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 王世昌 林 娟
移出故土 换个活法
文Ⅰ 王世昌 林 娟
“几根立柱、几把茅草、几块石头、几张蓠笆围成房,木作枕头、 草作被。”这句话,曾是罗甸很多农村人家的生活写照。
实施生态移民搬迁之前,罗甸县有10多万人处在极贫线下的贫困人口。
这10多万人,一直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和石漠化严重地区,那里自然灾害频繁、生存条件恶劣,一方水土根本养不活一方人。
为改善广大群众的基本生存、生产和生活条件,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罗甸县就针对“喊声对门应,相见要一天”的恶劣自然环境,引导广大农民移出故地、搬迁新址,建设新家园。
同时,还根据迁入地的资源环境条件,确定建设规模和方式,采取宜集中则集中、宜就近则就近、宜插花则插花的方式,大举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工程。
作为贵州扶贫生态移民搬迁起步较早的县,十多年来,罗甸县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红水河镇档相、八总里厦、平岩弯心和高兰、董架沫尖等9个生态移民村或集中点,惠及19个乡镇159村,移出1427户6227人。
“山路不通,饮水得人挑马驮,种粮看老天,基本上没什么收入。”谈起以前的生活,罗甸县红水河镇关固村档相组移民罗小宽的话匣一下子便打开了。
搬迁前,刀耕火种是罗小宽一家5口的生活常态。他家种的几亩地,由于村子里水资源匮乏,经常发生干旱,所以基本上是看天吃饭。雨水多的年头能有收成,遇到旱灾年,就只能望天兴叹。
罗小宽曾多次想过外出务工,但由于孩子小,带出去不方便,父母年纪大,身体不好,最后他还是留了下来。那时,他没有想到,自己很快就能离开档相这个山路不通、饮水难、吃饭难的地方。
2007年,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档相组30户群众搬到了两公里外的移民新村,告别木瓦房,住进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的160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里。
谈到迁居前居住的木瓦房,罗小宽感慨万千:“住在里面,怕大风,怕下雨,最怕的是下冰雹,每每遇到这样的时候,心都是悬着的。搬进移民新村的洋房后住得安心多了,政府还配套建设了水窖,以后也不再为生活用水发愁了。”
喜迁新居后,罗小宽搞起了生态养羊,从起初的10只羊逐渐发展到110只,现在一年能挣两万块钱,迈上了养殖致富之路。
和罗小宽一样,移民新村的30户140个村民搬迁后,在罗甸县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依靠种养殖找到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路子,人均年最低纯收入提高到了2000元以上。
“2001年的雨季,发现村后的山坡有裂缝,村里人都很害怕。”罗甸县八总乡里厦村支书王福说。
乡政府请来地质专家实地勘测后,发现这里存在地质隐患。“有隐患,群众必须搬迁。”罗甸县随即将里厦村列入全县地质隐患区域生态移民工程项目。
“2003年,我们一分钱没花就搬进了新家过年,这里的生活和以前相比完全是两重天。”里厦村村民罗国正说,“以前住着木草房,出门走小道,种点早菜还得人挑马驮地拿到8公里外的县城蔬菜交易市场去卖。现在,吃自来水,出门走水泥路,坐班车,孩子上学近了,村里建起了卫生室,看病也方便了。”
搬迁后,罗国正成了一名建筑技术工,现在每天的收入不少于100块钱。
如今的里厦村,是罗甸县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一个缩影——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人饮工程把自来水接进每家每户,户户拥有独立厕所、沼气池,家家种植早春蔬菜……
“60多户人家,从地质灾害隐患的山沟沟搬迁到这里,村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均年纯收入超过2000元。乡亲们都说,是党和政府的移民搬迁为我们拔掉了穷根!”里厦村村支书王福说。
罗甸县董架乡东跃村冗乒、冗基两个村民组,位于深山上,交通极为不便,村民吃水困难。由于山高崖深,人畜摔死现象时有发生。村民好不容易喂肥了猪,却没法抬出山去卖。
“集中搬迁,这一切难题都可以得到缓解。”
“但搬到哪里好呢?”“搬迁需要建房屋,哪来的钱?”为解决这些问题,罗甸县积极向上级部门协调资金,不久,100多户村民就搬出了老屋。
今天,册山公路旁的岜西移民点上,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公路从门前穿过,不说卖几头猪方便,就连原来村民们认为只有城里人才有的电视机,现在家家都有了。
村民们都说:“这个家,搬得值!”
经过几年的发展,岜西移民点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生态房,配有沼汽池、硬化厕所和猪圈。全村修起了400口小水窖,种了4000余亩果树、1112.7亩花椒,户均养猪5头。
目前,村民们通过发展生猪养殖,实现了“粮-猪-沼-经济林-粮食”的小循环,走上了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平岩乡高兰村,是罗甸县一个偏远山村,生产条件非常艰苦,每户村民只有半亩适宜耕种的土地,难以通过劳作解决温饱问题。
移民搬迁后,村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高兰村一共有100多户人家,搬入新居的84户,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村民。”平岩乡干部米正先说。
高兰村移民新村,建在一处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坳里。42栋整齐排列的两层楼房,红砖灰瓦的建筑风格,在群山的环绕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村的楼房,每一栋都是对称设计,可以居住两户人家。每户90平方米,造价12万到13万,但村民没掏一分钱。
“以前,我们一家6口在茅草房里住了40年,做梦也没想到现在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村民李通才说。
“建房的时候,政府想得很周到,像二楼这个大阳台,就有两个功能——收获时节可以晾晒谷物,平时还可以用来储水。”村民陆光琴站在阳台上,向记者介绍说。
2010年初,搬迁到这里后,陆光琴在自家一楼开了个小卖部,生意红火。
30岁的村民李明清说:“以前经济困难,没有房子,很多村民都找不到老婆。搬到移民新村后,村民们的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里很多大龄青年也找到了对象,有的还从外地娶回了媳妇。”
李明清自己,就娶了一个来自广东高州的漂亮媳妇。
正值水稻插秧时节,村民米朝兵和妻子干完农活后,准备到附近的山羊饲养场去看一看。搬到移民新村后,米朝兵通过发展当地特色黑山羊养殖,走上致富之路。
在高兰移民新村,与米朝兵一样,通过发展黑山羊养殖而致富的农户,现在越来越多。
罗甸县,是一个山高坡陡、人多田少、石漠化严重的贫困县,十多年来,当地一直采取措施引导群众移民搬迁、脱贫致富,在河谷丘陵地带发展蔬菜、水果生产,走出了一条产业化扶贫的生态发展之路。如今,罗甸县已成为贵州省重要的蔬菜基地以及火龙果之乡。
罗甸的生态移民搬迁,在全省都具有示范意义。
“生态移民,有效地协调了发展、移民、脱贫、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罗甸县委书记沙先贵说,“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生态移民与生态建设并举,坚持市场引导、群众自愿、政府帮助、各方参与、稳步推进、讲求实效等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移民脱贫致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罗甸还将结合产业发展、集镇建设、分散安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牲畜养殖业,推进标准化规模饲养、清洁化健康养殖,打造以猪、牛、羊为重点的养殖示范带。
通过积极发展家禽、水产品养殖业,实施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和加工,培育形成一批地方特色家禽品牌。通过大力发展经果林种植业,使移民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与此同时,依托小城镇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发展,带动移民摆脱贫困。加强对移民的技能培训,帮助移民扩大就业门路,通过自主创业、进工业园区、外出务工等方式,实现脱贫致富。
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朝伟说:“下一步,散居在石漠化地区、边远山区、深山区,远离集镇、村中心点或交通干线的农村贫困户,以及居住在地裂、危岩、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地方病发生严重地区的贫困农户,都将成为罗甸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中优先安置的重点对象。这些人,目前统计的总数,有2957多户共计10946人。”(作者单位:罗甸县新闻中心责任编辑/任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