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东,汪树生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 230022)
集宁至包头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地处内蒙古高原低中山区,隧道穿越印河与大黑河的分水岭,隧道里程DK525+046~DK533+230,全长8 184 m。
本区地层岩性较为复杂,在入隧道前行进于洪积地层及坡积层之上,穿越花岗岩及玄武岩,出隧道后走行于大黑河阶地上迂回至既有线。隧道洞身通过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洪积层及坡积层,上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泥岩夹砾岩、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等。八苏木隧道位于华北地台内蒙台隆之凉城断隆中,沿线断裂褶皱构造不发育,但新生代火山活动频繁,以基性喷发为特点,形成了大面积的玄武岩覆盖层,具有典型的桌状地貌形态;并伴生有角度不整合,主要表现为:玄武岩与花岗岩、泥岩夹砾岩与花岗岩的角度不整合。第四纪表现为强烈的下切与侧向侵蚀。
本隧道出口段 DK530+180~DK531+380(全长1 200 m),设计为Ⅲ级围岩,隧道通过的地层为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和上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层厚5~60 m,支护参数设计为拱墙网喷混凝土12 cm厚,拱部设置锚杆。
实际开挖揭露地层为,上半断面为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整体性好,下半断面为泥岩,泥岩具弱膨胀性,岩体成岩作用差,遇水自行剥落,岩层分解线与隧道纵坡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花岗岩与泥岩的角度不整合,与设计地质勘探资料出入较大。经现场勘察研究,设计变更为Ⅳ级围岩,采用型钢支护措施,钢架间距1榀/m。
集宁至包头增建第二双线工程是内蒙古煤炭外运的快速通道兼客运,为缓解京藏高速公路压力,当时工期紧张,需在4个月内完成施工任务,Ⅳ级围岩按照每月进度指标80 m计算,双向施工需7.5个月,无法满足工期要求,同时上半断面围岩稳定性好,变更后增设的钢支撑增加了工程成本。
根据上半断面围岩稳定性好,下部泥岩开挖暴露后软化变形的特点,提出了不变更围岩支护级别,充分利用围岩自身稳定性这一特性[1-3],在边墙(即泥岩地段)增设锚杆,随挖随支,仰拱及时封闭成环,衬砌紧跟的快速施工方法,有效地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施工进度指标。
总体思路:调整开挖台阶长度,上半断面硬质花岗岩采用长台阶光面爆破,下半断面软弱泥岩采用微台阶机械开挖;软弱泥岩地层增加系统锚杆,随挖随支,及时封闭岩面,维护泥岩自身稳定性;仰拱紧跟下台阶,确保初期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加强监控量测,及时观察围岩变化动态,确保安全;优化施工组织,调整作业工序时间和劳动力配置,形成快速施工能力。
由原来两台阶调整为三台阶施工,上部花岗岩整体性好,继续采用大断面开挖,台阶面设置在泥岩顶上1 m,上台阶长度控制在25 m左右,采用预留光爆层减振光面爆破技术,尽可能地降低爆破振动对下部泥岩的扰动,台阶设置25 m是根据爆破后爆堆长度和开挖台架位置确定的,既要保证台架安全,又要确保爆堆不影响下台开挖。
下部泥岩分两台阶施工,中部留核心土,两侧错开,挖机开槽掘进,每个台阶高度2.5 m,台阶长度控制在2 m[4-6]。留核心土两侧开槽掘进,一是提高开挖功效,减少开挖量,能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封闭围岩;二是在边墙围岩发生变形时能及时提供支撑点或回填反压。开挖断面与施工步距见图1、图2。
拱墙钢筋网喷射混凝土12 cm厚,拱部花岗岩锚杆长3 m,1.2 m×1.5 m布置;边墙泥岩增设锚杆长4 m,1.2 m×1.5 m 布置[7-11],锚杆间采用 φ22 mm 钢筋加强连接,并与上台阶花岗岩段锚杆连接成整体,钢筋网搭接全部接头均采用焊接,确保全断面初期支护形成整体壳体,共同受力,形成有效地支护能力[1-3]。硬岩与软岩结合部支护布置见图3。
图1 开挖断面(单位:m)
图2 各工序步距(单位:m)
图3 硬软结合部支护加强布置(单位:cm)
(1)中下台阶每次开挖不超过1 m,挖掘机开挖,人工修整岩面。
(2)初喷混凝土封闭围岩,包括边墙、核心土、正面掌子面均需喷射5 cm厚混凝土封闭。
(3)打设锚杆,长度4 m,间距1.2 m×1.5 m,梅花形布置,锚固剂快速锚固,泥岩顶部向下50 cm一排锚杆调整角度打入上台阶花岗岩岩体内,锚入花岗岩不少于2 m(图3)。
(4)挂设钢筋网,钢筋网采用φ8 mm钢筋制作,钢筋网接头全部焊接。
(5)喷射混凝土12 cm厚完成本循环作业,进入下一循环。
仰拱紧跟、初期支护及早封闭成环是保证本方案施工安全的关键,仰拱与下台阶距离控制在3 m,每轮开挖3 m,仰拱端头模采用定型钢模,挖掘机配合人工安装,加快立模速度,仰拱栈桥采用8 m轻型栈桥,加快安装和拆除速度。
衬砌与仰拱控制在15 m以内,严格按照规范和验标施工。
本方法根据泥岩地层开挖暴露后软化变形的特性,充分运用新奥法施工原理,采取了短进尺、快循环施工技术,及时有效地封闭围岩和初期支护迅速封闭成环。相对于常规施工而言,要劳动力进行调整,以满足快速施工的要求。设置开挖班组、锚杆班组、喷射混凝土班组、仰拱班组、衬砌班组,每个班组实行三班制,配足劳动力,规范化作业,严格按照制定的工序循环时间和循环进尺组织施工。
除衬砌台车外,所有机具设备按照正常施工的1.5~2.0倍配置,建立机械设备修理班组,负责日常的机械维护保养,确保机械设备有效运转。
建立调度指挥系统和整点报告制度,所有工序在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均需向调度站报告,由调度站发出指令实现班组交接工作,下个班组均在上道工序完成前30 min在作业面等待交接,同时现场值班人员整点时必须向调度站报告施工进展情况,通过调度指挥系统实现工序的零对接。
拱部量测点每15 m设置1处,边墙泥岩地层每3 m设置1处,同时提高泥岩地层的量测频率,每天观测4次[12],通过量测资料分析,由于开挖后能快速实现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拱部沉降最大值4.3 mm,边墙收敛最大值9.7 mm。
八苏木隧道在上硬下软地层施工中,按照快速施工方法组织施工,平均日成洞5 m以上,月成洞150 m以上,四个月完成了本段1200 m的施工任务,达到了工期预定目标。
隧道通过上硬下软地层时,要仔细分析上部硬岩的稳定性和下部软岩的物理性能,在确保拱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局部增强软岩的支护措施,并对软岩地层采用微台阶开挖,随挖随支,仰拱紧跟,初期支护迅速封闭成环,保护软岩的自身稳定性,加强监测,合理调整劳动力,优化机械设备的配置,形成快速施工,对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1]鲍先凯,郑文祥.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J].露天采矿技术,2010(5).
[2]朱维申,何满潮.复杂条件下围岩稳定性与岩体动态施工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李树忱,李术才,徐帮树.隧道围岩稳定分析的最小安全系数法[J].岩土力学,2007(3).
[4]严启斌,许长青.隧道短台阶法施工方案研究[J].山西建筑,2009(17)
[5]马占荣,武国春,董佐.隧道超短台阶开挖法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案例[J].铁道标准设计,2011(S1).
[6]赵应华.客运专线长大断面隧道快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8(10).
[7]郭小红,王梦恕.隧道支护结构中锚杆的功效分析[J].岩土力学,2007(10).
[8]赵俭斌,易南概,高德山.承压拱在隧道喷锚支护参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6).
[9]郑晓慧.软岩洞室喷锚支护合理时机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6.
[10]陈浩,杨春和,李丹.软岩隧道锚杆支护作用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S1).
[11]谷拴成,姚国圣,刘娟.锚杆在软岩中作用机理的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12]TB 10121—2007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