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琳
“帘外轻阴人未起,卖花声里梦江南”,对江南的美丽印象是从学童时读到的几句诗开始的。偶然间见到“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杏花与春雨,成了留在我记忆中烟雨迷蒙、草长莺飞的江南意象。“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我对江南的好印象,也在唐诗宋词的熏陶中逐渐累加。
淹城位于常州市南约10公里处,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驴友中有“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的说法。可以看出这个古城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来到小城,位于淹城主入口南侧的春秋淹城博物馆,首先进入我的视野。这是一座仿古建筑,我们随导游鱼贯而入,先在篆体字“文明之光”遗址前驻足参观,听导游讲解。接着走进了宽大的展厅,顿感心清气爽,一股远古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展厅面积近3000平米,内设《史河撷韵》、《春秋淹城》、《馆藏书画》三个陈列板块。据导游介绍,该馆藏文物近5000件。
往前走,看到原始青瓷鼎及沈鹏、恽南田、刘海粟、黄胄等人的书画,这些都是馆藏珍品。我读高中时看过介绍恽南田生平的文字,他生活在明清交替之际,有过家破人亡、寄人篱下的悲惨经历。入清后不事科举、以卖画为生。他酌古论今,参之造化,发展了没骨花卉画法,笔致超逸,蕴藉含蓄。他的画曾风靡一时,成为“常州画派”的代表。其诗、书、画均妙,有“三绝”之誉。壁上的空翠碧岛图、横琴坐思图,刻画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吸引了每一位参观者的视线。展厅的一端,兽面纹玉棕、大玉壁及南宋的漆器、元朝的青花瓷、釉里红瓷器,古色古香,令人流连忘返。
常州素有龙城之称。因为现在的武进县,在南北朝时期,先后出帝王十五、状元九、榜眼八、探花十一、进士一千五百。至清代,常州学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等名震朝野,饮誉海外;《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文心雕龙》等宏篇巨著彪千秋、炳汗青。可谓人文荟萃。听龙城文化馆长朱斌介绍说,这里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素有“工艺美术甲江南”之称。常州人首创的乱真绣标新立异,独领绣坛风骚;唐宋时出产的织品,被列为朝廷贡品;常州梳篦曾获首届国际巴拿马金奖,有“宫梳名篦”之美誉;这里独创的留青竹刻技法,在当时算得上独树一帜。我不禁慨叹:这里可真是文化旅游胜地。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尘烟散尽,人们记住的是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的自在与潇洒。到了恢宏的大唐帝国,江南依旧在千里莺啼、水村山郭中怡然自得。最后,南宋柳永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词句,证明江南甚至撩拨得金主生出投鞭渡江之意。历史上,当中原文明直面游牧民族的冲击的时侯,江南却依靠着长江天险,优哉游哉,自得其乐,生活在乌篷船的咿咿呀呀中和油纸伞的氤氤氲氲中恬淡而悠长。江南真是烟柳繁华,充满了诗情画意。
江南之春,如同水墨画中娉婷而来的女子,莲步如云,不娇不艳,却是冰清玉骨,一颦一笑莫不让人动心。江南多雨,雨中的小镇别有一番韵味。绵绵不尽的春雨,脉脉含情吻遍大地的每一寸肌肤。雨落在河中,荡起无数水纹,船家身披蓑衣仍不紧不慢地摇着船;古桥让人流连忘返,我雨中擎一柄花伞趴在桥栏上,陶醉于聆听河里的摇橹声;河埠头荡漾着洗衣淘米女子的甜笑。远处玉楼上的丝竹乐悠扬婉转,似轻暖的软语,荡起心底的涟漪。小楼听雨、小桥听橹、深巷卖花,成了这里生活的写照。雨中漫步在用青石板铺就的水乡小镇路面,享受江南水乡小镇的魅力,感受江南的纤柔俊逸让我萌生了一种梦逝了无痕的情感。