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回归和提升

2012-09-06 20:33蔡文永
浙江经济 2012年18期
关键词:温岭实体制造业

□蔡文永

实体经济的回归和提升

□蔡文永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温岭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倡导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更是应对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温岭经济未能延续去年的快速增长,呈现出低迷发展迹象。财政收入、金融信贷、工业产值增幅出现较大回落,投资、出口形势较为严峻,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仅增长6.4%。当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已成为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共识。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温岭必须走在全省的前列,全力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实服务业,切实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

实体经济投入明显不足。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不断萎缩,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企业生产成本高企,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导致温岭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与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盈利微弱形成鲜明对比,房地产行业却持续火爆,导致不少制造业企业将大量资金从主营业务剥离,转而投向房地产市场,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单独成立房地产公司,没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抽资和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发楼盘。温岭目前在建的“城市之星”等几个楼盘主要都是由主业转向房地产的制造业公司在开发。在“宁炒一幢楼,不办一间厂”的思想主导下,温岭自2009年以来工业性投入持续低迷,而房地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则居高不下,房地产的抽血效应非常明显,从而造成实体经济的“空心化”。

实体经济自身顽疾众多。从生产模式来看,相对于变幻无常的外部市场需求,多年以来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方式仍然保持简单的模仿生产或贴牌生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利润偏低、竞争力弱,生产的产品无法引领行业潮流,跟风现象比较突出,无法成为行业的主心骨。从管理模式来看,占主体地位的民营企业大多还是以家族式管理模式为主,企业管理制度僵化,无法吸收优秀的人才;企业对外来员工认可度不高,外来员工生产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同时,温岭地处长三角的边缘地带,受大城市的辐射作用不强,区位优势并不明显,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强。

实体经济体制约束较多。当前温岭经济运行中或多或少出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够”、“实体经济税负高于虚拟经济”、“国进民退”、“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欠佳”等现象。如土地、电、资金等生产要素制约比较明显。据有关部门调查,30%的被调查企业有用地需求而得不到满足,3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用电还将有一定的缺口。以小微企业居多的广大制造业企业,非常渴望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银行却对小微企业贷款设置诸多前置条件,比如要求积数贷款、购买理财产品、发放承兑汇票取代现金贷款等。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548.52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月均贷款余额为29亿元,仅占贷款总量的5.3%。2011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12.32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月均贷款余额为36.89亿元,仅占贷款总量的6.0%。制造业所负担的税负远远高于金融等服务业,税负的结构性失衡,直接导致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所承担的税负远远高于虚拟经济行业。这对于本身就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温岭制造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增强内生动力,强化支撑保障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温岭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倡导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更是应对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必须提高对实体经济的认识,给予实体经济比虚拟经济更高的认同和重视,切实完善实体经济扶持方法、健全实体经济发展体制,促进实体经济的回归和提升。

(一)增强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意识,引导和鼓励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两化融合发展。支持企业设立各类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开展专利发明创造,争创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交流合作,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体现。推进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商会为主体、开放、公益、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重点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提升行业产品科技含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实施行业品牌提升战略。突出企业在品牌提升中的主体性基础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社会专业机构的技术辅导、协作参与作用。围绕泵与电机、汽摩配、鞋帽服装、船舶修造、塑料建材、机床工具、厨卫家电、水产食品等八大类传统优势产业和新能源、电子信息、海洋生物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制造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品牌,鼓励企业申报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E认证(欧盟产品认证)等产品认证,鼓励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鼓励企业注册国外商标。建设制造业标准信息科技服务平台,在泵与电机、汽摩配等产业集群建立标准化信息子平台和块状产业联盟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参与国内国际标准修订工作,推动企业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

构建现代制造产业集群。加快东部新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建设,培育成为温岭市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平台,促进泵与电机、汽配摩、鞋业、工量刃具等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紧密结合本地比较优势,选择基础性好、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泵与电机、汽摩配等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逐渐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大型专业市场、现代物流、技术研发、金融信贷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集群提供配套服务。通过降低产业交易费用、引导专业化分工、提升产业经济外部性等措施,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与利益机制。

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蜕变,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制造业行业领军企业和领军企业家,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级职业经理人队伍。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公司管理思想、体系和法则。注重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明确全球发展战略,培养竞争合作意识,拓展对外加工贸易。建立境外营销网络体系,支持企业走出去实现境外直接营销,建立海外销售中心、连锁店、售后服务站。

(二)强化实体经济的支撑保障

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实体经济是金融繁荣的重要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加快构建业态丰富、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地方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各类金融分支机构,扩大社会融资总量规模,优化融资结构。加大信贷投放总量,加快信贷投放节奏,多措并举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对接。

引导社会资本理性回归。引导社会资本从楼市、股市、期货等虚拟经济中理性退出,回归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同时放手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引导社会资本回归实体经济,不是回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型经济上来,而是推动制造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打造区域人才集聚高地。从上世纪的“民工潮”到近年来的“民工荒”,实际反映的都是温岭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求。温岭真正短缺的不是以农民工为主的普通产业工人,而是制造业领域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具有自主创新研发和技术应用能力,并能够掌握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的机电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产业等方面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引进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意识,对现代市场竞争、产品、技术有深刻认识和广泛理解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落实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的各项优惠政策待遇,加快人才公寓建设,解决住房问题。

破解生产要素瓶颈制约。加大对海洋经济、制造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力度。加大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和供而未用土地处置力度,落实项目供应一批,切实提高项目用地产出率。加强用地计划与投资计划的联动,努力争取省重点建设项目专项用地指标,积极做好项目用地的占补平衡,确保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工业项目能够落地。加快资金等生产要素资源向更高效的企业集聚,及时解决企业自身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推进资源整合,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充实后备资源企业,形成企业上市梯队,推动企业直接上市融资。要抓住国务院中小企业发行私募债券试点的机遇,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发行私募债券筹集发展资金。

温岭市发展和改革局)

猜你喜欢
温岭实体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温岭嵌糕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让新闻动起来,快起来——以温岭日报“微直播”为例谈融合发展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