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误诊一例分析

2012-09-03 02:41陈荟冰
海南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肠结核克罗恩肠镜

陈荟冰

(重庆市公共医疗救治中心六病区,重庆 400030)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克隆恩病则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原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肠结核和克隆恩病往往难以鉴别。我科曾收治1例误诊为“克隆恩病”的肠结核病例,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23岁,无业,因“咳嗽、潮热1个月余”于2008年11月2日入院。既往:2年余前患者因反复腹泻、腹痛在外院经电子肠镜检查诊断为“克隆恩病”(图1A),之后,一直予强的松、柳氮磺胺吡定治疗。治疗效果极差,腹痛、腹泻症状无好转,进食后腹泻症状非常明显,治疗期间,患者多次复查肠镜,病灶无好转,营养状况极差。入院时,患者咳嗽,下午发热,腹泻,以进食后尤为明显。右下腹间断隐痛不适。查体:体温38.7℃,极度消瘦,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粗。腹部柔软,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其余无阳性体征。入院后,查胸部CT提示双肺结核,予以HRZE抗结核治疗。并经消化内科医生会诊后,同时继续服用柳氮磺胺吡定治疗克隆恩病。治疗50余天时,患者发现腹泻、腹痛症状较入院时好转,进食后常可不出现腹泻症状,营养状况逐渐好转。经过3HRZE/9HRZ全程抗结核治疗,患者咳嗽、发热、腹痛、腹泻症状均得到缓解。复查胸部CT提示双上肺病灶吸收、消散,复查电子肠镜提示肠炎痊愈。治疗结束后两年,患者亦未再出现腹痛、腹泻,复查电子肠镜(图1B)未见异常。因患者抗结核治疗有效,故考虑诊断“肠结核”。

图1 肠镜检查

2 讨 论

分析该病例的误诊经过:该病例病初无肠外结核;且无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电子肠镜发现病灶以回盲部为主,同时乙状结肠处有极少许病灶,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该两处病灶为慢性炎症。因考虑克隆恩病特点为节段性发病特点,且无临床依据支持其他肠病,故诊断为克隆恩病。肠结核常见于青壮年患者,患者常有肠外结核,以腹痛、腹泻、便秘为主要症状,并伴有发热、盗汗[1]。克隆恩病亦多见于青年人,病变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但以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最多见。常迁延不愈,预后不良。克隆恩病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均与肠结核表现酷似,必须仔细鉴别。常需从病史,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上鉴别[2-3]。但临床上所见的患者并非都是典型病例,克隆恩病与肠结核有时往往难以鉴别,故常常有误诊情况[4-5]。

该病例所给予的警示是:临床上当遇到疾病不易鉴别时,为了使患者最大程度获利,应采取“先诊断性治疗可治性疾病”的策略。如此例患者,起初诊断为“克隆恩病”,该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效果极差,预后不佳。而结核性疾病则是可治性疾病。当以上两种疾病不易鉴别时,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不失为可行的策略。该病例给予的另一警示是当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佳时,无论此前所诊断的是何种预后不佳的疾病。经治医师均不应有思维定势,而应及时重新审视最初的诊断是否有误。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13-616.

[2]周中银,罗和生,丁一娟.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方法的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3:247-248.

[3]柳 娟,磨玉联.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鉴别诊断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0:51-52.

[4]庞 智,沈必武,郑家驹.肠结核误诊为克罗恩病2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22:2329-2331.

[5]刘玉然,邸菁华,张晓岚,等.以渗出性腹水为首发表现的克罗恩病1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35:4027-4029.

猜你喜欢
肠结核克罗恩肠镜
克罗恩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胸腺肽α1治疗肠结核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MSCT及结肠镜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抗结核2SHR/6HR方案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肠结核的疗效观察
胶囊内镜在克罗恩病小肠评估中的应用
多排螺旋CT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