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丽丽(宁夏大学 外国语学院,银川 750021)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多模态时代。话语已不仅仅以文本模式体现,而且以图像、动画、声音、图表、颜色、编排等多模态同时出现。[1]因此,在这样一个多模态化的时代,我们应重视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尤其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而教育语篇在教育语境中起着传播知识、促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的重要作用,[2]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资源。若把教育语篇转换为多媒态资源,将对高校的教学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图书馆中对教育语篇进行的多模态构建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从高校图书馆的研究现状看,目前对高校图书馆多模态模式的运用及其功能研究甚少。因此,研究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模态的联合并用以及多模态教育语篇认知模式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前瞻性。
多模态 (Multimode)也称多符号 (Multisemiotic),指任何由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语篇符号资源,[1]它包括书面语、图像、声音、图表、空间及其它多元符号。国外很多学者对多模态形式及在特定语境中的应用已进行了较广泛、深入地研究,如Barthes作为最早探索多模态现象的学者,曾探讨过图像在表达意义上与语言的相互作用问题;[2]Royce探讨了不同的符号在多模态语境中的互补性和协同性;Kress&Leeue n分析了模态与媒体的关系,专门探讨了视觉图像、颜色以及印刷版式和设计等不同媒介的多模态形式的构建意义。目前,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开始致力于多模态的应用研究,如李战子认为多模态指的是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的复合话语,或者说任何由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顾曰国教授将多媒体和多模态学习以及相关概念逐一分析,根据认知心理学对多媒体、多模态学习总结了五个假设,并提出用角色建模语言来构建学习行为模型,从而最终实现知识的建构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教育语篇(EducationalTex t)是指教育过程中使用的语篇,包括学术著作、学术讲座、教科书、词典百科全书等等。教育语篇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起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发展,众多学者对教育语篇进行了较深入、广泛的研究,倍受应用语言学和教育语言学界的关注。它记载了人类构建使用多媒体多模态的专业语篇来阐述学术观点,传播学科知识、经验的过程,体现知识的系统化和技术化。它在教育语境中起着传播知识,促进学科知识掌握,培养合格社会人的重要作用。
高校图书馆各方面的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核心内容,而教育语篇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资源,若对教育语篇进行多媒态资源管理,将会对高校的教学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因此,针对高校图书馆中的教育语篇,将印刷文字、图像、录像、录音、幻灯片、图表(统计表、示意图、数据图、曲线图)等多重模态符号结合起来,可为读者提供知识查阅,成为获取信息的互补资源。
高校图书馆可依据学校教学性质和任务,在保证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兼顾其它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之需,将教育语篇资源进行收藏和分类。
(1)学术讲座语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术讲座语篇承载着学术交流、传播知识和经验交流的功能。在高校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学术讲座都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按学科对学术讲座进行分类和整理,并通过技术处理,将学术讲座的文字、录像、图表、幻灯片等以多模态形式进行收集。
(2)学科书面语篇。学科书面语篇主要包括学术著作、教科书、参考资料、学术论文等。它是读者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重要途径。目前,从传播形式上看,学科书面语篇主要是以印刷文字这种单模态的形式为主。因此,要梳理这类教育语篇资源,高校图书馆应以图像、图表、录音、视觉符号等多模态形式进行收集和整理,使学习者能通过各种不同的感官模态,具体、形象地掌握知识。
(3)词典、百科全书语篇。词典和百科全书是学习者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其中词典等是对词语条目的释义,百科全书是对条目作知识的介绍,与其它工具书相比,对它的介绍需要借助更多的辅助手段。因此,图书馆可利用在线数字化工具书,结合大量的语篇模态资源,并同时进行网页超链接,使印刷文字、视频、图像、图表并置,融为一体。
在高校图书馆,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读者能够检索出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并利用技术工具进行阅读,以获取各种信息的衍生形式,如图片、照片、录像、音乐、印刷物等。具体设想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图书馆创建教育语篇专题数据库设想流程
(1)整合资源信息。按多模态特征(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空间等)对教育语篇进行整合,保证读者能够检索和提取到所需的丰富信息资源。
(2)组建程序模板。将学术讲座语篇、学科书面语篇和词典、百科全书语篇分为三大模块,并将这三种模块融合为一体,组建一个程序模板,创建内容管理系统。
(3)跨媒介检索和提取。进入程序模板,读者可以进行跨媒介检索和提取,如读者可以通过语义关键词检索到相关的图像资料,也可以通过图像信息检索到视频资料。
(4)创建情景链接。此流程是上一级流程的补充和延伸。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公共页面,进入教育语篇的多模态图书馆,通过点击检索相关教育信息,并能同时可以链接到各类试题库、电子教案、语料库、在线教学等网络资源,使读者能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5)安装评估系统。为了检测学习者对教育语篇资源的利用度,可利用相关的评估软件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涉及内容、点击率、速度、读者的反馈信息,也可对检索到的内容进行投票评价。通过安装此评估系统可提高多模态图书馆的利用率。
在高校图书馆中,进行教育语篇的多模态资源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通过各种途径,它能将丰富的教育资源纳入到图书馆的馆藏中,使读者能够全面地查阅到所需的信息,准确地识读语篇意义,促进学科知识的掌握,实现教育目的。(2)教育语篇多模态资源管理模式将拓宽传统图书馆的发展空间,并为读者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链接,满足读者不同的需求,(3)多模态图书馆可使读者运用不同的感官认知模式进行阅读,调动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其阅读方式,增添其阅读趣味性和多样性,从而促进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教育发展。
[1] 成文,田海龙.多模式话语的社会实践性[J].语言学研究,2006(8):141-147.
[2] 杨信彰.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教育语篇分析[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