比在其它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更具有优势,设计企业可以通过参数化设计和参数化制造、加工相连接。
谈及BIM的受益者,清华大学教授张建平坦言,对BIM的应用,其实大家都受益,设计方的不配合是因为相应的软件不配套。一如当初推进CAD应用的过程一般,如果CAD软件需要一笔一笔地绘图,可能也很难推进到现在,幸运的是在CAD的推进过程中,配套软件跟上了CAD发展的脚步。那么,为何目前BIM的成本很高?要额外增加成本的原因又是什么?其实,BIM的应用对设计的质量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目前,大家都期望能推出自己的BIM,如果我们的技术和软件跟上BIM的脚步,将国外的软件变成建模的软件,成本高的状况是可以逐渐得到改善的。
现在一些大型工程中存在相当一部分需要通过引进新的技术来解决工程难题的业主的业主,例如上海的金融中心,青岛的海湾大桥,诸如此类超大型结构,不采用新技术很难解决工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又如成都一个异型结构的项目,业主也希望引进高新技术。现在,有软件能十分方便地应用于钢结构的项目,可以通过和软件的结合来满足钢结构在生产加工中绘制三维图。
谈到对BIM技术的理解,软件供应商们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宋怡昆认为,BIM的理念已经引入中国很长时间,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技术落地,而这个过程需要使用中国本土化的软件。他坦言,在建筑领域,国外很多的BIM软件很成熟,北京鸿业在BIM方面投入也很高,在中国的软件供应民营企业之中,除去已经上市的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外,大部分的公司规模较小,即便想引入BIM技术,也存在几个难点。一是民营公司规模小,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也相应小,无法引起政府和专家的重视;另一个众所周知的难点是国内的软件市场盗版猖獗,虽然政府及舆论都是支持反对盗版,但实际落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北京鸿业的软件仅在淘宝网上就存在一千多家盗版,盗版问题严重制约中国本土软件公司发展。当然,盗版并不影响软件公司全身心投入到BIM本地化的工作上,因此,北京鸿业成立了BIM事业部。宋怡昆还表示,此事业部一直以开放的心态与行业内的公司和协会进行充分合作,同时也希望政府在支持本地化和打击盗版的力度更加强大。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云计算项目部总经理助理只飞认为,作为一个软件公司,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准备,第一方面对数据标准的研究,这个为了上下打通;另外就是技术打通,否则还是会受制于人。从长远角度看,广联达有自己的三维技术,对广大公司而言,这块肯定要加大力度实现,广联达在算量产品上具有领先优势,中国的产品是经得起考验的。在新加坡,广联达的子公司在当年成立就实现了盈亏平衡,其算量产品是新加坡BIM的采购名单里,新加坡用户购买会得到15%的税费的补贴。
清华大学教授马智亮认为,现在的世界越来越小,网络的存在使得技术传播越来越快,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软件公司在技术上不力求创新,会很容易被遗忘甚至被替代,不一定还能维持目前的的优势。因此,一定要重视新的技术,而BIM就是这种技术。在对传统技术的支持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操作,例如有些软件比较成熟,可以先让它变成支持BIM的软件,其它一些跟国外的差距较大的软件也可以优先用BIM技术对其进行改造。目前,有两个软件领域已经走出国门,一个是CAD软件,一个是建筑软件。CAD软件在国内战主导地位,例如鸿业软件等。国外也有很好的结构软件,但是引入很困难,中国的建筑师还是习惯用国内的建筑软件。国内除了设计人员还有施工人员,因此无论是从眼前的国家利益还是从长远的战略发展都需要有自己的软件。国内有一些企业也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能否把现有的软件充分的利用起来,在现有的软件基础上让它提供BIM的功能,从而最终实现数据共享,或者去开发全新的BIM软件,又或者实行这两条路的双轨制,利用BIM技术把量变发展变为质变发展。
马教授还表示,国内的市场非常大,只要有足够的优势,占领国内的市场完全没有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在BIM软件方面,只要国内公司发展到足够的水平,中国公司完全有条件走向世界,因此我们应该站的更高一些,应该着眼于国际市场,和美国公司一样先在国内发展技术然后推向国际市场,从瞄准国内的市场到开发国际的市场,不断通过国内市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他期望若干年以后中国本土的BIM软件可以占领世界市场。而对此,清华大学教授张建平也持肯定态度,她认为国内的软件公司实力很强。她说道,每次投标竞争的时候,一起参与竞标的有德国的软件也有国内的软件,虽然国外的软件比国内的软件界面漂亮,但一到实际应用中,客户依然会选择国内软件,因为更为实用。
论坛现场,北京网络科技公司员工提出BIM实际应用施工中的问题,清华大学教授张建平认为在BIM的应用上确实对施工方的技术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但它从方案策划、建模、系统安装、培训到技术咨询、维护都有研发人员提供全程服务。现在国内的施工单位人员基本学历都是本科,他们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在学校也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再与我们的研发人员一起学习几个月,就能基本掌握了。
第二个问题是BIM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实际上BIM应用初期就是一项一项技术的应用,BIM应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和企业信息化系统融合,它不会永远在两条线上走,无论是设计企业还是施工企业都会开发基于BIM的管理系统。在开发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时候需要要考虑到BIM,项目管理一定是基于BIM的管理,这个系统一定要考虑到BIM的需求,例如鸟巢,青岛海湾大桥,当时用的项目管理软件是常规的软件,新的系统进去以后,我们将其与已经有的项目管理软件密切配合,对自行开发的接口进行信息共享和传输。例如将青岛海湾大桥和异建两个项目进行接口,在项目上顺利实现了新系统的功能。
针对房地产公司提出的在承担BIM发展联盟课题的工作中,应该如何按照BIM建模图来开展协同工作,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云计算项目部总经理助理只飞的看法是,作为业主来说需要考虑的是:用BIM来做什么?例如广联达大厦工程,这个大厦有工位的要求,我们需要考虑“为什么要建立模型”?因为如果不建立模型决策层就无法决策,包括工位排布也是如此。因此明确BIM的应用目的很重要,即便只是为了学习,也需要明确学习之后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业主方,要总结和量化一些东西,做出决策的转变。将施工企业定位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简单的支付关系,否则很难实现最终目标。
针对此问题,清华大学教授马智亮首先肯定了房地产开发单位对BIM应用的重视程度,他说:“房地产开发单位自己不做设计,它主要和设计单位打交道,虽然本单位不做施工,但要和施工单位打交道。当房地产公司买了软件建立了一个小组之后,便可以由本单位去自行设计和进行施工管理。作为房地产公司,需要考虑的是开展BIM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是为了管理设计、管理施工学习软件的应用。另外,还需要了解BIM技术是什么;BIM技术有哪些潜力;作为房地产开发单位应用BIM技术有什么样的潜力可挖;如果采用BIM会带来什么的好处;然后选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时候提出具体需求,这样就能通过施工单位实现最终目的。”
马教授认为,对于业主来讲要考虑BIM不是适合于所有的项目,有的很常规的项目,不必非要用新技术去操作,因为使用新技术就需要调动人力、物力去组织学习,需要买软件去投入,这些工序可能反而使得项目变得麻烦。相比之下,大型建筑应用BIM技术能给项目带来十分明显的好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适合于BIM”这句话并非绝对化,业主同样可以考虑BIM技术这种新技术是否能够带来附加价值。它的全生命周期是否能比传统的建筑带来更多的好处。作为开发商,如果能把这件事情清楚地展现给客户,那么就容易取得成绩。实际上,无论对于开发商还是设计商,BIM的应用都才处于起步阶段,BIM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这需要团队的探索和创新,无论是研究单位还是软件开发商或者是施工单位,都需要考虑如何能让BIM技术带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