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革命的张静江
杨轶清,现任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提出浙商概念第一人,商业思想和企业策略学者。长期致力于转型期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和实践,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与交融。先后任职于传媒集团、知名企业集团高管和工商大学学术研究工作,对民营企业的甘苦冷暖和表症暗疾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被誉为知晓企业家酸甜苦辣的浙商贴心人。
革命就要建设,不建设,革命就要失败
在南浔“四子”中,张家占得“才子”一席,而财富也仅次于刘家。张家后来最出名的两个人物是张家事业开创者张颂贤的孙子:张石铭和张静江,两人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张石铭于1894年中举人,承袭祖业后,经商有方,产业盛丰。张石铭最为后世所熟悉的举动之一,就是他名列杭州西泠印社发起赞助人之一。
张静江无疑是南浔诸雄中影响力最大的风云人物,他的传奇经历也为后世所津津乐道。张静江与孙中山和蒋介石均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1905年,孙中山和张静江在赴法国巴黎的海轮上偶遇,两人因缘际会惺惺相惜。离别之时,张静江对孙中山承诺,如革命需要资金支持,发一封电报即可,并以A BCDE为款额暗号相约。
这一年初,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孙中山的起义,亟需资金。山穷水尽之时,孙中山想到张静江。尽管黄兴等人多加劝阻,孙中山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张静江发了一份电报,电报仅有C一字。数天之后,巴黎三万法郎汇款悉数寄到,自此张静江被革命党人视若天助。
在1906年的一年间,张静江不问汇款用途,不断给孙中山汇去钱款。同盟会各地起义不断,张静江财政窘迫,甚至卖掉他在巴黎的通运公司所经营的一个茶店,以及在上海思南路的三套花园洋房,以资革命。但个人力量毕竟有限,为给孙中山的革命筹款,张静江居然持枪“胁迫”堂兄张石铭借款。又将大哥张弁群(上海通运公司总经理)、舅父庞青城(上海中国银行董事)等人介绍给孙中山,并发展成为同盟会会员。当时的南浔巨富,或多或少都因张静江的缘故牵涉进民主革命。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筹建中华革命党,即任命张静江为财政部长。
因为张静江“毁家纾难”式的贡献,孙中山称张为“革命圣人”,并手书“丹心侠骨”四字相赠,成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曾经将浙江南浔镇宣布为“南浔市”,足见南浔对孙中山和国民革命的影响之巨。
1924年,由穗北上的孙中山病重,张静江拖着孱弱病体陪伴其左右,并每日记录下孙中山自病重到去世所有变化。孙中山知道去日不多,留下两份遗嘱,张静江为遗嘱执行人之一。1926年,孙中山离世,张静江在遗嘱上仅书“张人”二字,便因悲痛难以自持,执笔之手颤抖,再也写不下去。
1927年,张静江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此时,张静江已成为国民党核心人物,但从本质上讲,他是位商人,更富有经商才能。毛泽东曾说:“张静江帮助蒋介石搞‘清党’,但他有经济眼光,经济头脑活络!”张静江竭力主张按孙中山遗志,革命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28年2月国民政府决议成立建设委员会,由张静江任主席。据说,他是经过一番角逐才获得这个职位的。他直言不讳地说:“总理(指孙中山)提过的,革命就要建设,不建设,革命就要失败。因此,我党政军都可不管,惟有建设,我是一定要干的。”
他显然以经济干才自居,大有施展一番抱负的雄心大志。创办长兴煤矿、馒头山煤矿和淮南煤矿公司等。他还兼顾交通运输,创办了江南汽车公司、淮南铁路公司等。建设委员会自1928年开始至1938年结束,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张静江仅领公款十余万元,而为国家创造财产达5000万余元,为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他主浙两年,建立了全省电话网,筹办杭州电厂,兴筑杭长线、杭平线、杭徽线等公路。修筑杭江铁路,又制作了钱塘江大桥的规划。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29年他在杭州成功举办了西湖博览会。举办西湖博览会的宗旨是:提倡国货,奖励实业,振兴文化。西湖博览会分八馆二所三特别处,博览会范围包括断桥、孤山、岳王庙、北山、宝石山麓与葛岭沿湖地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参展商品达14.76万件。博览会自1929年6月6日开幕,历时137天,接待国内外团体1000多个,参观者达2000万人,创下了当时中国博览会之最,西子湖畔出现前所未有之盛况。在那较为动荡的年代,在没有一分钱经费的情况下,要举办如此空前浩大的博览会,实非易事,张静江以他特有的超前的经济眼光、活络的经济头脑,才办成功了这一创举。蒋介石为西湖博览会题写“恢张蠡策”四字以示祝贺,借《史记·货殖列传》范蠡经商致富的典故,以表鼓励振兴工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